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倔倔犟犟的情感

    日升昌創建於清朝道光時期山西省~ 日升昌票號的前身是西裕成顏料莊,總莊設在平遙,並在北京崇文門外設有分莊。

  • 2 # 宅劇送

     道光三年(1823年),中國第一傢俬人金融機構,取義“如日初升,繁榮昌盛”的日升昌票號誕生了。日升昌票號成立後,營業繁榮,業務發展迅速,到道光三十年(1850)已在北京、蘇州、揚州、重慶、三原、開封、廣州、漢口、常德、南昌、西安、長沙、成都、清江浦(在江蘇)、濟南、張家口、天津、河口(在江西)18個城鎮建立了分號。  咸豐、同治(1851-1874)時期山西票號幾乎獨佔全國的匯兌業務,成為執全國金融牛耳的強大商業金融資本集團。並形成山西“北號(票號)南莊(錢莊)”兩大晉商勁旅。隨著清朝的沒落、民國的衰敗,那段輝煌的里程,已經從戰亂的硝煙中漸漸淡去。  到光緒十二年(1886)後又陸續在沙市、上海、杭州、湘潭、桂林五城鎮增設五個分號。據日升昌在北京等14個分號統計,僅光緒三十二年(1906)一個賬期即獲利583762銀兩。在日升昌票號的帶動下,晉商紛紛效尤開辦票號。很快形成的平遙、祁縣、太谷三大幫(均在山西境內),幾乎壟斷了全國的票號業務。  票號的出現,給各地晉商的生意帶來了極大便利,其業務也因此如星火燎原,迅速擴大。在山西票號的影響下,從同治年起,江浙人也開始建立票號,如人稱“紅頂商人”的浙江錢塘人胡光墉(雪巖)在同治二年(1863)建立了阜康票號。雲南人李氏在光緒初建立了天順祥票號。江蘇洞庭商人嚴信厚在光緒九年(1883)建立了源豐潤票號,時人把江南人開辦的票號稱為“南幫票號”。但這時的票號僅僅只是民間資金的流動,並未獲得官方認可。太平天國起義,使得南方各省向京城的運銀道路被切斷,票號的機會來了,匯兌官款的大筆生意以瞞上不瞞下的方式拉開了“陣線”。不言而喻,此時中國商界對票號的依賴愈來愈重了。儘管清政府一度強令禁止票號匯兌官款,但這道聖旨猶如白條。八國聯軍入侵之後,清政府為解《辛丑條約》賠款的燃眉之急,已經顧不上原來的禁令。事實上,正是在封建政權的特許之下——由於賠款所需的大宗匯兌,票號的生意才得以走向高峰。  “日升昌”終於迎來它揚眉吐氣的一天。鑑於票號為國家籌集銀兩有功,光緒皇帝親賜匾額,上書四個大字:匯通天下。此後官家藉助票號週轉銀兩,就成了合理合法的生意,票號與政界也有了許多私下往來。光緒十三年(1887),以李鴻章為後臺的中國鐵路公司為修築津沽鐵路,也曾求助於山西票號,爭取票號的支援。  20世紀初,在全國開展的收回路礦鬥爭中,山西票號也曾作出了較大的貢獻。19世紀80年代,中國電報事業興起,票號又新設了電報匯兌業務。至此,中國票匯、信匯、電匯三大匯兌方式,都由票號繼承和創新完善起來,大大便利了工商業的發展,也使民間基本結束了運現清算的落後狀態。似乎是中了物極必反的法則,高峰的到來也就是末日的開端。隨著列強的入侵,滿目瘡痍的中國經濟上既不能與外商相抗衡,商業場所又遭到大面積破壞,財富更是被大肆掠奪,以脆弱的民族資本對抗大舉進入的外國資本,無異於以卵擊石,金融危機、商業危機已經不可避免。  開始的時候,票號的主要業務是匯兌,存款、放貸還在其次,可見其功能著重於貿易過程中流動資金的籌集。匯兌的主要收入為匯費,稱匯水,收費標準根據各地銀兩平色高低、路途遠近和銀根鬆緊而定。票號在收付款項時,往往藉口銀色不足或壓低份量,取得額外利潤。票號匯兌的利潤是比較豐厚的。一般情況下,每100兩銀子,收取的手續費多則八九兩,少則二三兩。如此高的利潤是今天的金融業難以想象的。如果說,票號發展前期的盈利主要來自匯費收入的話,其中後期的盈利則主要來自放貸利息收入,並由此形成了中國近代資本的雛形,在促進工商業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 3 # 蒙D35777

    關於日升昌票號的創立時間說法不一,有的說源於明末清初,還有的說起源於清乾嘉時期或道光之初。那麼,日升昌票號究竟產生於何年?據碑刻資料所載,1819年(清嘉慶二十四年),重修平遙顏料會館時,西裕成顏料莊是捐款大戶之一,這說明日升昌票號在此時還未創辦。又過了10年,顏料行的又一碑刻上,卻不見西裕成顏料莊的名字了。這說明日升昌票號成立於清嘉道之際或道光初年。又據《石生泉訪問記錄》記載:日升昌的萬金賬,我親眼看過,上面寫著某某銀股多少,某某俸股多少。在前面的序文裡,寫著:頭一賬以6年為期,以後改為4年為一期。萬金賬是1829年(道光九年)創立的,這說明日升昌創辦票號,開頭也沒有一個規矩,慢慢才立起來的。由此可以看出,1829年,往前推6年,即1823年(清道光三年),為日升昌票號創立的時間較為可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音箱有什麼好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