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腦洞趣味歷史

    正相反,嘉慶處死和珅的第一條理由便是和珅提前巴結他!

    《清史稿·和珅列傳》:四年正月,高宗崩,給事中王念孫首劾其不法狀,仁宗即以宣遺詔日傳旨逮治,命王大臣會鞫,俱得實。詔宣佈和珅罪狀,略曰:“朕於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冊封皇太子,尚未宣佈,和珅於初二日在朕前先遞如意,以擁戴自居,大罪一。”

    上面這段話中,講述了嘉慶對和珅在自己未被宣佈為皇太子之前,提前恭賀自己表示不滿。

    要知道,和珅的地位可擔得上乾隆朝的頭號寵臣了,能夠有這樣一位實權人物表示支援剛要被冊封為皇太子的嘉慶,他的皇位基本上順風順水了。

    但嘉慶卻偏偏表示:提前巴結我,這是你的大罪一!

    為何呢?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和珅得到的待遇太好了,但他的貢獻太少了

    咱們都知道,乾隆皇帝對和珅的信任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他不單把自己的女兒和孝公主嫁給了和珅的兒子為妻,還親自給和珅兒子取名叫做“豐紳殷德”。

    這個女兒可不是普通的公主,她雖是妃子所生,卻在13歲那年得到了只有皇后之女才能冊封的封號“固倫公主”,這個封號的等級是和親王同級的。

    《清史稿·公主表》中記載:"主,高宗少女,素所鍾愛,未嫁賜金機轎。"

    這還是乾隆因為對和珅的寵愛,恩及他兒子的,乾隆對和珅的待遇,當然更加驚人。

    【和珅劇照】

    咱們光以和珅擔任過的職務來看,便可見一斑:一等忠襄公,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Quattroporte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重職。

    待遇好沒問題,可這樣也就造成了乾隆向嘉慶權力過渡時,有一個巨大的隱患“如何運用和珅”?

    如果繼續給和珅這樣的待遇,那麼就意味著這些優質的資源都傾斜到了和珅身上,但是對於帝國而言資源是有限的,和珅佔有了十幾個重臣的資源,那麼他一個人對國家的貢獻是否能高過十幾個重臣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而對於嘉慶而言,和珅佔據了過多資源,卻對國家負面貢獻頗多,這顯然是不行滴。

    第二點、和珅太貪了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句老話,想必大家都聽過,那麼和珅到底貪了多少錢呢?

    《清史稿》記載:藏銀、衣服數逾千萬,大罪十七。夾牆藏金二萬六千餘兩,私庫藏金六千餘兩,地窖埋銀三百餘萬兩,大罪十八。通州、薊州當鋪、錢店貲本十餘萬,與民爭利,大罪十九。家奴劉全家產至二十餘萬,並有大珍珠手串,大罪二十。

    光這,還不算和珅家裡的房產,咱們把這一堆東西換算成白銀,怎麼著也得有幾億吧?

    乾隆顧慮感情,不願意動和珅這個寵臣,但是嘉慶的心裡,可就沒有那麼多顧慮了。

    除掉和珅,一方面可以殺雞儆猴,讓朝臣們看看自己對於貪官是個什麼態度,好讓那些打算貪汙的人掂量一下自己是否有和珅的手段和地位。另一方面,嘉慶便是奔著和珅的財產去補充國庫呢,畢竟這可相當於幾年國庫收入!

    第三點、和珅代表著乾隆一朝的勢力,嘉慶要為自己新朝開啟局面

    在乾隆朝的時候,和珅和被列為皇太子的嘉慶,共同陪侍在乾隆身旁,只是和珅可以協助乾隆處理政事,而嘉慶卻沒有這個權利,試想乾隆對於這樣的和珅該有多忌憚?

