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湯姆街

    在“請來了半個娛樂圈”的德雲社20週年慶典結束後,5月1日和2日,郭德綱要在北京保利劇院唱一場評戲和一場京劇,而在這之間,4月25日,他站在新開的德雲紅事會館的大廳裡,向媒體推薦自己從澳洲引進的紅酒,身邊站著搭檔于謙,以及他在娛樂圈的朋友孟非、吳秀波、王志飛。

    這三場活動暗合了他的三個身份,德雲社班主、曲藝人、和生意人。顯然,他對“曲藝人”的身份最有歸屬感——在媒體丟擲的一眾問題裡,他唯一提高聲音回答的是有關評戲和京劇演出的問題,不僅介紹了演出看點,還拿前幾天的20週年慶典來比較,“如果20週年是一個值得興奮的事,這兩場戲給我的興奮程度,要在那之上乘以10!”

    雖然從票務網站的出票率看,這兩場演出遠不及20週年熱銷,但郭德綱也不在意,“我唱戲的宗旨就是我開心就好,有沒有人看,賣不賣票都不重要。誰願意來管吃管喝管停車費還發紅包啊!”

    是德雲社班主的地位和生意人的本錢,讓他這個曲藝人在今天也有了任性的可能。但他心裡明白,無論是戲曲還是相聲,在今天這個社會,很難以古老的形式繼續生存下去。

    十年前,郭德綱的走紅是由相聲票友的小群體逐漸擴充套件到大眾,最初追隨他的粉絲,都是被他一身的本事所折服。知名相聲票友東東槍曾在十年前的《誰是郭德綱》一文中這樣描述郭德綱表演的“柳活兒”(學唱為主)《學西河》,“郭德綱曾拜師天津的金文聲先生學習西河大鼓,所以能夠真刀真槍地在臺上手執鴛鴦板、打起鼓套子、跟著弦師唱起正宗的西河大鼓書來——這在當今的相聲界沒有旁人可以辦到”,還有群口“腿子活”《賣馬》,“其中秦瓊的幾句唱詞:店主東帶過了黃膘馬,不由得秦叔寶兩淚如麻,提起了此馬來頭大,兵部堂王大人相贈與咱……郭德綱第一句學餘派、第二句唱譚派、第三句用言派,第四句又變成了麒派,之後幾句又先後轉到評戲、河北梆子……每唱一句臺下便炸出一片叫好兒聲。” 十年後,徒弟岳雲鵬的走紅,靠的是一首“五環之歌”和“我的天哪”系列的表情包。 走紅的方式變了,是因為社會變了。這個時代的人需要的是快消文化和影象文化,是能迅速逗樂人的碎段子和可以代替語言的表情包。傳統老藝人那種“三五分鐘一個包袱、鋪平墊穩”的傳統作品,早不被觀眾所認可。 早在21世紀初,當時還在世的馬季先生就預測相聲的未來勢必要發展成脫口秀。傳統相聲需要演員進行一定時間的鋪墊,各種包袱才能從情境中抖出來,但脫口秀不需要這麼費勁,直接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的碎段子,有無情境鋪墊是相聲與脫口秀的重要區別,岳雲鵬的相聲多數屬於後者。

  • 2 # 韻佳韻味

    我是50後,聽侯寶林 馬三立 郭啟儒 劉寶瑞 郭全寶 蘇文茂 常寶霆 白全福馬季等前輩藝術家、大師的相聲長大的,後來喜歡聽天津的相聲馬志明 李伯祥 高英培 劉文亨 魏文亮 常寶華等名家。傳統段子和新創作的段子是真相聲,現在的相聲充其量就是二人說笑話,猜謎語,成語接龍等,失去了相聲本質。例如,傳統相聲《八扇屏》《報菜名》《繞口令》《扒馬褂》《關公戰秦瓊》《空城計》及新相聲《友誼頌》《高原彩虹》《五官爭功》《地名學》《吹牛》《宇宙牌香菸》等,都是經典的相聲精品,百聽不厭,回味無窮。現在的相聲你聽聽,沒有讓你能記得住、印象深刻的段子,就連常寶霆 王佩元的《挖寶》老百姓都記憶猶新。我們認可聽常香玉的豫劇《粉碎四人幫》,也不願聽所謂的主流派相聲,沒有意思,沒有內容,沒有質量。

    現在聽相聲,真得感謝郭德綱,重新拉回了相聲觀眾群。姜主席帶頭打擊封殺郭德綱是犯罪呀!為什麼不能聯起手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用郭德綱去打前鋒,替你振興相聲不是好事嗎?馬季都說,現在相聲界岀了一個郭德綱,這是多好的事啊!

