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軒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是宇宙中最早的光。當然也就是你說的最古老的光線。

    宇宙大爆炸剛發生的時候,其實是不發光的,這是一次異常黑暗的爆炸。這個爆炸之後才了光子與電子,但因為一開始宇宙太小,溫度太高,電子與光子的碰撞很激烈,光子是不可能自由傳播的。

    到了宇宙38萬歲的時候,宇宙已經冷卻的,這個時候電子與光子的碰撞沒那麼激勵了。光子作為自由粒子才可以在宇宙中傳播,這就是宇宙中最早的光。

    隨著宇宙的膨脹,這些光子的波長被拉長,到了目前來說,這些最早的光的光子波長主要是在微波波段了。這是一個遠古時代的遺蹟,就好像是宇宙大爆炸的灰燼一樣。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攜帶了宇宙早期的資訊,它可以告訴我們過去發生的很多事情。

    目前中國在西藏阿里建造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探測器,這個專案的首席科學家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張新民研究員。

  • 2 # 攤煎餅出宇宙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沒有特殊的,是正常的。老天爺用食指輕輕一劃,無中生有攤了個煎餅宇宙,等著熟。所謂微波背景輻射,就是在演化過程中電磁波輻射。在宇宙早期,低頻的較多,往後就更多出現伽馬暴。

  • 3 # 火星一號

    正如題主所說,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宇宙中歷史最為久遠的光,並且它們現在是一種微波輻射。說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就不得不說宇宙的形成方式。

    哈勃透過星系紅移的規律發現了宇宙空間正處於不斷膨脹的過程,既然如此,宇宙空間的過去會比現在更小。如果時間倒退到一定久遠之時,宇宙將會變成一個沒有空間尺度的奇點,那時一切物質都是不存在的。後來,天文學家基於此提出了目前最被認可的宇宙起源理論——宇宙大爆炸。

    根據宇宙大爆炸,宇宙誕生之後,空間開始膨脹,宇宙中的物質不斷從來自最初奇點的能量中創造出來。但由於早期的宇宙空間還很小,溫度很高,物質密度很大,光子與其他帶電粒子相互耦合,所以那時的宇宙並不存在自由的光子。

    直到空間經過了38萬年的不斷膨脹之後,宇宙的平均溫度下降到大約3000開氏度(大約2730攝氏度),光子才與其他帶電粒子脫耦,它們可以在宇宙空間中自由運動,產生了宇宙中最早的光。自那之後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大約138億年,宇宙空間也已經膨脹到巨大的範圍,這會導致宇宙中最早的光的頻率降低,波長變長,現在已經衰變成了微波,宇宙的平均溫度也降到了只有大約2.73開氏度(大約零下270.42攝氏度)。由於這種微波是最早的光,並且它們在各個方向上是非常均勻的,所以它們被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由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波長已經遠大於可見光,它們無法被光學望遠鏡探測到,只能利用射電望遠鏡或者專門的微波望遠鏡進行探測。

  • 4 # 雲天32

    首先萬有引力比電磁力小萬倍多,所以它不會存在於原子內部,所以奇點之說不成立,再者黑洞有大有小,所以黑洞裡面不是奇點,質量是物質保持光速限制下的一種慣性屬性的能力,我們雖然目前觀測的最遠的距離只有150多億光年距離,並不意味著宇宙只有那麼大,而且關於暗能量以及微波背景輻射以及宇宙大爆炸都需要重新做出評判。中微子場目前科技無法準確知道它的詳細情況,萬有引力根源也是沒有答案,所以盲目斷定宇宙有多大以及相信宇宙大爆炸是可笑的。

    我看了關於地質學家黃振強老師的理論,認為萬有引力場應該就是中微子場了,我們的恆星的核聚變活動以及地球等等行星的地震以及火山噴發都與萬有引力場的擠壓有關,也就是充滿整個宇宙的各個方向的中微子場,恆星受到萬有引力場的擠壓,核聚變爆發的各種頻率的光經過漫長歲月長途跋涉,在與瀰漫著中微子場的中微子機率碰撞,能量損耗,紅移,所以我們得出距離越遠的宇宙深處的天體在高速遠離我們,其實是因為在光子能量損耗,降低頻率到紅外線這個頻率,與大部分中微子流碰撞增強,具體原因是大部分中微子(暗能量)結構與紅外線有相關的部分,這裡不做具體解釋,所以宇宙有多大還是沒有答案的,能否超越光速,需要實事求是的解釋什麼是質量?這個慣性屬性問題怎麼解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九個月的寶寶食慾差,還低熱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