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
一、主旨概述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後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後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後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同時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對後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決心。
二、結構內容
本文分三部分,全都著眼於“出師”二字。第一部分談治國的大計,是為了消除出師的後顧之憂。諸葛亮這次出師時,劉禪才20歲,又昏庸無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受壞人蠱惑,必將導致國內政局不穩,對前方產生重大影響。正因為如此,諸葛亮在這個部分裡不僅向劉禪反覆闡明開張聖聽、嚴明賞罰和親賢遠佞的道理,而且薦舉人才來管理“宮中之事”和“營中之事”。消除了這個後顧之憂,諸葛亮才能專力伐魏。第二部分是關於出師這一決策的說明。這種說明不同於奏議,不是反覆陳說出師的利弊得失,而是陳情式的,就是陳述作者的心願。為此,諸葛亮歷敘身世,從“躬耕”說到“遂許先帝以驅馳”,又從劉備臨崩寄大事說到自己的決心,其間五次提到“先帝”,極力表達自己“感激”和“憂嘆”的心情;最後集中到一點,將出師伐魏視為“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這樣來說明出師的決策既能打動君主,又有利於說服持不同意見的人。第三部分歸結全篇主旨。由此可見,本文結構具有重點突出、邏輯嚴密的特點。
三、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
由於本文是秦章,是作者出師前向後主劉禪一地的恩主先帝劉備的兒子,現今的蜀國皇帝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興復雙室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在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以做到對劉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達到勸諫的目的。論述切中要害,分析透闢,針對性強,寓情於議,值理交融,言詞懇切,說服力強。敘事寓情於事,委婉動人,感情真摯。所敘之事,如推薦賢才,講身世,談經歷,都是為議論服務,使他對劉禪提的建議與要求,有理有據,更能使人信服。
由於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託付國家大事之任,此文全篇為他的“報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貫穿。在文中,他滿懷深情念先帝(提到先帝之處13次),滿腔摯愛諫後主(7次提及陛下),他對劉彈的反覆幼諫,諄諄叮嚀,言辭懇切,語重心長。忠義之理,殷切之情,處處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現了他這位元老重臣對劉氏父子的忠肝義膽。
統觀全文,開篇論及形勢以警其(劉禪)心,繼之以進諫舉賢以正其治,轉而自述平生以動其情,結尾點明興漢之主旨以勵其志。文中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更增加哀婉懇切之情。全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理至情濃,情理交融,使文章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從而成為千古“至文”,歷來為忠良義上推崇和傳誦。
四、質樸、懇切而精練的語言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劉禪著想,殷切期望他繼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復漢室”之大業。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質樸、懇切的語言風格。他心之所想,筆之所寫,請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無比喻,去華麗,重真情實感,處處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長輩的口吻。
本文語言精煉,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對偶句式,如‘特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上忘身於外”、“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這體現了東漢末年駢體文流行的時代風尚。本文有大量的合成詞,是出於諸葛亮的首創,不少詞經過他的提煉,後來成為富有生命力的成語,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損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先帝建立統一全國的大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裂成三國,我們蜀國貧困衰弱,這真正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頭啊。可是,侍衛大臣們在宮廷裡毫不懈怠,忠誠的將士們在邊境上奮不顧身,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來報答。(陛下)實在應該廣泛的聽取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抱負的人們的志氣,而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向您竭誠進諫的道路。
宮廷和相府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提升、懲罰、表揚、批評,(標準)不應當有差別。如果有做壞事、觸犯律令以及盡忠辦好事的人,應當交給各主管部門決定對他們的懲罰和獎賞,來顯示陛下公平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造成宮廷和相府有不同的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都善良誠實,志向和心思都忠貞純正,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使用)。我以為宮中的事情,不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然後實行,就一定能夠補救缺點,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將軍向寵,性情善良,做事公正,對軍事精通熟練,從前試用他的時候,先帝曾稱讚他有才幹,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可以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部隊團結一心,把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安排得當。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正直、有才幹而且能以死報國的臣子,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朝的興隆就為期不遠了。
我本來是平民,親自在南陽耕田,只想在亂世中保全自己,不謀求在諸侯那裡揚名做官。先帝不嫌我地位低微,見識淺陋,降低自己的身分,三次到茅廬來探望我,向我詢問當代的大事,我因此十分感激,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嚴重挫折,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關頭奉命出使,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有21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唯恐先帝的託付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寸草不生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讓我能用盡自己平庸的才智,剷除奸邪兇頑的敵人,恢復漢家的基業,回到舊日的都城。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至於權衡事情的得失利弊,毫無保留的向您提出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責成我實現討伐曹魏、復興漢朝的大業,如果不能實現就治我的罪,來稟告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發揚美德的建議,就應當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指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當親自多加考慮,(向他們)詢問治國的正確道理,認識、採納正確的意見,深切的追念先帝的遺命。(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現在我就要遠離陛下,面對著這篇表章,我涕淚交流,不知說了些什麼。
《出師表》
