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作者
-
2 # 西木青良
龐統善奇謀但不會用子午谷奇謀,因為這條計策沒有任何可行性。子午谷的地勢崎嶇難行,容易設伏,蜀軍容易被伏擊。魏延提出精兵奔子午谷急襲長安,地形就很難使隊伍急襲,不帶攻城的重形武器,補給又難跟進,長安作為古都名城,城防堅厚,魏明帝曹叡也不是劉禪那樣的庸主,魏延用什麼來打保票能急襲長安一定成功?別說龐統不會用,法正活著也不會用,善奇謀用奇計,兵行險招,但不代表是忽視實際情況強行用計策。老實說子午谷奇襲和馬謖的據山為守沒有什麼兩樣。再說龐統,他的性格如果喜歡冒險的話,就不會為劉備奉上定蜀三計,而其中的中計是最為穩妥的打法,穩紮穩打。就是,龐統實在運氣不好,指揮攻城時中流矢而亡。
-
3 # 邏輯文史游
哈哈,我想,如果是個正常人,只要瞭解魏延子午谷奇謀的全過程,想必90%的人都不會同意吧,更別說放蕩不羈的龐統了。
其實這個問題壓根就不用考慮龐統的行事風格,我們只需要簡單看看子午谷的兇險程度就能都明白了。首先所謂的子午谷事件是諸葛亮在街亭之戰前夕部署戰略時由魏延提出來的,由於首此北伐蜀軍狀態不錯,趙雲和鄧芝的疑兵又成功牽制住了曹真的大軍,所以在佔據街亭的時機上,蜀軍比魏軍更佔優勢,而諸葛亮此役多少也有給馬謖立威的感覺,畢竟佔領街亭根本就不是什麼多難完成的任務,只要按部就班,馬謖的功勞就到手了。
魏延認為,除了守住街亭要塞步步蠶食魏國之外,我們或許還有另一條進軍路線,就是由他親率五千精兵從子午谷抄近路直奔長安,以他們的戰力和凝聚力勢必能拿下長安和潼關,這個時候諸葛亮的本部軍隊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北伐可成。
諸葛亮覺得魏延此計簡直就是站在上帝視角考慮問題,這麼做簡直就是拿自己和五千兄弟的性命開玩笑,因此沒有采納。所以在諸葛亮和姜維接連北伐失敗後,後人總會猜想,說要是諸葛亮當時試一試魏延的計策,或許大事就能成了。
我們不是蜀軍,自然可以隨意的評論,但想要質疑諸葛亮的想法,有一個關鍵問題需要魏延好哈考慮清楚。在不考慮蜀軍進軍目的地的情況下,一是魏延的五千弟兄要低調抵達長安,自然輕裝上陣以步行的姿態是最合適的。那麼如此的長途跋涉,在抵達長安時是否還能保持勇武的狀態,若不能,別說是夏侯楙了,就算是邏輯文史姨都能命令守城士兵萬箭齊發,魏延這支疲憊之師皆可被誅滅。
就算夏侯楙傻到真的棄城而逃,那麼城內的守軍也會像夏侯駙馬一樣慫到棄城?長安本就易守難攻,在輕兵器時代,魏延有能力與長安軍對抗嗎?
就算在一番死鬥後拿下長安,那麼魏國的援軍會坐視長安不管麼?五千士兵在激戰之後恐怕只剩一半,再加上城內的百姓並不一定認可蜀軍,當魏軍來襲時,若沒等到諸葛亮的援軍,在內憂外患下,魏延定會失守。
所以,魏延的子午谷計策完成的可能性基本就是零,就別讓當時已故的龐統出來“起鬨”了。
-
4 # TonyDeng
龐統肯定會採納魏延的計畫。龐統的表現雖然不多,但從他建議襲殺劉璋的果斷和乾脆性來看,他不是那種謹小慎微的人,絕對敢於冒險。魏延的方案,根本不是有些人讀書不細緻所理解的那樣走子午谷險道,而是循秦嶺南邊一側,以高嶺掩護向東,一直走到子午谷的出口處,再折而向北直撲長安,這條路很容易走的,那些人總拿子午穀道路艱險說事,是根本沒讀明白魏延所說的文字。再者,魏延的策略也不是孤軍對長安,他說的是自己隱蔽掩擊長安,叫諸葛亮大軍從箕穀道正面出(即孔明叫趙雲做疑兵的那一方向),吸引敵人注意,這樣,魏延到長安,孔明大軍在十天八天內也能到了,他只需要在長安靠搶掠糧食就能撐到那一天,除非孔明被曹真擊敗到不了。
圖中藍色的路線才是魏延要走的路線,綠色是他讓諸葛亮走的路線。紅色是實際的路線,馬謖是前鋒軍在前,到街亭遭遇張郃戰敗,不是特意去防守街亭,更不是蜀軍的退路。
這個方案,正如司馬懿認定諸葛亮的性格,肯定不敢做,但龐統卻會,劉備也會。
回覆列表
龐統作為和諸葛亮並稱臥龍鳳雛之人,他的死,實際上引發了一連串的蝴蝶效應,可以說是導致了蜀國這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如果說龐統沒死,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龐統會用嗎?答案顯而易見。
假設龐統還活著,荊州得以保住。那麼最終諸葛亮荊州、益州兩路併發,有劉關張在也不用淪落到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的局面。
那麼在這種局面下,還需要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嗎,顯然是不需要的。
所以如果真是龐統還活著,正好他與魏延一路,魏延獻出這個奇謀,那麼不被採納幾乎是肯定的,因為局面已經不需要用子午谷奇謀去冒險了。
所以龐統的墓上有一副對聯“造物嫉多才,龍鳳豈容歸一主;先生若不死,天下未必會三分。
幾百年過去了,滄海桑田,經過幾次地震後,漢水被一分為二,水淺且窄,而不再適合行船,無法快速運兵及物資,子午谷長約三百三十公里,地勢險峻,氣候惡劣,幾乎無路可行,魏延率五千精兵要十天走完,估計也已筋疲力盡,損失慘重。
諸葛亮不用其計,是根本就沒打算攻長安,因為諸葛亮知道,即使攻下長安,也不能據守,孤軍深入,必會失敗。不如攻打隴右,切斷涼州與關中之聯絡,佔據涼州之地,進可圖取關中,退可回漢中。
如果龐統在的話,他也不會同意魏延這種必敗的做法,機會太渺茫了,遠不如諸葛亮的計劃穩妥可行。
“子午谷奇謀”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極度理想化的方案,這個計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寄託在對手的身上,一旦對手稍稍抵抗,那麼魏延的這一支孤軍,必然會全軍覆沒。這種將成功率寄託在對手犯錯上的計謀,可謂是極不可取的,無論是誰,都不會用這個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