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彩之戀

    明治維新後,日本開始軍事改革,騎兵也是改革內容之一,其中騎兵所用的馬匹也是改革重點。由於傳統的日本馬有所不足,所以在法國軍事顧問團和騎兵指揮官秋山好古的建議下,日本引進了不少良種馬。

    經過近10年的改良,1877年,日本在冊軍馬的平均肩高達到了135~138cm。到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時,日本軍馬的平均體高已提高到142cm、平均體重329kg,全面超越了當時中國的主流馬種。

    1923年,日本國內共設立6個馬政管區,負責管區內產馬事業的指導和監督,馬匹改良的監督;國有種馬牧場增加到3個;種馬所發展到15個,遍佈全國各地,每個種馬所配備100匹國有種公馬,免費給民間的母馬配種。

    改良後的日本馬個頭和力氣都有了大幅提高。到1939年,日本軍馬的平均體高已經提升到160cm。這些軍馬隨著侵華日軍大批來到中國,因為其體型較中國馬大,因此被中國軍民稱為“大洋馬”或“東洋馬”。

  • 2 # 勇戰王聊歷史

    這個“大洋馬”指的是日本騎兵使用的“東洋馬”,跟大家理解的“大洋馬”(洋妞)不是一回事,雖然都是騎的。

    (日本人最早引進的馬匹是蒙古馬,個頭很高大。可是,蒙古馬到日本以後,受日本人“矮個”基因影響,越長越挫。)

    抗戰時期,日本人身材都很矮小,150cm以上都能進甲種師團了。

    根據1927年,日本頒佈的《昭和2年兵役法》,日軍曾根據身高將適齡青年分為5種,身高145釐米以上就能當兵。

    1,身高超過150cm,且各項身體指標優良的青年屬於“甲種”。

    2,身高在150cm以上,身體大部分指標優良的青年屬於“乙種”。

    3,身高在145cm以上,且身體健康的屬於“丙種”。

    4,身高不足145cm的屬於“丁種”。

    5,完全不適合服兵役的人員一般被劃為“戊種”。

    雖然日本人身高矮,但是,日本兵騎的“東洋馬”卻很高大。

    日本本來沒有馬,大概是在唐朝時期,從中國的帶回很多蒙古馬到日本繁育。不過,因為“近親繁殖”,島國不適合馬匹繁殖等原因,馬匹的個頭是越來越矮,跟中國的驢子差不多。這些馬力氣不大,身材矮小,實在是不適合作戰使用。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為了組建騎兵,開始重視馬匹繁殖。日本人使用26匹阿拉伯馬改良自己的日本馬,不過效果一般,體高在135~138釐米。(可能是因為天皇沒有下令,禁止大和民族不能跟馬“那啥”!)

    (最矮的那個,就是日本兵)

    《明治維新的國度》一書中曾提到這樣一件事: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日本騎兵所用的馬要比歐美國家的矮大約20公分。體重平均也相差70公斤。西方列強嘲笑日本兵是“一個侏儒騎著一隻大耗子”。

    等到日俄戰爭時,日本馬的平均身高提高到147.6釐米。從1906年開始,日本又連續進行了“馬政18年計劃”和“馬政12年計劃”,計劃用30年時間,將“大和民族基因”從馬匹身上剔除掉,提高馬匹質量。等到全面侵華戰爭時,日本軍馬的體高已經達到160釐米了。

  • 3 # 不沉的經遠

    二戰期間日本所用的軍馬還真是大洋馬居多,很多都不是日本本土的馬種,而是引進的外國馬種培育而成。

    日本傳統的馬個子不高,一般都在120-140釐米左右,其特點是耐力好,生命力比較頑強,缺點是力氣小,速度比較慢。明治時期,日本與西方的交流日益增多,特別是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積極向西方列強學習,其陸軍也是效法法德等西方傳統陸軍強國開始改革,而騎兵是其中重要一環。在法國顧問團的建議下,日本陸續引進了西方的一些良種馬,以改善馬種。