一、主旨概述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準備征伐曹魏。因後主劉禪昏弱,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深懷內顧之憂,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後主以告誡和勸勉,希望後主認識到必須親賢遠小,才能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同時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對後主的一片忠心及“北定中原”的決心。
二、結構內容
本文分三部分,全都著眼於“出師”二字。第一部分談治國的大計,是為了消除出師的後顧之憂。諸葛亮這次出師時,劉禪才20歲,又昏庸無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受壞人蠱惑,必將導致國內政局不穩,對前方產生重大影響。正因為如此,諸葛亮在這個部分裡不僅向劉禪反覆闡明開張聖聽、嚴明賞罰和親賢遠佞的道理,而且薦舉人才來管理“宮中之事”和“營中之事”。消除了這個後顧之憂,諸葛亮才能專力伐魏。第二部分是關於出師這一決策的說明。這種說明不同於奏議,不是反覆陳說出師的利弊得失,而是陳情式的,就是陳述作者的心願。為此,諸葛亮歷敘身世,從“躬耕”說到“遂許先帝以驅馳”,又從劉備臨崩寄大事說到自己的決心,其間五次提到“先帝”,極力表達自己“感激”和“憂嘆”的心情;最後集中到一點,將出師伐魏視為“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這樣來說明出師的決策既能打動君主,又有利於說服持不同意見的人。第三部分歸結全篇主旨。由此可見,本文結構具有重點突出、邏輯嚴密的特點。
《出師表》
三、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
由於本文是秦章,是作者出師前向後主劉禪一地的恩主先帝劉備的兒子,現今的蜀國皇帝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興復雙室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在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以做到對劉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達到勸諫的目的。論述切中要害,分析透闢,針對性強,寓情於議,值理交融,言詞懇切,說服力強。敘事寓情於事,委婉動人,感情真摯。所敘之事,如推薦賢才,講身世,談經歷,都是為議論服務,使他對劉禪提的建議與要求,有理有據,更能使人信服。
由於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託付國家大事之任,此文全篇為他的“報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貫穿。在文中,他滿懷深情念先帝(提到先帝之處13次),滿腔摯愛諫後主(7次提及陛下),他對劉彈的反覆幼諫,諄諄叮嚀,言辭懇切,語重心長。忠義之理,殷切之情,處處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現了他這位元老重臣對劉氏父子的忠肝義膽。
統觀全文,開篇論及形勢以警其(劉禪)心,繼之以進諫舉賢以正其治,轉而自述平生以動其情,結尾點明興漢之主旨以勵其志。文中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更增加哀婉懇切之情。全篇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理至情濃,情理交融,使文章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從而成為千古“至文”,歷來為忠良義上推崇和傳誦。
四、質樸、懇切而精練的語言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報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貫穿全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劉禪著想,殷切期望他繼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復漢室”之大業。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質樸、懇切的語言風格。他心之所想,筆之所寫,請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無比喻,去華麗,重真情實感,處處不失臣子的身份,又切合長輩的口吻。
本文語言精煉,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對偶句式,如‘特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上忘身於外”、“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這體現了東漢末年駢體文流行的時代風尚。本文有大量的合成詞,是出於諸葛亮的首創,不少詞經過他的提煉,後來成為富有生命力的成語,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損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先帝建立統一全國的大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裂成三國,我們蜀國貧困衰弱,這真正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頭啊。可是,侍衛大臣們在宮廷裡毫不懈怠,忠誠的將士們在邊境上奮不顧身,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來報答。(陛下)實在應該廣泛的聽取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抱負的人們的志氣,而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向您竭誠進諫的道路。
宮廷和相府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提升、懲罰、表揚、批評,(標準)不應當有差別。如果有做壞事、觸犯律令以及盡忠辦好事的人,應當交給各主管部門決定對他們的懲罰和獎賞,來顯示陛下公平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造成宮廷和相府有不同的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都善良誠實,志向和心思都忠貞純正,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使用)。我以為宮中的事情,不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然後實行,就一定能夠補救缺點,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將軍向寵,性情善良,做事公正,對軍事精通熟練,從前試用他的時候,先帝曾稱讚他有才幹,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可以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部隊團結一心,把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安排得當。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正直、有才幹而且能以死報國的臣子,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朝的興隆就為期不遠了。
我本來是平民,親自在南陽耕田,只想在亂世中保全自己,不謀求在諸侯那裡揚名做官。先帝不嫌我地位低微,見識淺陋,降低自己的身分,三次到茅廬來探望我,向我詢問當代的大事,我因此十分感激,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嚴重挫折,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關頭奉命出使,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有21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唯恐先帝的託付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寸草不生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讓我能用盡自己平庸的才智,剷除奸邪兇頑的敵人,恢復漢家的基業,回到舊日的都城。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至於權衡事情的得失利弊,毫無保留的向您提出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責成我實現討伐曹魏、復興漢朝的大業,如果不能實現就治我的罪,來稟告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發揚美德的建議,就應當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怠慢,指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當親自多加考慮,(向他們)詢問治國的正確道理,認識、採納正確的意見,深切的追念先帝的遺命。(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現在我就要遠離陛下,面對著這篇表章,我涕淚交流,不知說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