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說關於等速續航和NEDC測試的續航里程:
根據國家GB/T18386-2017《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和續駛里程試驗方法》中的相關規定,等速法就是車輛在符合要求的環境下和道路上進行(60±2)公里/時的等速試驗,所得到的最大續航里程。按照上述實驗方法,這種測試可以不用開啟車內任何電子電氣裝置,測試在最為經濟的狀態下,車輛的極限巡航。“60km/h等速續航里程”,就是時速始終保持60km/h時電動車的最大續航里程。大多數國內的純電動汽車品牌,可以不顧消費者利益,透過設定電機高效區間去應付測試。
但是,車主在實際的生活和操作中,就會發現60km/h的等速續航過於不切實際,測試的條件太為理想,但實際用車時相差續航表現相差較大,所以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
至於NEDC測試則是透過轉鼓模擬進行的,車輛全程處於靜止狀態,車身重量對續航帶來的負面影響不能直接體現,並不能客觀地展現車輛的真實續航能力。對於車企來說,想要在測試中提升NEDC續航里程並不難,簡單的採用調電機+“堆電池”的方式即可做到。但電池本身就很重,往往要佔到整個車重的20-30%,如果簡單地再進行堆砌電池,過大的動力電池會帶來較大的重量,這將會在實際使用中直接造成動力的浪費。換句話說就是——所增加的電池電量,有很大一部分浪費在“馱著電池本身跑”了。打個比方來說,就是一個人負重出行,背上1kg的行李一天可以走30km,5kg的行李加食物可以走40km,但是帶100kg的行李和食物就可以走100km嗎?答案自然是——不能。負重太多難以前行並不是光靠大量的攜帶食物就能補給的。
這也導致了車輛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由於車重暴露工況續航里程與實際續航里程差距較大的問題。說是400公里的續航,實際開可能只有320公里,極端情況下可能只能達到宣傳所稱的續航里程的一半。
綜上所述,用堆電池來應付NEDC測試提升續航里程這種方式只會讓純電動汽車的產品力和價格失衡。
對於純電動汽車本身來說,由於電池、電機系統的原因,輕量化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目前純電動汽車行業所面臨的技術瓶頸。
NEDC測試結果不準確,在這一項資料的測試上有漏洞可鑽,導致很多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實際操作中不符。
但在實際續航里程中起到決定因素和根本原因其實是——車重。
所以對於真實的續航能力,車重才是重要指標。
透過對比各個品牌,發現秦Pro EV超能版在工況續航最長的情況下整備質量最小。
參考前段時間拆解秦Pro EV500,發現了實現輕量化的具體原因:
一、大量採用高強度鋼材,車身(骨架)高剛性材料使用率達到73.5%,其中:590MPa以上高強鋼佔比45%,980MPa以上高強度鋼佔比18.2%,透過高強鋼的應用及結構的最佳化,車身較上一代減重49kg。部分底盤件升級為鋁合金材料,減重39kg;
二、車身和底盤的材料輕量化之外,秦Pro EV500的電池包減重157kg,動力總成升級為三合一減重97kg,各種輕量化措施疊加,秦Pro EV500的整備質量僅為1650kg,說它“身輕如燕”也不為過。
三、在比亞迪e平臺的核心技術支撐下,EV500在驅動上採用整合設計,驅動系統的“驅動三合一”包含電機、電控、減速機。它的優勢是高度整合化、小型化,減少電纜使用從而減小重量和傳輸損耗。另外,因其使用高轉速電機,所以能適應更寬泛的變速比,電機體積就能更小,重量更輕。但要求精密度極高的製造工藝和設計水平。15000rpm電機系統大大減少電機體積、重量,功率密度達到2kW/L,遠超行業的1.5kW/L。
關於續航,在各媒體平臺的實際測試中,續航持久力得到驗證:
“起點位於杭州,終點位於上海,全程超180km,全程車內乘有三位成年人並帶有行李箱與揹包。為考驗實際駕駛續航里程,採用模擬燃油車的駕駛方式,暖風、娛樂系統、手機充電、車載導航一併開啟。在到達終點後剩餘里程為168km,表現也在意料之中,若將天氣影響的因素再降低一點,秦Pro EV500續航里程超400km問題不大。”
秦Pro EV超能版採用了同樣的技術平臺,並且在秦Pro EV500廣受好評的基礎上再度升級——重量下降35%,同時體積減小便於佈置,對於整車輕量化以及NVH改善明顯,在整合化優勢下,驅動總成綜合效率高達88%,功率密度提升40%,起到了降低能耗。這些核心都在確保真續航上具有技術保障。
由此可見,在秦Pro EV500的基礎之上,秦Pro EV超能版的續航能力只會得到提升,不會下降。
