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媒體小蜜蜂

    于娟癌症日記:癌症日記:于娟《活著就是王道》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的加班(長期熬夜等於慢性自殺),給自己太多的壓力,買房買車的需求,這些都是浮雲。如果有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買車的錢給父母親買雙鞋子,不要拼命去換什麼大房子,和相愛的人在一起,蝸居也溫暖。——摘自於娟部落格這是于娟“癌症日記”中被網友轉載最多的段落之一,打動了許多人,短短兩週,她名為“活著就是王道”的部落格吸引了100多萬的訪問人次,平淡而誠摯的文字讓每一篇博文下滿是祝福。于娟,女,32歲,祖籍山東濟寧,海歸,博士,復旦大學優秀青年教師,一個兩歲孩子的母親,乳腺癌晚期患者。這位32歲的復旦大學女教師,在2010年元旦左右被確診為乳腺癌晚期,已轉移到全身軀幹骨。她在健康狀況稍好的時候,開始回憶並記錄下癌症治療的點點滴滴。在短短文字的後面,卻是一個樂觀堅強並相信奇蹟的女兒、妻子和媽媽。于娟並不願意有人關注她。她所希望的,是有人關注她用生命寫下的文字,希望有人能夠透過她的文字關注自己的健康和生活方式,從“于娟日記”在社會上熱議以來,也引發了我們對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思考,如何才能更健康、更快樂的生活,探討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成了如今人們關注的話題。寧津:既然我們都無法“早知道”于娟堅持每天兩次更新部落格,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且坦白說後悔自己曾經這樣——“回想10年來,基本沒有12點之前睡過,學習、考GT之類現在看來毫無價值的證書,考研是堂而皇之的理由,與此同時,聊天、BBS灌水、蹦迪、K歌、保齡球、吃飯、一個人發呆填充了沒有堂而皇之理由的每個夜晚,厲害的時候通宵熬夜”。但很遺憾的是,很多網友,一邊看著于娟的部落格,一邊重複著跟過去的于娟同樣的生活,只因為他們還沒有感到“生命臨界點”的危機。相比網友們的“明知故犯”,在“生命日記”之外,其實更令人警醒的是,在中國,像于娟這樣的人,可算是“優等生”、“優等白領”的典型,但她認為自己考的GT證書“毫無價值”,考研是“堂而皇之”,毫不誇張地說,這也間接反映出了我們生命教育的缺失。我們的教育,更加偏重分數和考試,而對“人生”、“生命”較少涉及。很多家長和老師眼中的“好孩子”、“優等生”,只知道沿著家長和老師指點的方向努力,考大學、考研究生、考博士、找一份好工作、結婚生子,直到有致命性的危機出現,他們才恍然大悟:這並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過去的很多努力都是沒有意義的!與此同時,還有很多父母,把夢想寄託在孩子身上,當原本成績出眾的孩子因沒有考進理想的大學選擇了逆反甚至輕生,他們才知道後悔:早知道會這樣,我當初就不該逼他。還有很多子女,平時忙於工作,忙於小家庭,直到父母病重,他們才覺得遺憾:早知道會這樣,我肯定會抽出時間來多陪陪父母。“早知道會這樣”,這已經成了我們痛悔時最常用的句式。當然我們也都清楚,我們都無法“早知道”,所以我們能做的,也正是于娟老師一再提醒我們的,就是好好把握當下,以不會令自己將來後悔的方式去生活。在生活方式的選擇上,蘋果公司CEO喬布斯提供了出色的答案。2005年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中提到,他17歲的時候讀到這句話——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作生命中最後一天去生活的話,那麼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是正確的。“從那時開始,過了33年,我在每天早晨都會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不會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 ’當答案連續多天是‘No’的時候,我知道自己需要改變某些事情了。 ”喬布斯只上了一個學期的大學,但這並不妨礙他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上面:21歲與人合作創辦蘋果公司,三十多年來一直是IT界的風雲人物,這是一個常人在改變著自己不平凡的生活。楊文:生命的本質是什麼不管怎樣生活,只有身體健康才能做著到。只是,一直都活在壓力下,而丟掉了原本自己心底想要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就好像總是缺失了什麼。一個活著,喜歡的是夜夜笙歌也好,喜歡的是周遊世界也好,總該要拖著自己的身體去做。活著精彩才是王道。不該在失去的時候才懂的珍惜,雖然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卻還是義無反顧地去做相反的事兒了。其實我們都在寫著“生命日記”,用著自己的生命去書寫自己的生活。記得一箇中年喪妻的畫家,有一次淚流滿面地跟我說:活著真好。 對比那些不幸的人,我們才能知道做一個健健康康的普通人的快樂。所以于娟的存在,是作為一個悲情人物,讓我們看到了普通生命的真實價值。別人連活下去的權力都被剝奪了,別人在睡夢中都被疼痛折磨得死去活來,我們還抱怨啥,還憤怒啥,還不平衡啥。于娟,我很佩服她。謝謝她給我們的啟示。這就是要我們在忙碌的同時,多擠出些時間思考一下,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是浮躁?是急功近利?還是像洗腳妹默默無聞中資助那麼多學子一樣平凡中見神奇阿布:總是失去了才懂珍惜于娟這樣的例子多不勝舉,許多人在患上不治之症以後都以書或網路的方式警醒世人,並轉告自己的感悟。但悖論是,如不親身經歷,大多數人還是不會“悔改”,“毫無必要”的壓榨或消耗自己的生命總是理所當然,等身體垮掉時,又才幡然醒悟自己親手毀掉自己的幸福。紀德在小說《背德者》裡說:“人們最動人心絃的作品,總是痛苦的產物。幸福有什麼可講的呢?除了經營以及後來又毀掉幸福的情況,的確不值得一講。”很多東西,只有當我們快要失去的時候才倍感珍貴。生命如是,感情如是,親情也如是。我們總是期待著天荒地老、地久天長,卻不懂得去經營和珍惜,等到真正大徹大悟的時候卻為時已晚。如此看來,還是知足為好,人生追求什麼完美?能夠每天快快樂樂的活著就是最好的了。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平時身體好的時候沒想過生老病死,離別感傷。若是明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倒計時,和親人朋友的相處時間已經屈指可數,恐怕每個人心中湧起的除了絕望之外更多的是空白。生命太脆弱,用健康代價換來的那些所謂的物質在生命面前顯得尤其渺小。走到最後一刻才明白最寶貴的應該是什麼,于娟所說的所謂“浮雲”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只有在生命即將消失殆盡之時才能意識到自己以前所追求的那些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朱玲:幸福是什麼早睡早起,規律的作息時間有益健康,這句話所有的人都會承認,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呢?工作的壓力需要我們去承受,各種交際活動需要我們去應酬,數不盡的生活欲求需要我們去爭取,日新月異的知識需要我們去掌握,應接不暇的網路資源誘惑我們去點選……使我們不得不將白天延長進夜晚,由不得自己。在這個高速運轉的時代,早睡早起已經離我們遠去。看了于娟《生命日記》,相信每個人都會很震撼,但是看過之後,恐怕沒有幾個人會改變自己原有的生活習慣,堅持健康的作息規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鴿子能和幼鴿一起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