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94316887563

    《離思五首》的第四首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經歷過大海的波瀾壯闊,就不會再被別處的水所吸引。陶醉過巫山的雲雨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了。雖常在花叢裡穿行,我卻沒有心思欣賞花朵,一半是因為自己已經修道,一半是因為心裡只有你……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釋是說。痴迷在你愛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夢幻裡,我就不會再對其它女人感興趣。愛你沒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後也沒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沒心思去愛,因為心裡只有一個你…… 作者把亡妻和對亡妻的感情比喻為至大至美的滄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之雲,相形之下,任何水或雲都暗然失色,正因為他對亡妻懷有如此深厚的懷戀之情,才會對其他女子(以花從為喻)視而不見,即使看到了也非常淡漠厭倦,更不用說會有纏綿綣戀之念了,在這首詩中,詩人以物喻情,以典達意的手法,運用極其巧妙,含意豐富,是少有之佳作. 寫到這個境界真的不容易。 元稹的這首絕句,不但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而且用筆極妙。前兩句以極至的比喻寫盡懷念悼亡之情,“滄海”、“巫雲”詞意豪壯,有悲歌傳響、江河奔騰之勢。後面兩句的“懶回顧”、“半緣君”,頓使語勢舒緩下來,轉為曲婉深沉的抒情。全篇張弛自如、變化有秩,形成了一種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全詩情調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豔,悲壯而不低沉,創造了唐人悼亡絕句中的絕勝境界。尤其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二句,歷來為人們所傳誦,不但是元稹詩作中的顛峰佳句,縱觀唐詩宋詞,詠情之作可望其項背者也少之又少。

  • 2 # 使用者6840987323640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受奉為文藝界愛情感悟的經典名句。實際上的含義擱淺去深思考究,只消一目帶過這句話,表面上已覺煽情又浮誇。

      詩,為元稹書予亡妻韋蕙叢。後人亦有揣測興許是寫給鶯鶯,但念及後半句‘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說明元稹下筆階段處於韋蕙叢身故,他寄心於道消弭眷戀。

      詩寫的感人肺腑,讀起來也有幾分似是而非的情真意切,彷彿元稹確實重情重義。呵呵,實際上他是普天之下最為言行不一的愛情騙子,或將他形容成‘情聖"更為恰當。

      在蒲州的普救寺,二十二歲的元稹與鶯鶯一見鍾情,順紅娘推波助瀾私定終生。數月後,元稹赴京趕考,娶高官之女韋蕙叢,鶯鶯隨後另嫁他人。一年後,元稹遇鶯鶯的丈夫,以表兄身份請求相見,鶯鶯再三拒絕,最後去詩:‘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子非魚說:鶯鶯曖昧,不要求長相廝守,只嘆[始亂終棄,愚不敢恨]。有說凡此種種難以理解。

      有那麼難理解嗎?鶯鶯生為封建時代的女子,貞節牌坊在當時貴重過性命。米蘭在她的《郎騎白馬去》中引用[妾擬將身嫁予,一生休!]表達無悔的執著,一個女孩將自己的身體交予毫無關係的男人糾纏出瓜葛,沒有任何奢求與目的,難道還不能證明她的愛與真心?

      鶯鶯以為憑元稹的才華與聰敏,會了解她心底的百轉千回。元稹確實明白,可他選擇假裝糊塗甚至閉上心門不聽不看。

      類似的,陳後主叔寶偶至後宮遇皇后,戲謔問:‘留儂不留儂?不留儂去也。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 三千粉黛,多的是佳麗等他臨幸。皇后於是無奈回詩:‘誰道不相憶?見罷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妾若為留?" 後主聞言而怒,竟欲廢后。

      誰說我不想念你?見到了羞怯得無措至極,明明知道你心不在這,教我如何留得住你?這般情念,她在後主逝世後削髮為尼強自淡化。

      女人的愛總是太純粹,她們的愛情定義裡,愛的全部仍然是愛。男人的愛只是他們的需要,而他們的需要範圍內有很多定義。

      女人生來是水做的。以佛家的說法,水是宇宙元素中最為靈活易變通;置入杯中是水、打碎了滴落滿地仍是水、飲入體內還是水,不變的本質,轉換的是適應所在環境的自身。女人通常把自己化成水,為了她的男人改變,在他的容器內轉化令他滿意舒適的形體去達成他的要求;柔柔軟軟溫溫和和地將他包圍,在享受他的眷顧同時用天鵝絨般的透明羽翼納他入懷呵護;像水一般,遇冷則寒,遇灼則暖。

      男人大多像元稹,愛是需要的一種,和其它需要等值或高或低。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說得那麼動人心絃。你是我唯一的精神寄託,沒有你再美豔的風景對我而言都失去的意義。是這樣嗎?

      我可以抗拒‘曾經滄海"華麗的比擬,笑嗤他的‘除卻巫山不是雲",卻又為他的‘半緣修道半緣君"悸動不已。在未知他的羅曼史之前,被唬騙得以為他當真痴情得罕見。

      可笑的是,元稹在寫下這首詩,韋蕙叢逝世不久,繼娶河東才女裴柔之,又與名妓薛濤、劉採青私交甚篤……花名冊上群芳數不勝數。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男人的醒悟,代價是多少女人的心碎?

      元稹的確如他所言‘取次花叢懶回顧"。但他不是視萬紫千紅視若無睹,而是嚐遍了千嬌百媚之後,得到了"懶回顧"的有感而發。何其殘忍?

      對鶯鶯的棄之可惜,亦是拿韋蕙叢做對比。當他回頭見鶯鶯沒有他依然恬淡怡然,百般糾纏;更寡廉鮮恥地寫下《鶯鶯傳》,將之與鶯鶯歡愛的場面不遮不掩地搬出檯面,全然不顧忌鶯鶯為人婦的身份,和當時在世的韋蕙叢的心情。話說回來,自他以後豔情派大行其道,能把男歡女愛以詩詞描述得如此淋漓盡致兼露骨,元稹可謂開山鼻祖。他像只慾求不滿、永不知足的蝴蝶,沉迷於花叢,需要他想得到的每一個女人,卻未曾真正地愛過她們。從某一種角度上想,他何嘗不可悲?惟有強化情詩虛張聲勢他的愛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體面的的英語翻譯,體面的用英語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