    甚至來給乾隆祝壽的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回國後,還於回憶錄寫道:“許多中國人私下稱和珅為二皇帝”。

    皇帝,這個在古代具有特殊意義的稱號,突然出現在和珅的身上,光這一點,便足以讓身為皇帝的雍正忌憚萬分了。

    綜上,對於嘉慶來說,和珅就是站在他面前一道必須邁過的坎,不論他是否提前巴結嘉慶,他的命運其實都早已註定了。

  • 2 # 貓守米

    有句話叫“身不由己”,和珅如果不是忠一不二的話,乾隆也不會那麼寵信他。做到和珅那個位子已經騎虎難下了。如果在乾隆眼皮底下,他巴結嘉慶,估計不用等嘉慶收拾就完蛋了。從史料中我們可以知道,和珅起初跟嘉慶就有矛盾,和珅甚至暗示過乾隆,說這嘉慶不靠譜,總之就是不願嘉慶繼位。可是乾隆終究還是選了嘉慶做繼承人,這和珅就想辦法跟嘉慶打好關係了,主動跟嘉慶示好,還派人送如意給嘉慶。嘉慶也收了,也假情假意做各種姿態麻痺和珅,讓他放鬆緊惕。這和珅固然聰明,固然能預知後果,在那個處境下也只能抱有僥倖了。

    這也是嘉慶在這事上“鬼”的地方,乾隆大行前囑咐嘉慶不要動和珅的。嘉慶滿口答應,乾隆一嚥氣,他就雷厲風行賜和珅自盡,剷除了和珅。

    所以啊,應了那句話“機關算盡太聰明”,人再聰明、能力再強也有他失足的時候。

  • 3 # 沐兮筆談

    有這麼一個笑話,說和珅是乾隆留給嘉慶的遺產,乾隆自己要做明君,不方便聚斂錢財,所以就養了一個鉅貪和珅,好讓嘉慶坐收漁翁之利,所謂三十六計中的以逸待勞。

    笑話終歸是笑話。

    歷史上真實的和珅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奇才,《清史稿》記載和珅為滿洲正紅旗人,少年時家中貧困,籍籍無名,後來做了三等侍衛,不久之後又升至御前侍衛。和珅熟讀四書五經,經史子集也都是信手拈來(由三等侍衛升為御前侍衛就是因為乾隆講了一個《左傳》中的句子其餘人都不知道,而和珅對答如流),人長得不錯(清朝的官員相貌也是考核的一部分,像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的那種劉墉形象,在大清是不可能當官的)。後來和珅被升為大學士,勝任《四庫全書》正Quattroporte,相信能做《四庫全書》Quattroporte的和珅絕不會是《鐵齒銅牙紀曉嵐》中連對聯都對不出來的半文盲。

    所以,和珅年輕時的經歷也算是一個職場上位的勵志故事。

    中國古代權術講“知人不懼,知心堪御”,和珅之所以能得乾隆的信任,完全是因為懂得乾隆心中所想,甚至能夠通過乾隆讀什麼書而猜測出殿試的試題。

    如此天長地久,乾隆便離不開和珅,尤其在晚年的時候。和珅也趁著權力如日中天之際在官員中埋下了許多“自己人”。

    這一切的安全感給了他莫大的自信,甚至連還為太子的嘉慶都不放在眼裡,乾隆晚年時嘉慶想要見他還要通過和珅同意。

    可惜他太自信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何況新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上任以後殺掉鉅貪和珅是一石三鳥的好事。

    其一,樹立自己新皇帝的威嚴,就像康熙除掉鰲拜一樣,除權臣,和珅首當其衝。

    其二,和珅鉅貪,錢財超過皇家,抄家可填補皇家倉庫。

    其三,殺一儆百,表明自己繼續實行老祖宗的“廉政”。

    所以,嘉慶殺和珅,根本原因不是和珅沒巴結嘉慶,而是和珅生前不知“明哲保身”,過於招搖。對嘉慶來說,無論從哪個方面講,殺掉和珅的好處要高於不殺和珅的千倍,萬倍。

    至於和珅在官員中留下的“自己人”,嘉慶皇帝只用一招就不戰而屈人之兵,嘉慶提前聲名“只殺和珅一人,其餘官員既往不咎”。所以說,和珅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白忙活了一場,最終落得“二十大罪”賜死。

  • 4 # 小約翰

    首先宣告一點:在嘉慶繼位之前的絕大多數時間裡,和珅根本不可能想到去巴結嘉慶。

    為什麼呢?因為沒有人知道嘉慶會繼位啊!

