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一神獸。
雖然獬豸和甪端都沒在《山海經》裡出現,但在司馬相如的《天子游獵賦》都有記載,其中列舉了很多珍禽異獸,既有獬豸又有甪端(這時已經寫作角端了),可見這兩種獸並不相同,而且至少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定論了。
它倆具體區別如下:
一、獬豸
獬豸自從誕生那天起,就被賦予“神獸”的身份,它長得像鹿或羊,身上長毛,有四個蹄型足。性格忠誠,公正。
“法”字的古金文寫做“灋”,說文解字中解釋,灋字的右上部位的“廌”,是一種可以在嫌疑犯中撞擊出真正犯人的動物,判別出後將其除滅。這種動物,就是獬豸。
獬豸冠是指古代執法官吏戴的帽子,以其形類似獬角而得名。
二、甪端
甪端的造型多見於香爐。據說它只是一種雜交出來的異獸,一開始並沒有秉公執法的象徵。它的特點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大概是就是長跑運動員和小語種專家的合體……《宋書》中對它的描寫是“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之。”就是有聖主在位的時候,甪端負責和四方蠻夷進行溝通,正好符合它“跑得快,懂外語”的特長。
甪端長得像豬或牛,總之比獬豸胖乎些,身上披鱗,有四個獸爪。這和獬豸的披毛蹄足有明顯區別。
至於後來甪端被賦予了公正守法的象徵,大概是因為多數人不能區分甪端與獬豸,將它們混為一談了。
不是同一神獸。
雖然獬豸和甪端都沒在《山海經》裡出現,但在司馬相如的《天子游獵賦》都有記載,其中列舉了很多珍禽異獸,既有獬豸又有甪端(這時已經寫作角端了),可見這兩種獸並不相同,而且至少在西漢時期就已經有定論了。
它倆具體區別如下:
一、獬豸
獬豸自從誕生那天起,就被賦予“神獸”的身份,它長得像鹿或羊,身上長毛,有四個蹄型足。性格忠誠,公正。
“法”字的古金文寫做“灋”,說文解字中解釋,灋字的右上部位的“廌”,是一種可以在嫌疑犯中撞擊出真正犯人的動物,判別出後將其除滅。這種動物,就是獬豸。
獬豸冠是指古代執法官吏戴的帽子,以其形類似獬角而得名。
二、甪端
甪端的造型多見於香爐。據說它只是一種雜交出來的異獸,一開始並沒有秉公執法的象徵。它的特點是“日行萬八千里,又曉四夷之語”,大概是就是長跑運動員和小語種專家的合體……《宋書》中對它的描寫是“明君聖主在位,明達方外幽遠之。”就是有聖主在位的時候,甪端負責和四方蠻夷進行溝通,正好符合它“跑得快,懂外語”的特長。
甪端長得像豬或牛,總之比獬豸胖乎些,身上披鱗,有四個獸爪。這和獬豸的披毛蹄足有明顯區別。
至於後來甪端被賦予了公正守法的象徵,大概是因為多數人不能區分甪端與獬豸,將它們混為一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