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60614401208

    首先說一下生產的社會性:

    原始社會,人們的生活方式是狩獵和採集,由於一個人的生產力非常低下,很難養活自己,因此我們的祖先採取群居方式,大家一起從事“生產”活動,這是最原始的生產的社會性;

    接下來進入封建社會,社會生產方式主要是以家庭為主的小農經濟,以及地主與佃戶的僱傭生產模式,此時生產的社會性體現較少;

    隨著生產力進一步發展,人們生產的物質不但滿足了自己的需求,還有一部分剩餘,就會用這部分剩餘去換取別人的剩餘,這就是商品經濟的雛形。剛開始,人們交換的只是自己剩餘的產品,從事生產的目的主要是養活自己;隨著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生產的物質越來越多,自己需求的只佔很小一部分時,便出現了以交換為目的的生產,這就是典型的商品經濟社會。在商品經濟社會,人們在意的是如何提高生產率,在一天內能夠生產更多的產品。於是出現了勞動分工,舉個例子,要生產一件衣服,假設一個人一天可以做1件,他需要裁剪布料,做釦子,做拉鍊等所有的生產活動。另外,也可以2個人合作,一個人專門裁剪布料,一天裁剪4套,另一個人專門做釦子和拉鍊,一天也做4套,這兩個人合作一天可以做4件衣服,人均是2件。因此勞動的分工提高的社會生產率,在現代社會化生產中,基本所有的東西都是大家分工後合做的,包括衣食住行等等,一個餐廳老闆為了做一碗麵不會去種小麥,這就是生產的社會性。

    然後是生產資料私有制:

    馬克思曾討論過商品的價值是什麼? 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勞動。但生產一個商品,僅僅只需要勞動就可以生產嗎?顯然不是的。例如,我們要造一輛汽車,把一個小區的人都召集起來,一聲令下讓他們去造,能造出來嗎?顯然造不出來。那麼造不出來是因為他們不能勞動嗎,也不是。要生產一輛汽車,首先需要有人投資建廠,投資需要錢,也就是資本,建廠需要土地,也就是說勞動要想產生價值,需要建立在資本與土地的基礎上,換句話說:資本,土地,勞動構成了生產的三大要素。

    現在,假設汽車生產出來了,並且也賣了換成了錢。接下來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分配這部分錢。由於僱傭的人付出了勞動,因此要給他們一部分,這部分勞動所得就是工資;另外,某個人提供了投資建廠的資本和土地,這個人叫做資本家,他當然有理由分的一部分錢,剩餘的這部分叫做資本利得。

    在分配過程中就出現了資本家和勞動者的矛盾,資本家想要分的多,就會給勞動者很低的工資,而勞動者則會不滿意,勞動者和資本家的矛盾進而上升為無產階級勞動者和資產階級的矛盾。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把資本利得也叫作剩餘價值。認為剩餘價值是資本家對勞動者的剝削,資本家投資建廠後,把工廠交給別人打理,自己躺在家裡就可以賺錢了。作為無產階級,每天早出晚歸,用自己的時間和體力換取勞動所得,是不是羨慕嫉妒恨啊,這大概也是一種矛盾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在一個大家庭中,說直話、做正事的人不一定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