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俺是飛狐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影響深遠的女性統治者,即呂后、武則天和慈禧太后。

    (一)呂后(公元前241年-前180年)又名呂雉,漢高祖劉邦的後(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漢高祖劉邦任泗水亭長時,迎娶的呂雉,此時的劉邦大呂雉十五歲,楚漢之爭時,漢王劉邦身邊已經有了貌美如花的戚夫人,但是他覺得有愧於呂雉。登基之後,漢高祖劉邦並沒有嫌棄糟糠,仍然封呂雉為皇后。據說呂雉不足二十歲時便嫁於劉邦,為他生兒育女,甚至在楚營做了二十八個月的漢王“人質”,受盡百般欺凌。從結婚到當人質釋放,兩人共同的夫妻生活還不到3年!呂雉天性剛毅,聽到有人說劉邦私放勞役、被當作通緝犯藏身於芒碭山時,她還跋山涉水,跑到芒碭山尋找過丈夫。

    呂后的功績:前後參與政治活動23年,其中劉邦死後她實際掌權十五年。在她掌權時期,能夠繼續推行與民休息、釋放奴婢、輕徭薄賦、和親匈奴等寬鬆政策,緩和了內外矛盾,穩定統治秩序,鼓勵生產發展,增強了漢王朝的國力。

    呂后的過失:獨斷專行,濫殺忠良,給呂家人個個加封王侯,開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呂后影視劇照

    (二) 武則天(公元624年-705年),幷州文水人,唐高宗李治皇后,後改國號武周,定都洛陽。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

    武則天的功績:當政期間,從諫如流,開科舉,任賢能,基本保持了盛唐局面,社會相對安定,生產有所發展,社會財富不斷增加。她的統治時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歷史稱其統治時期有貞觀遺風。

    武則天的過失:大肆宣揚佛教,額外增加人民負擔,任用酷吏打擊反對派,興大獄株連無辜,放縱男寵胡作非為。但是,從總體上來說,武則天擁有政治家的胸懷,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作用功大於過。

    武則天

    (三)慈禧太后(公元1835年-1908年),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安徽寧池廣太道惠徵之女。咸豐元年(1851年)入宮,封懿貴人,六年生子載淳(同治帝),進懿貴妃。同治、光緒時垂簾聽政。雖然慈禧太后她對當時的封建中國及華人民造成的莫大災難和悲劇,阻撓和破壞中華民族歷史前進和發展。但是客觀來講,她的功績還是不可抹殺。

    慈禧太后的功績:力推洋務運動,開闢了中國近代化道路。實行“新政”,並首次提出君主立憲。興辦學堂,廢除科舉,派遣留學生師夷長技以制夷,復興中華。

    慈禧太后的過失:雖不能用罄竹難書形容,但是也差不多,首先她囚禁光緒帝,扼殺維新派。並與西方列強主動求和、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條約,尤其在中日甲午戰爭時,挪用軍費,大擺壽宴鋪張浪費,最終導致甲午戰爭的戰敗,賠銀割地,讓中國淪為真正的半封建半殖民國家。

    慈禧太后

  • 2 # 山野論史

    一;殘忍程度;

    呂后☆☆☆☆☆。武曌☆☆☆☆。慈禧☆☆。

    說起殘忍,都不是善類,但是相對呂后更殘忍一些,呂后弄權數十載,而且還登上皇帝寶座發號施令【臨朝稱制】8年之久,只是未建國號而已,實質上就是女皇帝。在漢高祖還活著的時候,就已經顯示出其殘忍的一面,韓信就是在漢高祖不知情的情況下,呂后下手弄死的,在惠帝當朝的時候,更是殘忍的對待戚夫人,明目張膽毒死趙王劉如意。當權後更是對劉氏宗族大開殺戒。武則天與呂后差的不多,對自己的兒子也是夠狠心的,要是女兒也是為陷害皇后的話,可以超過呂雉了。相對來說,慈禧的殘忍程度不值一提,不過是奪權時對顧命八大臣下手,臨死毒死光緒帝則疑點重重,所以慈禧殺人比前兩個要少得多,特別是對皇室的摧殘沒有那麼嚴重。

