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415111395883

    關於東海孝婦的籍貫的說法,主要有兩種說法,即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一說,江蘇連雲港市朝陽街道一說。

    東海郡為連雲港的古稱,在東海郡被廢之後,東海縣仍然存在至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朝陽街道作過東海縣的縣治。在東海孝婦死後三年,這裡就建立起了東海孝婦祠,以及東海孝婦冢,但二者都在文革時候被破壞。如今,在原址上,有關方面重建了東海孝婦祠。“漢東海孝婦祠”,是海屬地區470多座寺廟道觀中歷史最悠久、香火最旺盛的之一。竇娥的故事由於元關漢卿的戲劇《竇娥冤》唱響大江南北以後,更是家喻戶曉。三、試證考 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東海孝婦冢呢,江蘇生連雲港市朝陽的孝婦冢毀於文革,否則還可以做一番考古論證。因為清《雲臺新志·程學恆雲臺諸山紀遊》中有:“此去二十里為竇娥墳,古芳可吊。”可見朝陽竇娥墳一稱當時已經聲名遠播,“祀典春秋饗,芳名千古馨”。不過據約定俗成的說法:郯城的冢中埋的才是真正歷史與傳說中的東海孝婦。清《嘉慶海州直隸州志》雲:“孝婦事見《漢書·於定國傳》,為東海郯人”。郯人即郯城人,孝婦既是郯人,又在當地被殺,當然是葬在郯城了。這倒也不矛盾,因為根據《史記》等史書記載,郯城、連雲港地名歷史沿革分述如下: 夏商時代:屬徐州,稱“人方東夷”、“人方國”、“隅夷”。西周時代:屬青州(一說兗州),稱“人方國東夷”。春秋戰國時期:先屬魯後屬楚,叫“郯子國”。秦代屬東海郡,東海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下邳、淮陰、盱眙、東陽、堂邑、廣陵、凌12個縣。西漢時屬東海郡,屬徐州刺史部。東海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繒、良城、下邳、平曲、戚、開陽、臨沂、利城、海西、蘭祺、南城、山鄉、即邱、祝祺等38個縣。治所在郯城。東漢時期屬東海郡,隸屬於徐州刺史部。東海郡轄朐縣、郯城、蘭陵、襄賁、戚、利城、祝祺、承、厚丘、合鄉、昌慮、贛榆、陰平13個縣。治所在郯城。由此可見,從秦代開始,郯城和連雲港均就隸屬東海郡,到東漢時隸屬關係依然沒變,連雲港市的朐縣、祝祺、南城、贛榆等地一直或先後屬於東海郡轄區,而萌芽於先秦兩漢的東海孝婦故事自然會在連雲港大地流傳甚廣,郯城有孝婦冢,朝陽有孝婦祠以及空冢,理所當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段感情還該繼續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