    在康熙朝,由於皇子之間爭皇位的鬥爭實在太過慘烈,導致最後的勝利者雍正帝心有餘悸。他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也陷入這樣骨肉相殘的慘劇中,設立了一個規定——祕密立儲。不立太子,把繼承人的名字寫在紙條上藏在正大光明匾額後面,等自己死了,大臣們把這紙條一拿,紙條上的人繼位。

    但雍正的政策只執行了一代,到了乾隆帝這裡,出現了變故。

    什麼變故呢?乾隆活的太長了。

    乾隆統治的前幾十年,他一直遵守著父親的規定沒有立太子。可是到了乾隆三十年之後,民間和朝野開始有了呼籲立儲的聲音,乾隆四十年以後尤其激烈。為什麼呢?您老人家年齡眼看著大了,死把著皇位不撒手,萬一您老人家哪天嘎巴一下死過去,大家心裡沒譜。

    到了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在民間呼籲立儲的聲音越來越激烈的時候,終於頂不住輿論的壓力,於是他做了一個承諾:

    「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壽八十有五,即當傳位太子,歸政退閒。」

    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康熙爺幹了六十一年皇帝,我不敢相比。如果老天保佑,我能幹到乾隆六十年的話,那年我八十五歲,我一定在那年傳位給太子,退休歸閒了。

    這話說的很沒勁,為什麼?因為大家為的就是防止你突然掛掉後繼無人,你說你八十五歲那年退休,那你八十五歲之前死了怎麼辦?問題還是沒解決啊!

    但是,這種說法卻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

    為什麼?因為天子萬歲啊,我都已經做出了承諾,說我八十五歲就退休。你還要讓我立儲,什麼意思?莫非你認為我活不到八十五?你要是這麼說了,我活的到活不到不好說,你肯定是活不到八十五了。

    所以,乾隆這麼一說,大家也只好接著忍。

    乾隆的如意算盤是,康熙爺八歲繼位,幹了六十年,六十八歲駕崩。我二十五歲繼位,中國還從來沒有哪個皇帝活到過八十五,真要是有那天也夠本了,退就退吧!

    乾隆活到八十五歲,傻眼了。

    必須得退休了,因為十七年前立的那麼大的一個flag在那呢,幾億百姓都看著呢。

    乾隆六十年,乾隆帝立皇十五子愛新覺羅·顒琰為太子,第二年繼位為嘉慶皇帝。

    傻眼的不止乾隆,也包括和珅。

    為啥?你老人家倒是早說啊!

    嘉慶帝只是乾隆的庶出兒子,在眾多兒子中也不突出。在乾隆的前幾十年,乾隆前後偷偷立過三個太子,都夭折了。嘉慶也沒有什麼過於突出的事蹟,和珅在早年間也不很確定他會是皇帝。

