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azhu1

    顧炎武,江蘇崑山人,出生於1613年,因其故居旁有亭林湖,學者們都叫他亭林先生。

    顧炎武的家族是江蘇有名的四大富戶之一,又是世代相傳的書香門第。從他的高祖到他的父親,祖孫五代都做過明朝的大官。顧炎武的養母王氏也出生在官宦人家,是一位有教養有學識的婦女。她還沒結婚,丈夫就死了,後來抱養了顧炎武做兒子,決心要將他培養成人。

    顧炎武小時候學習非常勤奮。3歲的時候,養母就親自教他讀書,給他講古代英雄的故事,10歲時,他開始跟隨祖父學孫子、吳起的兵法著作以及《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鑑》等歷史書籍,他14歲就考中了秀才,正是“少年得志”。

    顧炎武不僅專心學習,還關心國家大事,他參加了明末有名的文學團體“復社”,開闊了視野,培養了憂國憂民的思想情感。明朝滅亡以後,顧炎武接受了福王聘請,到南京擔任兵部司務,可是不到一年,福王政權也滅亡了。顧炎武滿懷亡國之恨,回到家鄉組織義軍抗擊清軍。不久,清兵攻佔崑山,顧炎武率義軍苦戰了四個晝夜,因雙方力量過於懸殊而失敗了。養母王氏聞訊之後,深為國家前途擔憂,自此粒米不進,絕食而死,臨終前還囑咐顧炎武說:“我雖然是個婦道人家,但也有愛國的思想,你千萬不要忘記亡國的恥辱,不要當異族的臣子,要牢記先祖的遺訓,那樣我死也瞑目了。”顧炎武將養母的遺訓深深地銘刻在心中,決心抗清到底。

    顧炎武安葬母親後,立即與唐王政權聯絡,籌劃聯合組織力量抗擊清軍。不料這件事走漏了風聲,被人告發到清朝,顧炎武因此被關進了監獄。後來,他的幾位好朋友經過多方努力,才設法把他搭救出來。

    顧炎武在家中沒法待下去了,只好背井離鄉,開始了旅居生活。

    顧炎武注重將學到的書本知識與實際聯絡起來。他從明朝滅亡的慘痛歷史教訓中,深感必須要尋找社會興亡的真正原因和歷史規律,於是,在45歲時,他帶著兩匹馬,輪流騎坐,還有兩匹騾子馱著必備的圖書,走上了深入社會調查研究的道路。他先後遊歷了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凡是名山大川、天險要塞,他都要親自登攀,詳細考察。到了山海關、居庸關、古北口、薊州、昌黎等戰略要地,他都親自來到當地的老農和退伍的老兵家,聽他們介紹情況,向他們詳細詢問地形、地勢和風土人情。遇到與書本記載不一致的地方,他都反覆勘對,校正書本的錯誤。遇到古碑遺蹟,他總是設法越過荊棘和野草,有時乾脆就手足並用,爬到碑前,擦去碑上的斑蘚青苔,仔細辨認誦讀,將它摹拓下來。

    在長期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顧炎武提出“務農積穀”“守邊備塞”

    的戰略思想,提倡國家要加強邊防力量,要關心邊境人民的疾苦,設法使他們生活富裕起來。

    顧炎武身體力行,從來不“紙上談兵”。他每到一處考察,凡是能辦到的,總是親自去辦。他看到北方豐富的水利資源被白白浪費了,深感惋惜,就計劃把南方的水車、水碾、水磨引過來,還寫信邀請南方的朋友來邊塞一同實現這些計劃。他到一處住下來,看到可開墾的荒地,就向當地農民建議墾荒,並親自挖地,種植五穀,深得農民的欽佩。

    顧炎武為人直率,同時又謙虛好學。周圍人都喜歡與他在一起交談,他遇到不懂和有疑問的問題,常虛心向有經驗的老者請教,積累了豐富廣博的知識。很快,他的名字就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傳開了。

    顧炎武在漂泊不定的旅居生涯中著述甚豐。他完成了從青年時代起就開始的對治國安邦方略的研究,寫成了《肇域志》和《天下郡國利病書》。這兩部書不但是研究民生利弊的專著,而且是清初地誌學上的重要著作。《肇域志》100卷,專門論述地理形勢和山川要塞;《天下郡國利病書》120卷,200萬字,專門論述地方利弊和經濟的發展。凡是有關河流水道、農田水利、工礦資源、交通運輸、戶口田賦、兵防徭役等情況,他都做了詳細的記述。

    除此以外,顧炎武在音韻學、考據學、訓詁學、歷史學等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著述。

    顧炎武晚年時,清王朝對待漢族知識分子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康熙帝為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下令叫各地舉薦著名學者。顧炎武那時已是名聞天下,也有人舉薦他,但都被他嚴詞拒絕了。

    顧炎武從45歲離家,整整在外漂泊了25年。晚年才定居在陝西華陽縣,授徒講學。1682年,顧炎武在旅經山西曲沃時,不幸患病,與世長辭。

    顧炎武畫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G時代到來了,4G還能生存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