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愁和秋音調上更對應,“秋”本來也有憂愁哀傷的意境。為什麼不用一江秋水向東流呢?
3
回覆列表
  • 1 # 七月流火140400643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南唐後主李煜《虞美人》詞中的名句。題主的提問挺有意思 ,秋和“愁”語音更相近,秋本來也有憂愁哀傷的意思。為什麼不用“一江秋水向東流”呢?這個問題當然要從中國文化中尋找答案。

    在中國文化中,東西南北,春夏秋冬,喜樂哀愁等等,都是重要的概念,在中國文化中,表達相對固定的意思。各種意象的組合,也要符合文化內涵,不能隨便亂用。比如春天代表喜悅的情緒,夏天代表熱情,秋天有憂傷之意這些內容古今相差不大。今天怎樣聯想賦與景物情感色彩,可以是隨意的。但古代文人,是要在一個文化系統中的。春夏秋冬文化意含,與中國陰陽觀念也就是《易經》有關係,太極分陰陽,陰陽生四相,春夏秋冬就是現實中的四相。其意義與五行相結合之後,就更復雜了。大體意義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有“殺”之意,莊稼熟了,被收割,獵物被捕獲,都與殺相關。所以,春與秋分別代表,生與殺。生是生命,生長,與愛情相關。所以又說女人懷春,男人悲愁。懷春之意,通俗的說,也就是找男人結婚生孩子。生命生長愛情都是美好的。於是,春天又是美好的象徵。

    而秋風代表的是肅殺之意,歐陽修有《秋聲賦》,說的就是秋的文化意涵。秋又是收穫的季節。所以古代又有男子悲秋一說,悲秋是感嘆世間一切都有生老病死,生命是有終結的。於是,秋又有了憂傷之意。

    無論是春秋的意象中,都體現著中國文化的陰陽觀念。也就是事物不是一面的。喜的時候,有悲的因素,愁的時候也有喜的因素。比如春有懷春,也有傷春。傷春就是悲的,為何?因為青春虛度,花開易落。愁是悲的,但是悲中有喜,收穫的季節,總是高興的。這就是中國文化。

    現在可以說“一江春水向東流”了。為什麼用春水?其一,春水未必有多大,但是,中國文化的發源地在黃河流域,黃河在冬天是結冰的。春天來到的時候,河開水流,一派春潮湧動的氣象,這分明就是生命的律動。給人的印象格外深刻。因此用春水。

    其二,在中國文化中春夏秋冬是有方向的。春的方向在東,秋的方向在西。夏在南,冬在北。春水向東,包含著文化意象上的統一。

    第三,愁是秋天的意象。但誰都知道,人生失意無南北。李煜的亡國之恨與破家之愁,不會因春天的來到而消失。別人到了春情勃發之時,而他只有憂愁,這種個人情緒中的愁與文化意象中的喜悅形成強烈的對照與衝突,更加突出了愁的主題。這好比在喜慶之時,看到悽慘的景象。對比更加強烈了。

  • 2 # 讀書燈下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句出自李煜《虞美人》,一江春水,奔流不息,正如這無窮無盡的愁緒,悠長深遠、洶湧翻騰。至於為什麼是“春水”而不是“秋水”,可以從幾方面來看:

    首先,最為直接的原因是,在詞的上闋,已經點明瞭時序: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此處的“東風”,在詩詞裡經常會出現,而它常常是春天的象徵。詩詞裡,常用“東風”形容春風,“西風”形容秋風。

    東風,催開百花,催綠楊柳,當然,也能凋零百花。詩歌有云“東方風來滿眼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所以,這裡的“東風”,與後文的“春水”相呼應,點明瞭詞作的時節。

    其二,詩人常常傷春悲秋,但在“傷春”與“悲秋”的情感是不同的。春光美好,萬物生機勃勃,百花盛放,但花期卻又是那麼的短暫,一風一雨過後,花瓣凋零,美好的春光似乎也已不再,哀憐美好春光的逝去,惜春、懷春、傷春之情隨之而來。