    那時候的和珅權勢熏天,沒顧得上燒燒嘉慶這個冷灶,在最容易巴結人的時候,他沒顧得上。

    列位在與人交往中千萬記住,雪中送炭遠遠比錦上添花有用,人在發達之後想要再巴結人,是很難的。

    嘉慶繼位了。

    嘉慶元年時,帝國權力最大的三個人,乾隆、嘉慶、和珅,心情都很複雜。

    乾隆的原則是——死不放權。有鑑於他之前的太上皇過的都不咋樣,所以乾隆為了給自己爭取一個夕陽無限好,決定死都不放出手中的權力。

    嘉慶的心理是,他雖然想要權力,但封建社會的禮法限制,加上乾隆六十年來的樹大根深(尤其是有和珅的掣肘),嘉慶根本沒辦法與乾隆爭權。

    而和珅,心情是最複雜的。

    和珅對乾隆是很忠心的,他知道,現在是乾隆最需要他的時候。

    乾隆退位之後,和珅集吏部、工部、刑部、理藩院四個尚書於一身,加上軍機大臣,翰林院掌院,整個清朝朝廷,一半的衙門在和珅手裡握著。

    之所以給和珅如此大的權力,就是因為乾隆需要通過和珅來控制朝政,只有和珅在,乾隆的權力才能在。

    而和珅,則被迫的被乾隆逼到了嘉慶的對立面。

    和珅是嘉慶爭權的最大障礙,無論他有意無意,他都是嘉慶的眼中釘。

    那麼他能不能拋棄乾隆,轉投嘉慶的懷抱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那樣的話,和珅是兩頭不討好。

    和珅如果靠近嘉慶,乾隆察覺之後,勢必要幹掉這個叛徒,而以乾隆當時對朝廷的掌控程度,失去了和珅控制嘉慶可能不容易,幹掉和珅個人還是不難的。

    更重要的是,嘉慶不會接納和珅。因為我已經是皇帝了,權力早晚是老子的,不用你來送。如果乾隆要殺和珅,正好給太上皇送一個順水人情,徹底清除掉乾隆朝的最大遺產。

    所以和珅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死死圍繞在乾隆身邊。嘉慶朝的前三年,乾隆甚至連上朝都要親自上。年進九十的乾隆坐在朝堂中間,嘉慶坐在一邊,和珅站在乾隆旁邊。之所以和珅要站在乾隆旁邊,因為當時的乾隆已經口齒不清,他說的話只有和珅能聽懂。

    雖然乾隆已經退位,可是一切的國家大事,都由乾隆和和珅來決定。坐在一旁的嘉慶的心裡是什麼滋味,可想而知。

    好在嘉慶善於偽裝,嘉慶剛剛登基時,和珅送給嘉慶一個玉如意。嘉慶收下後做出很高興的樣子,並故意在和珅的耳目面前寫了幾首《詠玉如意》,和珅聽說後,輕蔑的說“嘉慶不足與我鬥智謀!”。

  • 5 # 史論縱橫

    這個問題說起來就複雜了。

    關於這一段歷史還是要從乾隆晚年說起,乾隆在位60年,還當了3年的太上皇,是中國執掌皇權時間最長的君主,沒有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一直活了88歲。

    乾隆在位初期深化了雍正未能完成的事業,使得清朝的社會、經濟、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無論是版圖面積還是人口規模都達到了一個巔峰階段。

    然而這也導致晚年的乾隆有點好大喜功,固步自封,在乾隆執政後期,生活作風奢靡,官吏腐朽敗壞,也就是有點飄了。

    可以說大部分皇帝在取得一定的功績後都會以為自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開始尋求長生不老藥,漢武帝、唐太宗、唐明皇等人亦未能改變這種窘境,乾隆那就更不用說了,不但不知道自己的毛病,還自詡“十全老人”。

    當然,乾隆也有服的人,那就是聖祖康熙皇帝。

    有一種說法是康熙晚年遭遇九子奪嫡而頭疼,優秀的兒子太多,不知道立哪個兒子好,後來看到少年時的乾隆,十分喜歡,並且把他留在身邊教育,後來弘曆的父親雍正在九子奪嫡取勝,被人看作是康熙為了讓乾隆繼承皇位,所以才選擇了雍正。

    當然,從康熙做出的功績來看,乾隆即使有敬仰也很正常。

    大概就是出自這種敬佩之情,乾隆在登基的時候就對天發誓:“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

