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汪汪侃世界

    據新思科技的Munoz表示,到了未來的技術節點,間距微縮將減緩至每世代約0.8倍左右。

    當間距微縮至2nm之時,都還可採用矽晶體作為半導體材料,而在2nm之後,可能會開始使用石墨烯、矽烯、碳奈米管等新材料替代矽電晶體,接著摩爾定律走下去。

  • 2 # MLTech

    問題會牽扯到如何看待摩爾定律。

    一般來說,摩爾定律是積體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大概18個月增加一倍。

    這種說法比較偏向與技術方面,或者說有些物理定律的意味。

    不過也有另外一個方向,比如更換材料。自己記得很早之前就有訊息說,有一些研究機構做到了1nm,只是沒有量產。目前到2nm還有時日,到時候如果新技術成熟,那麼摩爾定律大體上還是會延續下去。

    除了以上的角度,摩爾定律還有另外一個更為偏向成本的考量,大體上是:運算效能每隔18個月提升一倍,或者價格降低一半。這種說法更多和價格相關。

    目前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晶片的價格還是比較高昂的,如果價格進一步下探,那麼晶片的使用範圍也會進一步擴大。目前都在說萬物互聯什麼,其背後就需要廉價的晶片。比如,如果目前手機效能的晶片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放到各種各樣的物件上,將會給各種物件兒帶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功能,搞不好以後隨便買個杯子,裡邊都帶一個晶片。

    無論如何看待摩爾定律,摩爾定律能夠持續還是要看有沒有用

    回顧下PC的不斷進展的過程,每當效能有些過剩的時候,就會有新的應用出現,比如微軟的系統更新,各種遊戲更新,瀏覽器的功能增加等等。這些有實際需求的應用帶動著具體產品的進展,進而讓摩爾定律產生效果。如果功能停滯,即便從技術的角度來說,電晶體數量可以不斷增加,也沒有人原因去這麼做。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晶片的功能正在越來越多,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普及,運算的方式也有了一些改變,那麼摩爾定律也會發生改變。

    總結下,如果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摩爾定律是存在質疑的,如果技術沒有突破,做不到量產的水平,摩爾定律搞不好就失效了。如果從偏向成本的角度來講,摩爾定律還是會有參考的價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裡的獅駝嶺屍堆800裡,為何佛祖卻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