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危倩凌40031

    小心眼是一個形容詞,在現時的社會環境下是具有貶義的。

    小心眼的情景無非幾種:

    1.我吃了個小虧,對此表達了不滿,被認識的人說小心眼了,感覺不爽2.我吃了個小虧,對此沒有表達不滿,但是這件事一直在心中盤旋,揮之不去,然後把揮之不去又歸因為我是個小心眼,這就更揮之不去了,感覺不爽

    小心眼→不爽。

    人想要克服小心眼,是因為不想經歷之後的不爽,所以想要把小心眼這個標籤從自身的標籤叢中去掉。

    人想要克服小心眼,是因為這個詞在社會環境下是貶義詞,因為自己的標籤,與主流、正面的標籤不符。

    怎麼辦?

    小心眼這形容詞,是現時社會環境下的貶義詞,這是社會風氣、潮流決定的。

    小心眼這思維方式,則是一個人先天具備或後天成長的屬性,想要改變著實勞心勞力,搞不好還得弄出個自我懷疑or神經衰弱。但不作出改變的話,想到要被人說或整天憋在心裡,都很不爽。該怎麼辦呢?還有社會風氣的事,為啥我的天性要為它埋單呢?balabala

    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到,我們想要克服小心眼的原因在於——不爽。如果有方法能借力打力,去掉不爽,那小心眼就不是需要改的缺點了。

    這小心眼,我不改了

    “不好意思,職業病。”

    程式設計師、會計行業、研究員等等等(列舉不完啊)有福了,因為你們的工作本身是精細不能出差錯型的,透過這句話,把小心眼的睚眥必究形象(負面),轉變為了工作中的嚴謹形象(正面)。小心眼這個詞所造成的情感高峰,被職業病這個詞覆蓋,不爽的感覺也被代替了。而職業病這個詞,在現代社會風氣中,比較正面,算是調侃自黑。有了這句話,在身邊的人可能會說你小心眼的情況下,就可大大方方地小心眼了(笑),因為應對策略已經準備好。

    如果職業不是精細型的,可能就需要多花點心思,可能要扯上一個簡短的經歷(小心別太長,太長會導致被人再補一刀)啥的。

    這小心眼,我還是想要改掉

    如果下定決心要改,除了做好吃苦的準備外,還需要明白小心眼的肌理。

    容我建立一個大腦事件處理模型(非專業):

    1.人大腦有對事情進行加工的機制,可以類比成工廠流水線2.事情是否過腦是有選擇的,可以類比成流水線的分揀系統3.對事情的加工的流向是有選擇的,可以類比成火車換軌

    小心眼的肌理是,大腦事件處理機制中,分揀系統揀取了小心眼事件(第2點);事件加工的流向上,把“別人說你小心眼”or“自己腦子盤旋著小心眼這件事”,歸因為自己是個小心眼(第3點);把一個社會風氣中的貶義詞加之於自身,失去在社會的歸屬感(好像扯遠了)。

    由此可以看到,小心眼的形成是因為,

    對於第3點,對事情的歸因,使我們進入了下行螺旋。

    對於第2點,我們的分揀系統揀取了導致小心眼的事件,導致了一系列思維、動作,以及之後的評判,這等於允許我們進入下行螺旋。

    第1點是無法改變的,關鍵是第2、3點。

    對於第2點,我們能做的是——提高閾值,預防:

    a.訂立一個處理閾值下限,比如說10元以上 or 5分鐘以上事情才去小心眼b.把自己改造成一個超級忙人,自然就忘記去小心眼了(大概)c.增加閱歷

    對於第3點,我們能做的是——快速康復:

    快速康復的核心只有一點,就是不要歸因到“自己是個小心眼”這一點上(這一點是個牛角尖漩渦,走不出的)。

    而且這種歸因也是不理性的。假設你剛從一個小心眼事件走過來,實際上是用你的細心、細緻來應對對方的粗心大意、或無心之失。你在追求一種公平,公平也是每一個理性社會所倡導的。但無論天朝社會或是美劇中的社會,都不倡導小事件的公平,提倡小事情就讓它過去吧。而一個人對於小事件的關注力,要麼是進化過程中保留的特性,要麼是後天培養,這和種族、性別、地域一樣,屬於沒得選的範疇。這有點像一種歧視,要學會應對它。比如:

    a.不是我小心眼,是世界上的人都太缺心眼了b.小心眼(貶義)是現代社會風氣下特有的理解,這坑我不跳,我只是比較心細罷了

    總之,要想出你的臺詞對付它,砍斷它,不要進入下行螺旋。

    對小心眼的話題寫了那麼長的回答,我果然也是個小心眼嗎?

    不,只是職業病罷了_(:зゝ∠)_。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鄯善到江布拉克多少公里,路線怎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