    乾隆這個人很雞賊,乾隆即位的時候已經25歲,在古代有幾個人能活到85歲,所以乾隆這個禱告,一方面表明自己尊敬康熙,另一方面表現自己的孝道,當然根本上來說還是,我中了一千萬就分你一半。

    然而尷尬的是,乾隆真的活到了85歲,按照禱告的說法他應該退位讓給自己的皇子,但是我們知道,自古太上皇就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最有名的當屬趙武靈王,那可真是相當牛叉的一個人,壯年退位培養自己的接班人,然而後來玩脫了,被兒子活活餓死。

    乾隆肯定不可能犯這樣低階的錯誤,但是前面已經許諾了,另一方面乾隆自詡“千古第一全人”,如果能夠禪讓的話,更給自己的名聲加點權重,沽名釣譽也符合乾隆的一貫風格。然而乾隆即使是當太上皇,那也是讓位不讓權,所有的軍國大事全部自己來處理,嘉慶有的其實就是一個皇帝的名字,跟傀儡沒有區別。

    但是這個時候乾隆已經有點老眼昏花了,尤其是在處理政事上明顯力不從心,如果放權給嘉慶,嘉慶萬一不孝順,自己的晚年就可能出現不可估計的風險,任何一個皇帝都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在正式傳位的時候,乾隆精心策劃,讓自己的寵臣和珅全面掌握政權,可以說在乾隆後期,乾隆是太上皇,和珅是實際皇帝,嘉慶只是一個傀儡皇帝。隨著乾隆歸政,和珅更是不停的被加官進爵,在嘉慶二年的時候升任首輔,位極人臣。

    很多人可能會說,皇位早晚是嘉慶的,和珅難道不知道巴結嘉慶?

    和珅自然不可能不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為了能夠在嘉慶親政之後有一個好的下場,和珅在嘉慶被立為皇太子的前一天,已經得到訊息的和珅冒著“洩露天機”的罪名到嘉慶的府上傳遞訊息,這種行為在古代叫作擁戴之功。

    除此之外,和珅也時常藉助乾隆的權威敲打嘉慶,經常拿乾隆的話來壓嘉慶,迫使嘉慶就範,嘉慶深知和珅當時深得乾隆寵信,一旦出了差錯必然萬劫不復,因此嘉慶帝對和珅是一忍再忍,在位初期對政事也不過問,全部交給和珅來處理。

    嘉慶一而再再而三的給和珅暗示,即使自己親政後也要和珅處理軍國大事,大清朝沒了和珅就玩不轉了,最有意思的是,嘉慶為了拉攏和珅,讓和珅在乾隆面前給自己說好話,還經常打感情牌,為了表示對和珅的關心,還讓和珅禁菸,有一次嘉慶把和珅的鼻菸壺沒收了,以便讓其保重身體。

    嘉慶皇帝曾經表示:“自即位以來,知和珅之必欲謀害,凡於政令,唯珅是聽,以示親信之信。”

    可見,不是和珅不討好嘉慶,而是嘉慶一直在討好和珅,然後麻痺他。

    和珅很聰明,那是表現在乾隆身上,晚年的乾隆驕奢淫逸,好大喜功,偏偏和珅是一個比較會來事,善於阿諛奉承的人,所以才能夠討得乾隆的歡心,假如和珅早生20年,遇到年輕時候的乾隆,估計年輕時候的乾隆也不會重用他。

    自然年輕的嘉慶的也看不上和珅那一套,但是從乾隆後期以後,和珅那一套阿諛奉承的手段就沒有不靈過,讓他誤以為只要是他和珅出面,就沒有拍不了的馬匹,阿諛奉承不了的人。

    有的時候也飄一點,感覺地球就是圍繞著他轉了,結果乾隆死後沒到半個月,嘉慶就把和珅給辦了。

    能夠打破一朝天子一朝臣規律的人歷史上也沒有幾個人,最有名的應該是清朝中期三朝重臣張廷玉,在康熙和雍正兩朝都是元老級別的人,到了乾隆朝依然致仕歸家,晚景淒涼,連張廷玉這樣的重臣,忠於清室的人都這個下場,更別提和珅這樣的奸臣了。

