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蕾
根據鳥山明原作的漫畫《阿拉蕾》改編的電視動畫《怪博士與機器娃娃》於1981年4月8日開始在富士電視臺系列播放(日本時間每星期三19:00-19:30),作者鳥山明因此一夕成名。
截至1986年2月19日動畫完結,《怪博士與機器娃娃》共連續播出了五年,共243集。期間動畫收視率一度高達35%以上,屢創佳績,令同時段節目望塵莫及,也創下卡通節目之收視顛峰(注:現今的《櫻桃小丸子》收視率約為18%)。
1983年可謂是《機器娃娃年》,作者鳥山明繳稅六億四千七百四十五萬日幣,收入高達十億日幣以上,記錄至今無人能破。八〇年代,機器娃娃創下風潮,商品授權種類多達三千種,替東映動畫公司賺進了一千億日幣 的簽約金,成為的該公司的超級金母雞。
則卷千兵衛博士打算製作個機械女僕,萬萬沒想到造出來了力大無窮而且視力有問題的則卷阿拉蕾,這個愛闖禍的機器女孩,加上一堆亂七八糟的故事,嘲笑了幾乎所有當時日本流行的卡通人物:永遠也幫不上忙的愛吃話梅的超人;鹹蛋超人只是畫面的補白;日本的名產--怪獸與人類共同居住還一起玩耍。
這是鳥山明獨特的幽默,在這部作品裡他開始嘗試創造一個所有的生物共存平等的世界--企鵝村。這個世界延續在他以後的作品中,並在《龍珠》裡達到了巔峰。那麼,為什麼要選阿拉蕾呢?她既不是當時流行的格鬥型也明顯不是美少女,只是個缺根筋的秀逗機器人,說到機器人,當時的確也有科幻類的漫畫,藤子不二雄的《哆啦A夢》就是。
但《阿拉蕾》的主題又明顯不僅僅是歌頌科學發明,甚至有時它還表現出對工業時代的嘲諷和反感:與代表自然生存狀態的企鵝村相對--大都會島的生活就象我們日常生活的城市一樣:華麗、忙碌、充斥著拘束與規則。而阿拉蕾只是在不斷的感慨"到底是城裡呀"並將之破壞的亂七八糟之後,興高采烈的回到了企鵝島。阿拉蕾可以說是一個自然人的形象(其實《龍珠》裡的悟空也是,可見鳥山明對自然人情有獨鍾)--所謂自然人是法國哲學家盧梭在《美育通訊》裡提出的,既指在自然的環境、人際關係中成長起來的的淳樸的人。
在《阿拉蕾》裡只有全無機心的阿拉蕾才能夠天下無敵,大概是反映了作者認為自然人的狀態才是最完美的境界。
阿拉蕾
根據鳥山明原作的漫畫《阿拉蕾》改編的電視動畫《怪博士與機器娃娃》於1981年4月8日開始在富士電視臺系列播放(日本時間每星期三19:00-19:30),作者鳥山明因此一夕成名。
截至1986年2月19日動畫完結,《怪博士與機器娃娃》共連續播出了五年,共243集。期間動畫收視率一度高達35%以上,屢創佳績,令同時段節目望塵莫及,也創下卡通節目之收視顛峰(注:現今的《櫻桃小丸子》收視率約為18%)。
1983年可謂是《機器娃娃年》,作者鳥山明繳稅六億四千七百四十五萬日幣,收入高達十億日幣以上,記錄至今無人能破。八〇年代,機器娃娃創下風潮,商品授權種類多達三千種,替東映動畫公司賺進了一千億日幣 的簽約金,成為的該公司的超級金母雞。
則卷千兵衛博士打算製作個機械女僕,萬萬沒想到造出來了力大無窮而且視力有問題的則卷阿拉蕾,這個愛闖禍的機器女孩,加上一堆亂七八糟的故事,嘲笑了幾乎所有當時日本流行的卡通人物:永遠也幫不上忙的愛吃話梅的超人;鹹蛋超人只是畫面的補白;日本的名產--怪獸與人類共同居住還一起玩耍。
這是鳥山明獨特的幽默,在這部作品裡他開始嘗試創造一個所有的生物共存平等的世界--企鵝村。這個世界延續在他以後的作品中,並在《龍珠》裡達到了巔峰。那麼,為什麼要選阿拉蕾呢?她既不是當時流行的格鬥型也明顯不是美少女,只是個缺根筋的秀逗機器人,說到機器人,當時的確也有科幻類的漫畫,藤子不二雄的《哆啦A夢》就是。
但《阿拉蕾》的主題又明顯不僅僅是歌頌科學發明,甚至有時它還表現出對工業時代的嘲諷和反感:與代表自然生存狀態的企鵝村相對--大都會島的生活就象我們日常生活的城市一樣:華麗、忙碌、充斥著拘束與規則。而阿拉蕾只是在不斷的感慨"到底是城裡呀"並將之破壞的亂七八糟之後,興高采烈的回到了企鵝島。阿拉蕾可以說是一個自然人的形象(其實《龍珠》裡的悟空也是,可見鳥山明對自然人情有獨鍾)--所謂自然人是法國哲學家盧梭在《美育通訊》裡提出的,既指在自然的環境、人際關係中成長起來的的淳樸的人。
在《阿拉蕾》裡只有全無機心的阿拉蕾才能夠天下無敵,大概是反映了作者認為自然人的狀態才是最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