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haschool第二課堂

    前幾天,我去深圳出差的時候遇到了當地的同事Jamie,她也是一個職場媽媽。據她說,近幾年珠三角家長圈有個特流行的名詞兒,叫做“雙非兒童”。

    “雙非”的意思是:孩子是香港戶口,可爸爸和媽媽兩人卻都不是,特指那些赴港生子的家長。

    這樣做,是為了香港的戶口?

    同事說當然不,是為了香港的精英教育。

    為了能讓孩子出人頭地,這些家長們在孩子還未呱呱落地之前就迫不及待地規劃好了“宏偉”的藍圖,沒有時間埋怨,沒有一刻止步休息……

    TVB有一部名為《沒有起跑線》的紀錄片,在它的鏡頭下,精英教育儼然是一部混雜著血與淚的角鬥場,其殘酷程度,一點也不比內地差。

    出現在第一個鏡頭裡的,是一個挺著大肚子的二胎媽媽Lrene。

    原本只想給孩子寬鬆環境的她,直到兒子兩歲時才送去幼兒園。結果人家告訴她,有的小孩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入學”了,她當即震驚:“六個月時,我兒子還在地上爬呢。”

    果然,兒子在幼兒園面試時遭遇淘汰,不得不轉去稍差一點的學校。

    兩歲起步和6個月就開始早教的孩子同臺相比,贏面多少可想而知。

    深知兒子被別人遠遠地甩在了身後,Lrene心裡很是過意不去,她打算這次出生的二胎寶寶,一定要早早報班。

    爸爸一聽忍不住感慨的說,我覺得小朋友這麼小就唸書很可憐。Lrene立刻回了過去:

    “你沒有學位沒有書念更可憐;”

    “沒有學校要你更可憐。”

    與想要贏在子宮前的Lrene相比,其他的資深雞血家長更要讓人大吃一驚,有家長告訴記錄導演,她要贏在射精前!

    因為一月出生的寶寶相比於六七月的寶寶更早慧,接收知識的能力更強,香港的名校大多喜歡接收一月出生的寶寶。為此,這些媽媽們算好了受孕和臨產時間,為生一月寶寶特意準備著。

    在香港,精英教育的最優路徑是,先考進優質名牌幼兒園,再談國際班,補習班。

    考進了,才有接著說下去的本錢。

    為了下一代的教育,香港的父母們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與天拼,與地鬥,用Lrene的話說:“別人有的,“我”一定要有,別人沒有的,“我”更要有!”

    一個孩子的成長,讀書受教育……一切都僅僅是為了競爭?

    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曾言:

    “兒童的發展應該順應“內在自然”與兒童的“天性”一致,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規律進行教育,而不能越過這個發展階段去“揠苗助長”。

    誰都知道過度超前和競爭很荒誕。

    但,你又不得不和別人爭。

    因為有一天,大家忽然發現了一件事——

    就算在心底裡,家長接受了自己的孩子只能做個普通人的命運,但如今連做個普通人都需要拼盡全力,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空有一顆想給孩子快樂童年的初心,卻因此丟掉了進入知識殿堂的入場券,這是無數投身於精英教育大潮中的父母最後怕的事情。

    “贏在起跑線上”,到底意味著什麼?

    早前看過一部片名叫《起跑線》的印度電影,男主就像大多數中國家長一樣,面臨著非常頭疼的問題——擇校難。

    男主先是帶孩子去了一家頂尖的私立學校,在這裡,學生能享受到貴族化教育,全英文教學。學校有馬場,泳池,Golf,最先進的儀器......沒錯,這僅僅只是一座學校。

    然而,男主卻因為沒有上流精英的身份,他的孩子被校方拒絕。

    可當他們來到了一所當地普通的公立學校,發現兩所學校有著天壤之別。

    相比於貴族學校而言,這裡的孩子別說是馬場、Golf這些難以企及的“奢侈品”,就連這裡的教室,都是用木頭支撐起來的危房。

    在上學這個問題上,沒有家長願意甘於人後,但很多時候,好的教育或許並不便宜。

    所以在多數家長眼中,選擇一所學校,差不多就是選定了人生的天花板。

    它是好是壞,決定一個孩子能走多遠,多廣,所以精英階層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紐約時報》做過一個調查,這個調查結果非常震撼人心:

    從2007到2017這10年期間,中產家庭的教育開銷幾乎沒變化,大概佔家庭年收入的1%。

    而最富裕的1%精英階層,教育開銷卻增加了整整3.5倍,佔了家庭年收入的6%。

    為什麼越有錢、越成功的人,越願意在教育上投入更多?

    答案是,他們嚐到了學習的甜頭。

    精英階層拼命想用教育固化階級壁壘;而中產階級則拼命想用教育打破壁壘,你追我趕得教育之爭,上演了一場場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讓我們的孩子不得不去競爭。

    家長擔心的是,不贏在起跑線上,就可能輸掉人生!

    錯位的教育,正在毀了孩子!

    《沒有起跑線》裡有個家長說,現在小朋友就連上什麼興趣班,都出現了鄙視鏈:

    “那些學鋼琴的,游泳的都不算什麼,是鄙視鏈的底端,只有Golf、豎琴、馬術才能稱得上‘高檔課外活動’!”

    培養孩子的興趣,怎麼能因為費用的高低,把興趣內容分為三六九等?

    那位香港家長一語中的:

    說難聽點,就是為了媽媽的面子而已。

    之前還看到過另一則新聞,北京媽媽小鄭帶著不到五歲的女兒在國貿邊玩耍,一個年齡相仿的小女孩湊到女兒面前說:“我叫Lucy,你叫什麼”?女兒回答:“我叫Eva。”於是兩個人開始玩耍。

    這時,一個男孩也想加入,但是得知對方沒有英文名字後,Lucy拉著小鄭的女兒跑開了。

    在一旁目睹了全程的鄭開欣略感尷尬,但卻也夾雜著一絲竊喜和滿足。她給女兒報的英語補習班,每學期的學費就高達兩萬五千元,這是和Lucy交朋友的代價。

    保持優越感,減弱焦慮感,攀比之風......都是教育、成長之外的緣由,孩子卻要因此而搶跑:

    “那多麼孩子學鋼琴,早不稀罕了,我家孩子要學豎琴!”

    “別人家孩子六個月就上早教,我家孩子也不能落後,要贏在子宮!”

    “別人家孩子學了10個興趣班,拿了4個證書,我家要學二十個興趣班,拿八個證書!”

    結果,所有的重擔都落在孩子的身上。

    孩子被不同的興趣班填滿時間,轉戰不同的賽場,在一次次疲憊中過完自己的童年。

    《沒有起跑線》裡有個女生提到一個問題:你總想讓孩子贏,但過度的逼迫,如果讓他們小小年齡就出現心理問題,甚至自殺,那到底贏了什麼?

    怎麼做,才能不走近誤區?

    培養孩子的興趣並沒有錯,但好的教育,是能給人帶來更高的眼界。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沈祖堯在2014年的畢業典禮演講中對學生們提出了一個期望:

    去過“不負此生”的生活。

    怎麼做才能不負此生?

    我們認為,孩子只有知道有什麼,才會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是打嗝胸口堵的慌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