回覆列表
  • 1 # Lucy老師

    《左傳》裡說上古有兄弟四人,名叫伯虎、仲熊、叔豹、季貍。把貓和虎兄並列,想必是非常兇猛的野貓,和我們現在說的喵星人這種貓基本不是一回事。生物學家認為,貓的馴化歷史可能比其他家畜要短很多,這就是為什麼相比狗貓對人要高冷一些。而一旦離開人就會野化,難以再行馴養。所以古人到底什麼時候開始大規模的家養喵星人,就成了一個謎題。

    隋唐以前養貓的人並不是很多。戰國的《韓非子》一書由[使雞司夜 令貍執鼠]之說,而西漢初所編的《禮記》中就明確指出,古代天子每年臘月的祭天儀式中有個迎貓的環節,這都說明貓可能已經是家畜之一了,而且地位還挺尊貴。漢代另一本書《說苑》還說了人們花百錢買狸捕鼠的事情,說明貓可能還成了可以買賣的商品。

    除了用以捕鼠外,貓還曾被用來行巫術。《隋書》就記載了養[貓鬼]行巫蠱詛咒皇后的事,但這可能並非中原的傳統。隋文帝的皇后有個弟弟,叫獨孤陀。雖然他為了錢連姐姐都想害,但是他的姐姐還是念及姐妹之情為他求情, 而這是害人巫術最可怕的一點,害人巫術會不自覺的誘惑人去害人,讓人變得冷漠。

    所謂窮養狗,富養貓。大唐盛世時,人們開始大舉吸貓,對它的認識也比較細緻了,唐代筆記《酉陽雜俎》就說:貓眼睛早中晚會變化,鼻端常冷。當時俗話還說貓洗面過耳就是要來客人了,這是家貓無誤。大文豪韓愈也寫過一篇《貓相乳說》,說有怎樣的主子,就有怎樣的貓。而笑裡藏刀、口蜜腹劍的李林甫被世人稱為[李貓],可見唐人認為貓性善變。

    這時候的貓不僅為寵,還跟現在大熊貓一樣,用來出口。日本文獻記載平安時代的光孝天皇時,唐朝曾送去黑貓,成為宮廷萌寵。

    到了宋代,溫馴體貼的喵星人就成了文人的最愛 。他們管貓叫 [狸奴]、[小於莵 wutu],叫吸貓成癖的 人【貓精】。陸游就寫下[溪柴火軟蠻氈暖 ,我與狸奴不出門][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等許多愛貓詩句 。除了這個 [裹鹽]禮,大詩人黃庭堅還行[買魚穿柳]禮來聘貓上門 ,又給喵星人取了個雅號叫[銜蟬],後世的貓有名銜蟬奴、崑崙妲己的。

    貓不僅入詩 ,在宋人筆下還經常入畫 。留下了 《秋葵山石圖》 、《冬日嬰戲圖》這樣的畫貓名作 。有了文人的鼓吹,那時候的吸貓產業也極為發達 。南宋《武林舊事》一書羅列了杭州城中 各種寵物服務 ,不僅賣貓窩、貓糧 ,還可以給貓美容。而民間傳說的北宋宮中的[狸貓換太子]可能是喵星人首次介入政治舞臺的故事 ,有人說這可能是隻狸花貓。

    到了明代就出了著名的鏟屎官嘉靖皇帝。《明史》記載,他的愛貓死了,就讓大臣比賽寫青詞超度,有人說這貓[化獅作龍]讓他非常高興,將貓葬在景山北面叫做[虯龍冢],墓邊[虯龍柏]至今猶存。

    後來的著名愛貓人還有明熹宗、慈禧太后等等。清代的愛貓人士還寫過《貓乘》《貓苑》等書,教人怎樣給貓品頭論足,彰顯不凡品味。

    《子不予》裡有貓成怪,聊齋志異有名言[黃狸黑狸 得鼠者雄],可能就是後來那句[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原型。

    到了清代,慈禧太后竟然也是文藝青年一枚。她也酷愛養貓,哪個宮女照顧的貓不夠胖,還會被懲罰。搞得宮女私下裡偷偷換貓來交作業。怎一個慘字了得?宮裡甚至配了寵物太醫!

    到了民國,最有名的就是林徽因和錢鍾書的兩隻貓了。兩隻貓打啊打,錢鍾書的貓總是打不過林美人家的。錢鍾書就氣憤的揭竿而起,用竹竿幫著打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他,但他說累了,我又不想分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