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丘陵地區,生活在中國中南部,也叫做中國虎。識別特點: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佈滿黑色橫紋。主要生活在森林山地。該亞種曾廣泛分佈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的廣闊地區,以及陝西、隴東、豫西和晉南的個別地區(湖南、貴州、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浙江、湖北、四川、重慶、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地)。原始分佈區大致為(東西超過2000公里
南北超過1500公里):東 東經1190~1200(浙閩邊界) 西 東經1000左右(青川邊界) 南
北緯210~350(秦嶺至黃河一線) 在20世紀中期,南嶺地區是華南虎的分佈中心,鄰省的浙江、湖北、四川分佈則不太均勻。目前僅在廣東、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區還可能存在不足10只。 以下是近20年來發現有野生華南虎活動蹤跡的地點(6個省),估計數量為10-15只,也許實際數量更少。江西 (6處潛在分佈區,數量不詳) 1.雩山山脈(宜黃、樂安、南豐、崇仁、南城、廣昌、寧都7個縣) 2.羅霄山脈(上慄、蓮花、銅鼓、寧崗、井岡山、永新6個縣) 3.武夷山脈(鉛山、貴溪、資溪、瑞金、石城5個縣) 4.懷玉山山脈(德興等2個縣) 5.幕山脈(修水、武寧、靖安、永修4個縣)廣東 (3處潛在分佈區,5~6只) 1.大東山-八寶山片(連州、陽山、乳源、樂昌部分地區) 2.車八嶺-黃牛石片(始興、翁源、連平等縣的部分地區) 3.萬石山-觀音山東片(仁化、南雄、樂昌等)湖南 (4處潛在分佈區,最近統計為還有4只左右) 1:壺瓶山自然保護區 2:莽山自然保護區 3:勾掛嶺—姑婆山片(江華等部分地區) 4:湖南省桃源縣烏雲界自然保護區重慶 1:重慶市城口縣大巴山自然保護區福建 (2處潛在分佈區,數量不詳) 1:梅花山自然保護區 2:福建三明地區浙江 (1處潛在分佈區,估計有3只) 1:慶元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貴州 (3處潛在分佈區,數量不詳) 1:以梵淨山為核心的武陵山區 2:以赤水、習水與四川、重慶交界地區 3:金沙縣的冷水河至青池與四川交界地帶
華南丘陵地區,生活在中國中南部,也叫做中國虎。識別特點: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佈滿黑色橫紋。主要生活在森林山地。該亞種曾廣泛分佈於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的廣闊地區,以及陝西、隴東、豫西和晉南的個別地區(湖南、貴州、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浙江、湖北、四川、重慶、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地)。原始分佈區大致為(東西超過2000公里
南北超過1500公里):東 東經1190~1200(浙閩邊界) 西 東經1000左右(青川邊界) 南
北緯210~350(秦嶺至黃河一線) 在20世紀中期,南嶺地區是華南虎的分佈中心,鄰省的浙江、湖北、四川分佈則不太均勻。目前僅在廣東、湖南、江西和福建交界的山區還可能存在不足10只。 以下是近20年來發現有野生華南虎活動蹤跡的地點(6個省),估計數量為10-15只,也許實際數量更少。江西 (6處潛在分佈區,數量不詳) 1.雩山山脈(宜黃、樂安、南豐、崇仁、南城、廣昌、寧都7個縣) 2.羅霄山脈(上慄、蓮花、銅鼓、寧崗、井岡山、永新6個縣) 3.武夷山脈(鉛山、貴溪、資溪、瑞金、石城5個縣) 4.懷玉山山脈(德興等2個縣) 5.幕山脈(修水、武寧、靖安、永修4個縣)廣東 (3處潛在分佈區,5~6只) 1.大東山-八寶山片(連州、陽山、乳源、樂昌部分地區) 2.車八嶺-黃牛石片(始興、翁源、連平等縣的部分地區) 3.萬石山-觀音山東片(仁化、南雄、樂昌等)湖南 (4處潛在分佈區,最近統計為還有4只左右) 1:壺瓶山自然保護區 2:莽山自然保護區 3:勾掛嶺—姑婆山片(江華等部分地區) 4:湖南省桃源縣烏雲界自然保護區重慶 1:重慶市城口縣大巴山自然保護區福建 (2處潛在分佈區,數量不詳) 1:梅花山自然保護區 2:福建三明地區浙江 (1處潛在分佈區,估計有3只) 1:慶元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貴州 (3處潛在分佈區,數量不詳) 1:以梵淨山為核心的武陵山區 2:以赤水、習水與四川、重慶交界地區 3:金沙縣的冷水河至青池與四川交界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