  • 6 # 歷史課課代表

    和珅在乾隆一朝很風光,他縱橫官場幾十年,不僅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寵信,也成就了他的財富地位,和珅在權勢日漸提升,所以要巴結他的人絡繹不絕,和珅貪財,這些想要巴結他的人就利用了他這一點,當時每天要給和珅送禮的人不計其數,所以他的財富水漲船高,還獲得了很多連乾隆都沒有看過的寶貝。可是和珅後來還是被嘉慶皇帝扳倒了,如果和珅當初可以巴結巴結嘉慶,是不是就可以躲過這一劫呢,他為什麼沒有提前討好嘉慶呢?

    其實按照和珅的個性來看,他想要巴結人是完全能夠做得到的,看他對乾隆的舉止和態度就可以體會出來,和珅這個人十分擅長察言觀色,也很懂得如何運用手段來博得皇帝的歡心。所以要說和珅不想巴結嘉慶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嘉慶卻很反感和珅,所以即便和珅真的對他表示過,嘉慶也不會領情。在嘉慶看來,和珅就是一個貪贓枉法的小人,這樣的人就不該在朝堂上耀武揚威,應該將他們除掉,所以對於和珅,嘉慶皇帝的態度是很堅決的,而和珅也能夠清楚的體會到,所以不是沒有巴結,而是嘉慶不買賬。

    另外嘉慶有必須要除掉和珅的理由,首先當時和珅在朝堂上黨羽眾多,所以他手中的權勢對嘉慶來說是莫大的威脅,而且在乾隆離世之前,雖然當時嘉慶已經是登基了,但是乾隆沒有給他實權,還給和珅很大的權利,所以在那段時間,和珅和嘉慶勢如水火,嘉慶對和珅的恨意可想而知。其次和珅倒臺之後,他府上的那些金銀珠寶都會歸嘉慶所有,後來嘉慶在將和珅扳倒後,也確實讓國庫豐盈了不少。再者嘉慶除掉和珅,其實對於其他官員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警示作用,畢竟當時和珅的權勢滔天,而且貪汙腐敗,這樣的典型例子被除掉後,其他有類似行為的官員也好收斂,這對於嘉慶的統治來說十分有利的。

    所以無論和珅是否巴結嘉慶,其實嘉慶都要除掉和珅,而且從嘉慶動手的方式和速度來看,他想要扳倒和珅的想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期間沒有給和珅任何轉圜餘地,可以說是手起刀落。而和珅的一生也因此變得有些可笑,畢竟從結果來看,他一輩子苦心孤詣積攢的財富,後來還是落入了嘉慶的手中。

  • 7 # 歷史總探長

    問這個問題的小夥伴呢,可能在你的腦海中沒有明確的政治觀念。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康熙王朝》這部劇,裡面有這麼一段:年輕的康熙決定在朝上配合蘇克扎哈彈劾鰲拜,但是沒成功,不但讓自己丟了面子,還不得不把蘇克扎哈給殺了!孝莊給出的答案是,蘇克扎哈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就拿他的頭祭旗子了。

    和珅怎麼變成貪官的

    他在處理安明的事件上,和珅表現得相當好,也是非常收乾隆得賞識,當時得安明是花了好大一筆錢去賄賂和珅,但是結果是遭到了拒絕,但是後面和珅變成了鉅貪。

    一個窮人,他可能從一開始就走上貪財的道路,那麼他是走不遠的,因為會有人在中途把他幹掉,和珅選了另一條路,就是先走上權力的巔峰——位極人臣,然後再聚攏錢財,這個說法似乎很行得通。

    當然了,還有人認為和珅是後面感覺到了錢財的好處,所以開始走上的貪汙之路。

    在我看來都是無稽之談!

    乾隆為什麼沒有幹掉和珅?

