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22193669460

    而“臊子”和“滷”更為北方人認知。北方人更喜歡把“澆頭”稱作“臊子”、“滷”。北方人吃麵,也有湯麵,非常地道正宗的同樣用老湯搭配,清雞湯、白肉湯、羊肉湯都好,頂好的有用口蘑丁熬的,但現在更多的情況是直接用煮麵的麵湯,通常情形下,一碗麵的湯比較少,“臊子面”比較特殊,屬於寬湯麵,所以這些“幹拌麵”或是“半湯麵”多半靠臊子和滷提升面的滋味,使面入味,故而“臊子”和“滷”一般比較鹹、比較油膩。

      最初“臊子”單純指用豬肉製作,這從“臊”最初的造字就可以看出,偏旁“月”和肉有直接聯絡,故有“肥”、“胖”、“臘”、“肌”、“肘”、“脂”等等,再比如《水滸傳》中有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達說,奉著經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可見“臊子”的原料為肉類,“肉末或肉丁,多指烹調好加在別的食物中的,如羊肉臊子面。”

      作為“滷”,同樣可葷可素,有西紅柿雞蛋滷、羊肉滷、牛肉滷、茄子滷等等。說到“滷”,就一定不能不提“打滷麵”,弄清楚“打滷麵”的“滷”,關於“滷”的內涵就可以一目瞭然了。據美食家唐魯孫在《打滷麵》一文中介紹,打滷麵的滷分“清滷”、“混滷”兩種,清滷又叫“氽兒油”,混滷又叫“勾芡滷”,做法不同,吃到嘴裡滋味也兩樣。而“清滷”一定要比湯口味重些,不然澆在面上就會淡而無味。既然是滷,稠乎乎的才是正宗。一般製作“混滷”是將西紅柿、豬肉、蘑菇、海帶、雞蛋等炒制後,加入水熬製,適當勾芡,製作完成後,在吃麵時澆在面上。

      在北方吃麵,很多時候都會配上相應的“臊子”和“滷”,這些“臊子”、“滷”通常有比較固定的口味,比如雜醬、小炒肉、西紅柿雞蛋、三鮮滷等等,通常點了面以後,會讓食客選擇店家提供的各種滷,相對來說,面身的花樣,如拉麵、刀削、刀撥、剔尖、抿尖、揪片等等,要比面“滷”的花樣多,而在南方,恰恰相反,“澆頭”更豐富多彩些。一般來說,“澆頭”可以獨立成菜,而“臊子”和“滷”通常不可獨立成菜。“澆頭”的外延大於“臊子”和“滷”。。隨著南北方交流的頻繁和深入,目前在北方的很多地區,說起“澆頭”、“滷”、“臊子”,大家都可以聽懂、理解,但依然常用“臊子”、“滷”。

      南北方對於“澆頭”處理方式的不同,也帶來了面品命名上的不同,比如北方的剔尖、餄餎都用小炒肉做“滷”,但是面名不會叫做“小炒肉剔尖”、“小炒肉餄餎面”,有的店家甚至只提供一種口味的“澆頭”;而在南方,報的面名會是鱔糊面、雪菜肉絲麵、蝦仁面等,直接採用“菜名”+“面”的方式命名各種面品,口味一目瞭然,這實在是個有趣的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河洛文化的起源是怎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