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心理學一般把個性定義為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一個人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傾向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它是人的心理傾向、心理過程的特點、個性心理特徵,以及心理狀態等多層次的有機結合的心理結構。 個性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整體性首先,個性的整體性在於個體的內在統一性。一個活生生的正常人總是能夠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能及時調整在個性上出現的相互矛盾的特徵。因此他的內心世界、動機和行為之間是和諧一致的;其次,只有從整體出發才能認識個別,個別的心理特徵只是在個性的整體中,在和其他個性聯絡中才有確定意義。 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很可能在關鍵時候因為自己的性格而吃大虧;最後,個性具有多層次,多維度性、多側面性,這些層次、維度和側面有低階與高階之分,有主次之分,有主導和從屬之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比如有的人剛毅,但不乏柔和;可有的人卻跟《水滸傳》裡的李逵一樣徒有勇猛。 個別性和共同性人的個性是由某些與別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徵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徵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構成的,其中既有個人所獨有的,也有與別人相似的或共同的。 人的個性獨特性並不排斥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的共同性。就是說,個性中還存在著共性。所謂心理上的共性是指某一個群體、某一個階層或某個民族有共同的典型的個性特徵。它表現在人們對問題的看法,對己對人對事所持態度和價值判斷,在願望和實現中,都有某種共同性或相似性。簡單地說,共性就是在一定群體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它具有穩定性和一致性。 而個性中的共同性和個別性是統一的,即某一群體的個性總是透過其群體內的成員個人體現出來的,它制約著個人的獨特性。同時,人類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心理規律也表現在不同的人身上。 穩定性和可變性個性心理特徵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在一個人的長期生活歷程中逐漸形成的。一個人出生後,經過社會生活實踐,逐漸形成一定的動機、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從而使自己的活動總是帶有一定的傾向性,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心理面貌總是顯示出相同的品質。 但是,由於現實生活的複雜性,使人們之問的交際紛繁多變,因此作為人的生活歷程的反映的個性特徵,也必然隨著現實的多樣性和多變性而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個性中具有核心意義的東西,比如人們形成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在生活過程中不斷鞏固,逐漸成為個人典型的特徵。這些特徵隨著社會關係的變化而逐漸變化;二是人的個性心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展變化,比如所處情景的變化、人際交往中受到的影響、一時的心理狀態的影響、人的身體自然特點的影響等等。 生物制約性和社會制約性人是生物實體,也是社會實體。因此在考慮個性的本性是社會性的同時,也不能不考慮個性帶有自己生物學烙印。 人的自然生物特性不能預定個性發展方向,然而它卻構成個性形成的基礎,影響著個性發展的道路和方式,影響著個性行為的形成的難易和水平。 而社會因素對人的個性的影響可以歸納為兩種情況:一是即時性的社會影響,這往往是和別人在一起時,無意之間中接受了別人的影響,使自己的心理活動發生一定的變化。這種現象也叫從眾行為;二是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個性是在他所在的社會文化歷史的背景下潛移默化中發展起來的。
現代心理學一般把個性定義為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一個人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傾向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它是人的心理傾向、心理過程的特點、個性心理特徵,以及心理狀態等多層次的有機結合的心理結構。 個性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整體性首先,個性的整體性在於個體的內在統一性。一個活生生的正常人總是能夠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能及時調整在個性上出現的相互矛盾的特徵。因此他的內心世界、動機和行為之間是和諧一致的;其次,只有從整體出發才能認識個別,個別的心理特徵只是在個性的整體中,在和其他個性聯絡中才有確定意義。 一個優柔寡斷的人,很可能在關鍵時候因為自己的性格而吃大虧;最後,個性具有多層次,多維度性、多側面性,這些層次、維度和側面有低階與高階之分,有主次之分,有主導和從屬之分,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比如有的人剛毅,但不乏柔和;可有的人卻跟《水滸傳》裡的李逵一樣徒有勇猛。 個別性和共同性人的個性是由某些與別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徵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徵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構成的,其中既有個人所獨有的,也有與別人相似的或共同的。 人的個性獨特性並不排斥與人之間在心理上的共同性。就是說,個性中還存在著共性。所謂心理上的共性是指某一個群體、某一個階層或某個民族有共同的典型的個性特徵。它表現在人們對問題的看法,對己對人對事所持態度和價值判斷,在願望和實現中,都有某種共同性或相似性。簡單地說,共性就是在一定群體環境、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逐漸形成的,它具有穩定性和一致性。 而個性中的共同性和個別性是統一的,即某一群體的個性總是透過其群體內的成員個人體現出來的,它制約著個人的獨特性。同時,人類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心理規律也表現在不同的人身上。 穩定性和可變性個性心理特徵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在一個人的長期生活歷程中逐漸形成的。一個人出生後,經過社會生活實踐,逐漸形成一定的動機、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從而使自己的活動總是帶有一定的傾向性,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心理面貌總是顯示出相同的品質。 但是,由於現實生活的複雜性,使人們之問的交際紛繁多變,因此作為人的生活歷程的反映的個性特徵,也必然隨著現實的多樣性和多變性而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個性中具有核心意義的東西,比如人們形成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觀在生活過程中不斷鞏固,逐漸成為個人典型的特徵。這些特徵隨著社會關係的變化而逐漸變化;二是人的個性心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發展變化,比如所處情景的變化、人際交往中受到的影響、一時的心理狀態的影響、人的身體自然特點的影響等等。 生物制約性和社會制約性人是生物實體,也是社會實體。因此在考慮個性的本性是社會性的同時,也不能不考慮個性帶有自己生物學烙印。 人的自然生物特性不能預定個性發展方向,然而它卻構成個性形成的基礎,影響著個性發展的道路和方式,影響著個性行為的形成的難易和水平。 而社會因素對人的個性的影響可以歸納為兩種情況:一是即時性的社會影響,這往往是和別人在一起時,無意之間中接受了別人的影響,使自己的心理活動發生一定的變化。這種現象也叫從眾行為;二是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個性是在他所在的社會文化歷史的背景下潛移默化中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