先來說說關於等速續航和NEDC測試的續航里程:
根據國家GB/T18386-2017《電動汽車能量消耗率和續駛里程試驗方法》中的相關規定,等速法就是車輛在符合要求的環境下和道路上進行(60±2)公里/時的等速試驗,所得到的最大續航里程。按照上述實驗方法,這種測試可以不用開啟車內任何電子電氣裝置,測試在最為經濟的狀態下,車輛的極限巡航。“60km/h等速續航里程”,就是時速始終保持60km/h時電動車的最大續航里程。大多數國內的純電動汽車品牌,可以不顧消費者利益,透過設定電機高效區間去應付測試。
但是,車主在實際的生活和操作中,就會發現60km/h的等速續航過於不切實際,測試的條件太為理想,但實際用車時相差續航表現相差較大,所以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
至於NEDC測試則是透過轉鼓模擬進行的,車輛全程處於靜止狀態,車身重量對續航帶來的負面影響不能直接體現,並不能客觀地展現車輛的真實續航能力。對於車企來說,想要在測試中提升NEDC續航里程並不難,簡單的採用調電機+“堆電池”的方式即可做到。但電池本身就很重,往往要佔到整個車重的20-30%,如果簡單地再進行堆砌電池,過大的動力電池會帶來較大的重量,這將會在實際使用中直接造成動力的浪費。換句話說就是——所增加的電池電量,有很大一部分浪費在“馱著電池本身跑”了。打個比方來說,就是一個人負重出行,背上1kg的行李一天可以走30km,5kg的行李加食物可以走40km,但是帶100kg的行李和食物就可以走100km嗎?答案自然是——不能。負重太多難以前行並不是光靠大量的攜帶食物就能補給的。
這也導致了車輛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會由於車重暴露工況續航里程與實際續航里程差距較大的問題。說是400公里的續航,實際開可能只有320公里,極端情況下可能只能達到宣傳所稱的續航里程的一半。
綜上所述,用堆電池來應付NEDC測試提升續航里程這種方式只會讓純電動汽車的產品力和價格失衡。
對於純電動汽車本身來說,由於電池、電機系統的原因,輕量化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目前純電動汽車行業所面臨的技術瓶頸。
NEDC測試結果不準確,在這一項資料的測試上有漏洞可鑽,導致很多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實際操作中不符。
但在實際續航里程中起到決定因素和根本原因其實是——車重。
所以對於真實的續航能力,車重才是重要指標。
透過對比各個品牌,發現秦Pro EV超能版在工況續航最長的情況下整備質量最小。
參考前段時間拆解秦Pro EV500,發現了實現輕量化的具體原因:
一、大量採用高強度鋼材,車身(骨架)高剛性材料使用率達到73.5%,其中:590MPa以上高強鋼佔比45%,980MPa以上高強度鋼佔比18.2%,透過高強鋼的應用及結構的最佳化,車身較上一代減重49kg。部分底盤件升級為鋁合金材料,減重39kg;
二、車身和底盤的材料輕量化之外,秦Pro EV500的電池包減重157kg,動力總成升級為三合一減重97kg,各種輕量化措施疊加,秦Pro EV500的整備質量僅為1650kg,說它“身輕如燕”也不為過。
三、在比亞迪e平臺的核心技術支撐下,EV500在驅動上採用整合設計,驅動系統的“驅動三合一”包含電機、電控、減速機。它的優勢是高度整合化、小型化,減少電纜使用從而減小重量和傳輸損耗。另外,因其使用高轉速電機,所以能適應更寬泛的變速比,電機體積就能更小,重量更輕。但要求精密度極高的製造工藝和設計水平。15000rpm電機系統大大減少電機體積、重量,功率密度達到2kW/L,遠超行業的1.5kW/L。
關於續航,在各媒體平臺的實際測試中,續航持久力得到驗證:
“起點位於杭州,終點位於上海,全程超180km,全程車內乘有三位成年人並帶有行李箱與揹包。為考驗實際駕駛續航里程,採用模擬燃油車的駕駛方式,暖風、娛樂系統、手機充電、車載導航一併開啟。在到達終點後剩餘里程為168km,表現也在意料之中,若將天氣影響的因素再降低一點,秦Pro EV500續航里程超400km問題不大。”
秦Pro EV超能版採用了同樣的技術平臺,並且在秦Pro EV500廣受好評的基礎上再度升級——重量下降35%,同時體積減小便於佈置,對於整車輕量化以及NVH改善明顯,在整合化優勢下,驅動總成綜合效率高達88%,功率密度提升40%,起到了降低能耗。這些核心都在確保真續航上具有技術保障。
由此可見,在秦Pro EV500的基礎之上,秦Pro EV超能版的續航能力只會得到提升,不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