    而在這一詞中,詞人的愁當然不是傷春這麼簡單,更是因為這傷春之情暗合國土更姓、山河變色的感慨。滿江的春水,盈盈而滿,正如這胸中無法排解的愁緒,綿延不絕。

  • 3 # 沈飛198788501

    簡單地說,春水是生髮之水,秋水是收縮之水。春水之愁,生髮而大而無窮無盡;秋水乃不斷回收,縮小,用秋水表現愁緒,顯然是不合適的。

  • 4 # 融融118

    這就要區別兩個喻體“春水”與“秋水”的不同:

    春水的特點:春夏是漲水期,春水多,越來越多,動盪,有些渾濁,急速流動……如“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寫出了春水漸生漸增,不停盪漾。

    秋水的特點:秋冬是枯水期,秋水少,平靜,明亮,緩緩流淌……如“眼如秋水,唇若塗朱”,寫出眼睛的明亮清澈,乾淨平靜。注意,南唐不是北方的國家,它大部分國土在江南,它的都城在金陵(今南京),在長江之畔,長江一般沒有結冰期。

    公元975年,宋軍攻金陵,李煜出降,南唐滅亡。李煜被封為違命侯,解到北宋都城汴京,淪為階下囚,基本失去了人生自由。

    公元978年中秋節,李煜作《虞美人》詞: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詞人由帝王淪為階下囚,地位改變,心理落差極大,同時國破家亡的現實令他痛苦不已,作此詞以抒懷。

    詞人把“愁”比作一江“春水”,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突出強調個人的愁之多,之長,之綿綿不絕,之洶湧翻滾,而且借這個寫樂景的比喻,來反襯自己的亡國之哀恨……

    如果“愁”像一江“秋水”,就寫不出“愁”之多之長之源源不斷之長勢恣肆,也寫不出詞人心裡的動盪不平。

    可以想見,國破家亡的李煜內心該奔湧著怎樣一條洶湧澎湃的憂愁之河啊!

  • 5 # 彩霞對聯詩詞集

    古詩“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符合大自然的法則規律,因為春天是萬物復甦的時節,經過嚴寒冬天雪飄冰封的日子,春天一來,冰凍解封、解凍,於時乎,春江水洶湧澎湃地向東流去……

    為何不是“一江秋水向東流”呢?

    秋天她經過春夏二季的萬物復甦,生長的季節,逐漸地輪迴到秋的成熟了,到了秋收的收穫豐碩成果的時候了。隨之而來的秋收,大自然又進入了秋收葉落和冬藏時節,此期漸漸進入到枯水期。所以,水小了,有些江河甚至乾枯斷流,又怎似勃勃生機的春水一發而不可收呢!

    因此,就不能講:“一江秋水向東流”了。這樣不符合大自然的發展規律啊!

  • 6 # 鴻鵠迎罡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出自南唐後主李煜(937年——978年)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一詞。這首詞作於978年,也就是他即將被宋太宗賜毒酒毒死的前幾日。當時他在大宋大牢裡以階下囚的身份寫下了這首詞。

    中國詩詞是一門內涵大於形式,意蘊大於文字的藝術,這首詞最後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尤其這個“春”字,運用得相當精妙。

    因為春天來臨時,氣溫逐漸升高,永珍更新,展現出來的景象是欣欣向榮的。萬物的形態也都是由小到大不斷遞增,如,花草樹木的葉子,由黃綠便嫩綠再到翠綠,一天又一天慢慢長大,越來越豐茂。而秋季,萬物是一種從強盛到衰弱的轉變。比起秋季,不論從視覺感受還是心理感受,春天帶給人們的精神衝擊都要遠遠大於秋季。

    南唐是在江南金陵建立的政權,這裡進入春季4、5月後,雨水逐漸增多,連河水也在春雨的滋潤下,從瘦弱的小河變成了奔騰的大河,河水滔滔,似乎有無窮無盡的動力在催促著它奔向東方,永不停歇。

    李煜在寫這首詞時,把個人內心的千愁萬緒跟自然執行規律有效結合起來,彰顯了個人那種如河水奔向大海一樣的無窮無盡的愁悶心情,這種愁悶心情延綿不絕,看不到盡頭。所以,他用春水這個意象非常精準的渲染了彼時彼刻的心境,取得了非常強烈的藝術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單詞翻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