    也就是說康熙不得不在最後幹掉明珠,因為這個傢伙貪人心了,索爾圖陪葬。

    大家想一下,這麼受關注度的一件案子,和珅就是有天大的膽子,他怎麼敢貪?乾隆怎麼可能不知道?說明什麼,乾隆放縱和珅貪的,並且乾隆讓他位極人臣,不知道可有人聽過這樣一句話:和珅貪的錢財並沒有流到國外去?話句話說,和珅是乾隆的存錢罐!

    在乾隆死後的第十五天,和珅被幹掉了,這太急了,發完喪查個案子,時間都不夠,然後和珅被幹掉了!什麼情況?當時的情況就是和珅必須死,為什麼沒死,先帝爺護著!這下死了,存錢罐裡的錢只是換地方了。但是大家高興,嘉慶得民心。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怎麼回事了吧,和珅只是個多徵稅的機器。為了維護政治和諧,必要的時候把機器炸了!這樣稅也徵了,民心也得了,兩全其美!

  • 8 #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提起和珅,想必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王剛飾演的那位只會溜鬚拍馬的“和胖子”。真實歷史上的和珅可不是隻會溜鬚拍馬!和珅這個人的能力和才幹都是非常卓越的。他不僅是斂財的能手,同樣也是個理財的高手!在所有“乾隆盛世”的虛假繁榮之下,清王朝的經濟早已千瘡百孔,正是因為和珅的東挪西湊,才給了乾隆帝成就所謂“十全武功”的重要經濟支撐!因此,和珅不只是靠溜鬚拍馬、巴結乾隆帝才得以步步高昇,乾隆帝同樣離不開和珅!

    和珅的父親常保曾擔任過副都統,屬於清王朝的高階武官。因此,說和珅是“高官二代”也不為過。只可惜,在和珅九歲時,他的父親便去世了,和珅並沒有沾到父親什麼光。當然,畢竟是旗下的高階官員子弟,和珅的機會還是比一般人多很多的。年齡稍長之後,和珅考入了鹹安宮官學。可見,和珅少年時還是比較認真刻苦的,並不是不學無術的八旗紈絝子弟。後來在科場失意、名落孫山之後,和珅果斷放棄了這條常規道路,踏上了一條滿洲八旗子弟常走的“終南捷徑”——當侍衛。而這,也成為了和珅發跡的開端。說實話,和珅當三等侍衛其實多少有些屈就了。因為在此前三年,和珅剛剛承襲了祖上留下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職。按清制,輕車都尉為正三品,遠高於正五品的三等侍衛。換言之,和珅即便什麼也不幹,他也能享受正三品待遇!但是,和珅並沒有,他寧可自降身價當一個正五品的三等侍衛,也不想提籠架鷹、混吃等死。從這一點而言,年輕的和珅還是頗有些理想和追求的。

    所以說,和珅雖然善於逢迎清高宗乾隆帝,卻不是一個只會一味溜鬚拍馬的不學無術之徒。乾隆三十八年擔任三等侍衛,僅僅兩年之後和珅便成為了副都統。又一年之後,和珅榮升戶部右侍郎並進入了軍機處任軍機大臣,開始了中樞生涯。從這種火箭般的晉升速度也能看得出,和珅恐怕不單單隻會溜鬚拍馬,不是嗎?之後,和珅平步青雲,一步步做到了協辦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和珅一直在“加官進爵”,卻一直到嘉慶三年才正式被晉封為一等忠襄公。而這,與提問者所提出的問題有著莫大的關聯。和珅那麼聰明,明知道清仁宗嘉慶帝是繼任皇帝的不二人選,為什麼不提前巴結潛邸時期的嘉慶帝?其實,不是和珅不想,而是他所處的位置根本做不到!