    我現在重新喜歡相聲,真是因為有了郭德綱,“金髮閉(碧)眼”我記住了,希望相聲重現第二春!

  • 3 # 木子可可說

    郭德綱!

    實際上,作為滄州人,我對相聲真的沒有那麼強烈的情感,儘管從地域來看,滄州和天津接壤,但是相聲就我剛小時候那會,真的已經沒落到了塵埃裡,除了大年三十有可能會看一小段相聲之外,其餘的時候根本接觸不到,更不會去主動接觸,因為壓根就不知道還有相聲這麼個行業。

    直到2013年是一個轉折,大學畢業後北漂找工作,透過大學同學的“大力推薦”,才開始聽相聲,就是聽的郭德綱的相聲,突然覺得:咦,這個也很搞笑,而且和小品不同,不用看,只用聽就可以,於是晚上睡覺前,總會來一段郭德綱的相聲。

    於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郭老師的相聲陪伴我睡覺的,所以如果說我是相聲迷,那大錯特錯,因為我真的不清楚郭老師的相聲到底說的是什麼,只是覺得很有意思,很可笑,不過對於我而言,這就夠了。

    真正的喜歡相聲,也是因為郭德綱,與其說喜歡相聲,不如說喜歡郭德綱這個角兒,就像郭老師自己常說的:無君子不養藝人,時間久了,演員和觀眾之間就是一個親情的關係,喜歡你,你怎麼都對,不喜歡你,你怎麼都錯。所以現在幾乎郭老師的節目,我都有關注,除了相聲,也喜歡看他說書,嘡嘡嘡一說,感覺很有意思,能學到一些有意思的東西。

  • 4 # 黃老邪4927

    我是六零後,年輕的時候,除了上班還要忙於家庭孩子,退休以後沒事就開始看手機影片了,在手機上就看到了九辯的相聲影片了,現在是一直關注著張雲雷和揚九郎的相聲影片,特別喜歡,愛看,兩個開心果,阿姨祝你們一切安好。

  • 5 # 巴山夜雨797

    小辮兒張雲雷,透過辮兒才瞭解了半個德雲社。沒認識張雲雷之前,知道師傅郭德綱,知道小嶽嶽,但從來沒想聽相聲。

  • 6 # 是蔚瑒馨dd

    因為郭老師知道相聲,小嶽嶽瞭解相聲,二爺喜歡相聲,從此不可自拔,粉上德雲社好多的角兒。看德雲社的所有人都認為眉清目秀自帶濾鏡。

  • 7 # 家住嫩江

    我70後東北人,瞭解相聲是從聽相聲開始,最早聽的是候寶林,馬三立的,那時家裡沒有收音機,只有個小喇叭,每天會定時播放節目。

    後來家裡添置了收音機,聽到了東北的楊振華,金炳昶,魏蘭柱,賈繼光等人的相聲,又來又陸續知道了,李金斗,陳湧泉,馬季,於世猷,師勝傑,候躍文,石富寬等等一批相聲演員。

    從那時起開始喜歡上了相聲,開始因為好玩,上學時偶爾也會裝模作樣的學上兩段,給同學們表演,雖不專業,也挺招笑。

    後來一直喜歡聽,什麼姜昆,李文華,王謙祥,李增瑞,丁廣泉,石小杰的相聲,一直到郭德綱的出現。

    堅持了40多年的相聲愛好,真心喜歡。

    不論是主流的還是非主流,在我心中他們都是一流。

  • 8 # 在在2061

    我是因為2019的岳雲鵬春節相聲而喜歡了地!喜歡了德雲社!也喜歡了其社的其他演員!特別關注了嶽嶽和大越越!此刻至今佔據了所有業餘時間!迷上了岳雲鵬相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地方真好玩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