    日本最早的一批大洋馬是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在1867年所贈送的26匹阿拉伯馬。日本以這批馬作為種馬,透過雜交等手段改良本土的馬種。到二戰前,日本本土培育的馬身高大多超過了150釐米,其中軍馬更是有160釐米高,相較當初已經高了不少。

    除此之外,日本還在騎兵指揮官秋山好古的建議下,引進了盎格魯阿拉伯馬和盎格魯諾爾曼馬。這兩種馬都是雜交的良種馬,其中盎格魯阿拉伯馬大多是供軍官使用,而盎格魯諾爾曼馬後來成為日本騎兵的主要配馬。

    在日俄戰爭中,日軍繳獲了一定數量的頓河馬,頓河馬能吃苦,力量大,所以在日本國內也有培育,主要給炮兵使用。此外日本還有少數的阿拉伯馬,不過數量很少,主要是供皇室使用,大多用於檢閱等場合。

    所以在二戰裡,日本的軍馬大多是大洋馬或者是大洋馬和日本馬雜交以後的產物。

  • 4 # 史論縱橫

    所謂的“大洋馬”確切點的稱呼應該是“東洋大馬”。

    馬匹作為最重要畜力,即使是在近代戰爭中也起著巨大的作用,然而很多人多戰馬有著天然的誤解,單純的認為戰馬是用來培養騎兵的。

    在經典抗戰劇《亮劍》中,獨立團順利的搶了日偽一個騎兵營,將一般戰馬上繳後,李雲龍組建了騎兵連。從此以後,在各種抗戰題材類的影視劇中,彷彿要沒有個騎兵部隊都沒有臉說自己是戰爭片。

    實際上,騎兵中原砍殺那一套,早就在八國聯軍侵華的八里橋戰役中落下帷幕,隨著高射速機槍的不斷髮展,騎兵這個兵種的作用早就大打折扣。

    戰馬更多的是戰爭的畜力工具,而並非是用來衝鋒陷陣。

    在日本一個2.8萬人的甲種師團中,一共擁有7千多匹戰馬,只有429匹戰馬組成的騎兵聯隊,大部分的馬匹都用在野炮部隊,輜重部隊中,用作牽引大炮和物資的畜力。

    日本想要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擴張戰爭,必須發展馬政,才能夠容納他的野心,

    在1906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就計劃在三十年內要將日本國內的馬匹數量提升到150萬匹。

    然而,日本本身就是島國,適合Mustang的天然草場並不多,而且日本的馬種也屬於東亞類的蒙古馬,特點是身材矮小,但是耐力小,速度快,比較適合騎兵長途奔襲,但是卻並不能負重太多,牽引力明顯不足。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決定大力引進外國種馬來改善本國馬匹的質量。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從法國獲得26匹阿拉伯馬作為種馬進行改良,但是因為種馬太少,導致近親繁殖在初期改良的情況下,後期效果並不明顯。

    到日俄戰爭時期,日俄兩大帝國主義在陸海軍上進行了深度的切磋,雙方都學到了很多東西,日本更是發現,日本的馬匹不如俄國的馬匹有勁,在身高上就比人矮了一截,在具體拉大炮的時候,俄國6匹馬就能拉動,日本的馬最少需要8匹。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在日俄戰爭後,更加重視種馬的引進,不止把日俄戰爭時期繳獲的俄國戰馬引回國內,還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進口優秀的種馬。

    在日本引進的6000多匹種馬中,輕型(騎乘用)種馬為阿拉伯馬、盎格魯-阿拉伯馬、純種馬3種,佔種馬總數的10%~20%;中型種馬為盎格魯-諾爾曼馬、海克尼馬2種,佔種馬總數約75%~85%;重型種馬為法國佩爾什馬,佔5%~10%。

    並且在全國各地設立了15個種馬所,每個種馬所都配備100多匹公馬,免費給民間母馬婚配。

    經過不斷的努力,到1939年之前日本軍馬的身高可達160釐米,抗戰初期,日本軍馬正式登上中國本土,因為日本軍馬比中國本土馬匹體型明顯要大,因此又稱之為“東洋大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nova10引數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