    嘉慶元年之前

    在嘉慶元年之前,和珅雖然已經位列中樞,但儲位、皇位這種涉及皇家內鬥的東西,他一個異姓奴才,還沒有資格染指。乾隆帝之所以重用和珅,無非兩個原因:一、聽話。二、好用。那麼,問題就來了,和珅如果捲入了儲位、皇位之爭而不是和乾隆帝保持高度一致,那這個“聽話”就要大打折扣了。沒有了這個“聽話”,和珅在乾隆帝心中還剩下多少分量,這就非常難說了。因此,和珅根本不可能、也不敢公開表露政治傾向,更加不可能去主動巴結討好嘉慶帝。其實,和珅最終還是主動示好了,在乾隆帝正式下定決心退位之前,和珅私下裡還是把這個訊息透給了潛邸時期的嘉慶帝,但已經太晚了,這就涉及到下一個原因了。

    嘉慶元年及之後

    乾隆帝在很早以前便擺出了一個高姿態,說什麼自己不能超越祖父清聖祖康熙帝,能當皇帝六十年便會退位,以示對祖父的景仰。乾隆帝的小算盤巴拉得還是相當精的,康熙帝八歲登基,而乾隆帝二十五歲才即位,就算當六十年皇帝,到時也已經八十五歲了。在那個時代,八十五歲幾乎是人瑞一般地存在了,尤其是歷代帝王,能活到這個歲數的簡直是鳳毛麟角。乾隆帝此舉既可以給自己臉上貼金,又不必擔心無法兌現。可老天爺偏偏跟乾隆帝開了個善意的玩笑,他還真就活到了八十五歲!這下麻煩大了,皇帝金口玉言,總不能出爾反爾吧?可實權一旦交出去,萬一嘉慶帝不孝,那自己可就真就成了唐玄宗李隆基那樣的“太上皇”了!

    畢竟年齡不饒人,乾隆帝已經八十五歲了,他已經沒有太多精力去和兒子勾心鬥角。於是,和珅成了牽制嘉慶帝的不二人選。在乾隆帝架空嘉慶帝的三年多時間裡,和珅功不可沒,甚至被一些人稱為“二皇帝”。這就是和珅為什麼能在嘉慶三年晉爵一等公的原因之一,乾隆帝就是想用他來作為牽制嘉慶帝的一把利器。試想,如果和珅這個時候表現出些許倒向嘉慶帝的意思,恐怕他的小命首先就得玩完,根本等不到嘉慶四年!換言之,和珅實際上處於一個兩難的境地,不倒向嘉慶帝是個死、倒向嘉慶帝也是個死!

    乾隆帝早就給和珅下好了套

    除了利用和珅牽制嘉慶帝之外,和珅實際上也是乾隆帝留給嘉慶帝立威用的!乾隆帝出於維護自身權力的考量近乎架空了嘉慶帝,嘉慶帝在他人眼中就是一個掛著皇帝名分的皇太子而已,甚至還不如一些實權皇太子!一旦乾隆帝去世,嘉慶帝如何在群臣中立威?在沒有了利益衝突的前提下,這是乾隆帝不得不考慮的問題。而和珅,恰恰可以起到給嘉慶帝立威的作用。殺了和珅,嘉慶帝足以震懾群臣,擺脫長期的“傀儡”形象!與此同時,和珅長期貪汙積累的鉅額財富,在和珅倒臺之後自然而然便成了嘉慶帝充盈國庫的重要財源,一舉數得!說白了,乾隆帝實際上早就給和珅下好了套,把和珅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活著有大用、死也同樣有大用……

    因為和珅的生死對於乾隆帝都是有現實意義的,因此和珅必須準確無誤地照著乾隆帝的計劃走下去,即便明知是個坑,也只能往下跳!他別無選擇。乾隆帝不可能容忍和珅主動巴結嘉慶帝,如果真這樣,那麼和珅離死也就不遠了……所以說,不是和珅不聰明、想不到,也不是和珅不想提前巴結嘉慶帝,而是他根本做不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尤文如果拿不到歐冠,c羅會不會被掃地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