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62348419553

    要理解心經,首先要理解其中出現的幾個名詞:

    1. 般若—大智慧

    般若(bō rě),梵語Prajna的音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等,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專指: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終極智慧,區別於一般的智慧。

    2. 波羅密多—到底彼岸

    到彼岸,或者渡彼岸的意思。梵語,波羅是彼岸的意思;蜜多是動詞,到的意思。

    3. 菩薩—覺而有情

    菩薩,是梵文的音譯,並且是簡譯,全譯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情;菩薩,便是覺有情。

    4. 涅槃—圓寂無為

    涅槃,佛教用語,意義是指清涼寂靜,惱煩不現,眾苦永寂;具有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生滅、常斷等等的中道體性意義;也即成佛,指經過幾年或則幾十年的修養,調理自己的思想,斷除大腦裡面不好的思想、程式、情感,最終達到沒有煩惱,超脫生死的境界,也就是無所得,無執著,隨緣而不變的圓滿境界。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而僅有一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

    5.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徹底覺悟的高層次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梵語,意為無上正等正覺,即最高的智慧覺悟。阿耨多羅是“無上”之意(阿為無,耨多羅為上),三藐是“上而正”之意,三菩提是“普遍的智慧和覺悟”。

    一點自己淺顯的解讀: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直譯:掌握運用大智慧,到底彼岸而覺悟的核心根本經典。

    第一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經》第一段是全文的總綱,總論,僅25字便概括了整個經文的內涵和宗旨,佛陀運用甚深的,能夠到達彼岸的大智慧,看清了宇宙物質世界和人類精神世界的本質所具有的“空性”特點,高度凝練的手筆透露出其大徹大悟的認知。

    第二段: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第二段解釋的是“空觀理論”,宇宙的本質和本源是無色狀態的空相。空,在長時間的演變中由因緣和合有逐漸形成了色的物質狀態。“色”和“空”根據因緣條件相互轉化。 “悟空”,是第二段的靈魂所在。

    第三段: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一段佛陀告訴眾沙門,凡是一切可見的物質現象和非可見的物質現象,都具有空的本性,其物質不變,性質不變,數量也不變。凡是諸種具體事物的形成總是有因有緣,不能超越緣起和因果理論。

    第四段: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所得故。

    這段講的是人們進行修煉。悟空而達覺悟的具體內容,保羅了修行的過程和方法。色受想行識,是五蘊。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合稱十二處。六根、六塵再加上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為十八界。經文所說的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說的是頭尾兩界,中間省略了十六界。

    “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講述了典型的因緣關係,把人的生命全過程分為十二個階段,簡稱十二因緣。經文裡的無明示第一緣,老死是第十二緣,中間省略了十個緣。無明,即迷惑和不悟;老死,即血肉之軀崩塌瓦解之時。《心經》雲“是諸法空相”,十二因緣法也是無始以來幻化所顯,性空本無。無明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無明當體是空,不是真有。既然沒有,又怎麼破呢?實際上無明無可破,一覺便了,所以“無無明”,即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無明等你去破,無明當體即空,不要當成真有,只要一覺,無明就沒有了。既然沒有無明,那何須談將其破盡呢?沒有無明,則沒有破,又有什麼“破盡”可言呢?所以“亦無無明盡”,就連“破盡無明”也沒有了。下面“乃至”兩個字是超越、省略之詞,與前面的“乃至無意識界”相同。從無明到老死有十二支因緣,把中間的十支省略掉了,超越過去,其十支亦復如是。“無老死、亦無老死盡”,諸法空相,根本沒有老死。既然沒有老死,又有什麼“盡”可言呢?  

    《心經》是大乘法門,“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就是要破緣覺乘的法執,指出他們所修持的十二因緣法都是空的,是根本沒有的,了不可得。諸法皆空,佛法不可得,心性不可著,一切都不可得。

    無智亦無得:無智,就是無般若之智可證。無得,就是無佛可成,無菩提果可得。佛這樣說,是為了破菩薩的法執。菩薩修六度萬行諸法,以佈施度吝嗇,以持戒度汙染,以忍辱度光火,以精進度懈怠,以禪定度散亂,以智慧度愚痴。由於修此諸法的緣故,就執牢了這些法,認為有法可修,有般若智可得,有眾生可度,有佛可成。心中不免執有之心未忘於懷,故而有法執,有微細的法見,心不空淨,就不能得到究竟涅槃。佛說“無智亦無得”,以此明示菩薩,六度的智慧也不是究竟智慧,由此所得之果也不是究竟佛果。“以無所得故”這一句,就是要你明白此經的宗旨,也是綜上所述的總結之句。佛在這裡更進一步地表明,上述的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等等,一切本空,實無所得。

    第五段: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薩因運用那到達彼岸的大智慧的緣故,清淨的心沒有一絲掛念,沒有掛懷和障礙就免除了恐懼害怕,便脫離了異想天開的夢幻雜念,最終覺悟得到而成正果。 遠離顛倒夢想,就須看破世間一切事物皆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相而不可得。《金剛經》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第六段: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前面說一個“空”字,是般若的體;現在說一個“知”字,是般若的用。結尾為密說,即咒語,無可形容,無可言表,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唯有自己心領神會。

    一點題外話:心經講的本來就是事物的本質,本真,心經已經講得明明白白,僅僅我們的境界到不了心經的境界,眾生大多迷惑顛倒,即使有些人理解了,把它解釋出來了,如果你的境界沒到,你還是理解不了。所以心經根本無需解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不要執著於有為法,不要刻意追求修行的方法,每個人心中皆有佛性,佛就在你心中。

    就像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中寫道:“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

    一家之言,姑且聽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冠心病會導致全身無力失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