    二;對本朝的貢獻;

    慈禧☆☆☆☆。呂后☆☆☆。武曌☆☆☆☆。

    這個應該是爭議最大的,但是我們看歷史,必須要有一箇中立的觀點才客觀,慈禧死後,大清滅亡了,後世基予自己的立場,必須把慈禧搞臭,要不然為什麼要取代滿清?我們在判斷一個人的能力,應該以她所處的時代為視角,看他對當時王朝的貢獻才不會引入太多主觀偏差。對於慈禧的評價,應該基於大清國運興衰來判斷。

    大清國最後亡國,其中的原因非常複雜,是多種因素結合的結果。很多人把清王朝的滅亡歸罪於慈禧,其實這些人並沒有細想,在慈禧所處的時代,誰會比慈禧做得更好?只要簡單回顧一下,大清從乾隆晚期開始,國勢一路下滑,嘉慶充其量算是守成之君,大清國在他手裡衰敗了,但是不是很嚴重,到了道光時期就很明顯了,內外壓力不斷加大,道光不得不省吃儉用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到了咸豐時期,大清國已經徹底衰敗了,外有強敵環伺,內有太平天國席捲江南,大清國庫空虛,咸豐在內憂外患的重壓下,年輕輕就離開人世,大清國已經出現亡國之像。咸豐死後,同治皇帝繼位,政權實際掌握在垂簾聽政的兩宮皇太后,特別是慈禧,沒用多長時間,就把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慈禧太后頂住壓力,重用漢臣、實行洋務運動。本來已經垂死的大清朝又起死回生,太平天國被平定,清政府與英法媾和,外部壓力也有所減輕,朝廷的國庫慢慢充盈起來,自乾隆晚期就開始下滑的大清國運,開始顯著提升,史稱同治中興。

    這一時期的大清縱向相比,比前幾代有了極大的發展,也組建起了強大的水師,工業、軍事、經濟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橫向與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成長的西方列強還是差距太大。所以,雖然有中興之舉,也只不過是把大清的國祚多延續了幾十年而已,仍無法逃脫滅亡的結局。但是慈禧已經做得很好了,比前幾代更具有戰略眼光,知道大清哪裡出了問題,但是洋務運動來得太晚了,力度也不夠。與西方列強的距離已經拉開,追不上了。按照前幾代皇帝的作為,比慈禧還要差,要是讓他們繼續執掌大清,可能大清早就完蛋了。呂雉上接高祖惠帝兩朝,國家形式已經穩定,呂后對於大漢朝來說,有提高,但是遠沒有慈禧那麼明顯。武則天與呂后相似,接手時基本面不錯,有發展但談不上盛世。能力是有,但並不突出。兩人在位期間都沒能像慈禧那樣,使所在的王朝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能力似有不及。

    三;結局悲慘程度;

    慈禧☆☆☆☆☆。呂后☆☆☆。武則天☆☆。

    三個人最後都得到了善終,正常死亡,風光大藏。身後評價則差了太多,雖然大清朝的滅亡是時代的必然,但是最終慈禧背了這個鍋,而且永遠也甩不掉,沒人會想,即便是慈禧不當政,換別人也難挽救大清,處在工業革命大潮中,外圍發展的不只是工業,還有思想,哪一樣跟不上,結果都會很慘,而中國傳統文化中,家國天下已經根深蒂固,洋務運動能解決部分工業經濟方面的問題,但是不經過大革命,清政府不可能自己走向共和制,甚至連君主立憲都不可能實現。大勢所趨,不是個人能力所能阻止的,大清的滅亡讓慈禧背鍋,留萬世罵名,我認為最慘。而武則天和呂后,在執政上的能力還是得到了後人的肯定,已經不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際上的哪些工作犬有德國牧羊犬的血統?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