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古齋
-
2 # 使用者2105432917862
很可能是水中缺氧:魚兒就會浮到水面從空氣中呼吸到氧氣,將吸到口中的空氣再吐出來,就形成了吐泡泡。
缺氧的原因:
水太少,養的魚太多多,導致水中的氧氣不足。水中殘餌或排析物多、腐敗,水質變差,嗜氧細菌同魚兒爭氧,導致水中缺氧。餵食多,魚兒飽食後新陳代謝旺盛,耗氧量增加,導致水中缺氧。天氣變化,氣壓低,溶氧量減少,導致水中缺氧。吐泡泡其他原因:
1.吐泡泡也有可能是發情的訊號。
2.吐的泡泡就叫做泡巢,泡巢正常要1天才會破,你對泡巢上吹一口氣,基本泡巢就破了,吐泡泡的都是公魚。
因為它要排氣保持平衡。
在魚的身體裡,有一種很像氣球的器官,名叫“魚鰾(biào)”。魚鰾裡面充滿了空氣,它的作用就像我們游泳時候用的游泳圈一樣,可以給魚一定的浮力,而且還可以保持平衡。
這樣,魚在水中靜止不動的時候,也不會沉到水底去了。同時,魚鰾具有很好的彈性,當魚兒潛入水底的時候,身體受到水的壓力。因為體內有魚鰾的緩衝,水壓就不會將魚兒的身體壓壞了。
我們經常看到的鯉魚等魚類,它們的魚鰾有一根管子和消化道相連,因此被稱為“管鰾”。如果想為魚鰾補充氣體,魚兒就浮到水面上換氣。如果魚兒想排出魚鰾裡多餘的氣體,就直接從嘴裡吐出去,所以,我們就能夠看到魚兒吐泡泡了。
還有一些魚類,比如我們常見的黃魚、帶魚,它們的魚鰾是封閉的,透過一種特殊的腺體和毛細血管與動脈和靜脈血管相連,因此稱之為“閉鰾”。
需要為魚鰾補充氣體時,血液中的氧就會透過腺體進入魚鰾。要排出魚鰾裡多餘的氣體時,這些氣體就透過毛細血管溶解到血液內,被血液帶走了。所以,我們很少見到這些魚類吐泡泡。
還有一些魚類則比較特殊,比如鯊魚等等,它們的身體內沒有魚鰾,因此也不能在水中靜止。所以,這些魚類就要一刻不停地遊動,否則就會沉到水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