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副對聯佚名題安徽省馬鞍山採石磯青蓮祠太白樓,原詩指李白和李雲,以後就指李白了,出自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原文: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譯文:昨天的日子漸漸離我遠去,已經不可能挽留;今天的日子擾亂了我的心,充滿了無限煩憂。長風吹過了幾萬裡送來秋雁,對此可以開懷暢飲酣醉高樓。校書您的文章頗具建安風骨,又有我的詩如謝朓秀朗清發。我們都是心懷逸興壯思飛動,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輪明月。拔刀斷水水卻更加洶湧奔流,舉杯消愁愁情上卻更加憂愁。人生在世上不能夠稱心如意,不如明天披頭散髮駕舟漂流。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李白於742年(天寶元年)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於翰林院。二年後,因被讒毀而離開朝廷,內心十分憤慨地重又開始了漫遊生活。在753年(天寶十二年)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他的一位官為校書郎的族叔李雲將要離去,為餞別行人而寫成此詩。詩中並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牢騷、憤懣。李雲:又名華,是李白的族叔。是當時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天寶十一年任監察御史。著有《含元殿賦》,此外還寫有《魯山令元德秀墓碑》碑文,顏真卿書,李陽冰篆額,時稱“四絕碑”。這首詩先寫虛度光陰、報國無門的痛苦,而後讚美主客雙方的才華與抱負,最後以揮灑出世的幽憤作結。全詩感情色彩濃烈,情緒如狂濤漫卷,筆勢如天馬行空。
這副對聯佚名題安徽省馬鞍山採石磯青蓮祠太白樓,原詩指李白和李雲,以後就指李白了,出自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雲》“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原文: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譯文:昨天的日子漸漸離我遠去,已經不可能挽留;今天的日子擾亂了我的心,充滿了無限煩憂。長風吹過了幾萬裡送來秋雁,對此可以開懷暢飲酣醉高樓。校書您的文章頗具建安風骨,又有我的詩如謝朓秀朗清發。我們都是心懷逸興壯思飛動,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輪明月。拔刀斷水水卻更加洶湧奔流,舉杯消愁愁情上卻更加憂愁。人生在世上不能夠稱心如意,不如明天披頭散髮駕舟漂流。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李白於742年(天寶元年)懷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來到長安,任職於翰林院。二年後,因被讒毀而離開朝廷,內心十分憤慨地重又開始了漫遊生活。在753年(天寶十二年)的秋天,李白來到宣州,他的一位官為校書郎的族叔李雲將要離去,為餞別行人而寫成此詩。詩中並不直言離別,而是重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牢騷、憤懣。李雲:又名華,是李白的族叔。是當時著名的散文家,曾任秘書省校書郎,天寶十一年任監察御史。著有《含元殿賦》,此外還寫有《魯山令元德秀墓碑》碑文,顏真卿書,李陽冰篆額,時稱“四絕碑”。這首詩先寫虛度光陰、報國無門的痛苦,而後讚美主客雙方的才華與抱負,最後以揮灑出世的幽憤作結。全詩感情色彩濃烈,情緒如狂濤漫卷,筆勢如天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