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素述說

    孩子第一次不舒服的時候,看著孩子燒紅的臉,哭鬧的時候,想要一起哭的時候,想著自己必須堅強,才能更好的照顧自己的寶貝

  • 2 # 黝黑的小司機

    我當爹的時候覺的我長大了,不再是孩子了,因為我要照顧孩子,還要照顧家庭,所以我長大了,我成長了,我是個爺們了

  • 3 # 油畫揚哥

    長大是有標誌的!

    從“渴望吃漢堡、吃披薩”到"更喜歡吃家裡的小菜";

    長大是”相信圓滿結局“到“接受現實”的轉變;

    長大是”爸,我沒錢了“到”爸,你還有錢花嗎?

    我給你拿點”的責任;長大是從“我想長大”到“我想再次成為孩子”的過程;

    長大是“早上6點起床”到"早上6點睡覺"的現實。

    在青春發育期,在離家去求學的火車上,在離開校園開始工作的時候,我都感覺我長大了。

    我今年34歲,我從小到大都是放養式長大的。一直擁有一套自認為正確的處事和行為標準,並且非常固執。當小時候我爸媽吵架的時候,我甚至會跟我爸大聲吼叫:”你該像個男人,不要什麼事都跟我媽一個女人斤斤計較,得讓著她點“。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以為自己是大人了,我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家人,希望我們的家能變的更好。希望自己進步,希望父母進步……

    直到在6年前的一天,我爸給我打電話跟我說他的一個朋友因為癌症去世了。他的這位朋友是從小看著我長大的一位叔叔,跟我爸年齡差不多。到那一刻,我才突然醒悟,我爸已經不在年輕了,他有一天也會離開我。想著以往對父親的要求,我感覺難過。

    以往的種種挑剔、要求,已經不在適合他了。好或者不好,都不再是那麼重要。只要父母健健康康,開心快樂的度過每一天,這比什麼都強。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有一種緊迫感,我不斷拷問自己的內心,自己是否已經長大了,自己是否擁有父親年輕時的能力,是否擁有為一個家遮風擋雨的能力。直到這個時候我才感覺到一種抓緊長大的壓力。

    力抗壓力、承擔責任,這是一個人長大的標誌。我現在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長大,不過我知道,我已經在長大的路上了。

  • 4 # 使用者3144234857667560

    提這個問題,思緒萬千

    好像我本來就是個大人,不是個孩子

    從不到十歲就能體會家的不易,十一二歲就可以獨立乘車,十八歲參加工作,認真負責,一步步,一路路走來,始終表裡如一,不會弄虛作假,不會敷衍了事,寧願自己受累也不會給別人添麻煩。

    反倒身邊的親人逐年一個一個的離開,讓我感覺到深深地怕。。。

  • 5 # 無關風月Z

    什麼時候覺得自己長大了呢?

    是不好意思開口找媽媽拿錢了?

    還是在自己稚嫩的年紀承擔了別人家小孩兒沒有的呢?

    亦或是~覺得自己很孤獨的瞬間?

    我不清楚,什麼時候就成熟了,時間真是個戲劇殺手。扼殺了我很多都沒來得及享受的,“賜予”了我還不足夠承受的!

    我想保留我不為人知僅剩的天真。

    我依舊是那個抓螃蟹滿山跑的小孩兒!

  • 6 # 涼風有信箋

    長大,一種是生理和年齡上的定義,即你年滿18週歲,第二種,是你心理上的成長,是你由稚嫩轉向成熟的過程。顯然,心理上的“長大”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長大。

    那從什麼時候你開始覺得自己長大了呢?

    1.也許是遇到事情能夠自己處理好的時候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 欣喜 悲傷或瀕臨崩潰你都能夠不動聲色 自己處理自己辨別對錯 ,冷靜處理。

    2.也許是不再和父母伸手拿錢,能夠自己獨立生活的時候

    經濟獨立,當你有不依賴於他人的決心,作為一個個體,有責任心,上進心,能養活自己,能夠照顧好自己。

    3.也許是開始能夠照顧別人的時候

    當你能照顧好自己的同時,還能去照顧到他人,照顧到他人的感受,照顧到他人的生活,這時候你不再是一個被照顧的小孩,而是一個能照顧他人的大人。

    4.也許是能為家人遮風擋雨,承擔起責任的時候

    他們說,並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但是,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當你能站在家人前面為他們遮風擋雨的時候,這個時候你已經長大了!

    因為你長大了,你要知道活著不止是為了自己。

    因為你長大了,你要知道有些事需要自己面對。

    因為你長大了,你要知道有些責任自己要承擔。

    願長大後的你,初心不忘,靈魂依舊純淨!

  • 7 # 9527有酒有故事

    畢業出來工作的時候,覺得家裡供了這麼多年,應該是自立的時候了,不再問家裡要錢,自己的工資也給點家裡,減輕家裡負擔!

  • 8 # 天碼星文史趣談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是挺哲學的一個問題。有很多名人、情感師都回答過這個問題。有的人說是有了小孩後就長大了;有的說是感覺身上有了擔子就長大了;還有的說是經歷了世界就長大了……這些回答感覺雖然有些道理,但我個人覺得都並不太準確。上面的回答感覺都是外部因素為主,而我認為一個人的心裡年齡應該是來自內部的質變。 我倒是從一個平凡人微博裡看到過一句話,覺得回答這個問題是最合適不過的:感覺世界不是自己為中心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之一。沒錯,就是這句話,“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真正從心裡接受這個事實的人可以說是長大了。“我對你這麼好,但你就是不聽我的,看我以後怎麼對你”;“我和他是這麼多年的朋友,為什麼他這些事都不第一時間來幫我,我心裡感到憤怒。”“這個事對我這麼急,為什麼你就不肯放下手裡的事來先配合我?”“我跟他們講述了這麼好的公司規劃為啥他們就是不願意無償加班,這些人真是白眼狼。”“為什麼老公和婆婆不站在我的角度考慮問題,我的命為什麼這麼苦”

    “我最近家裡這麼焦頭爛額你還拿工作中這麼雞毛蒜皮的事煩我,你還是不是人”

    以上這些情緒你佔多少個,,如果有一大半,那麼真該反省下自己是不是心理年齡偏低了,也就是說還沒長大。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就是凡事都只從自己角度出發,不承認別人的存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點:“這個世界應該要按我覺得正確的規則運轉,別人都應該遵守這個我覺得好的規則。如果你遵守我可以對你無限好,如果不遵守我們就是敵人”,是不是很像小孩子的心理呢。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在《巨嬰》中就分析過這種現象,把它們稱之為共生控制型人格。 一個長大了的人看問題不是全部從自己角度為出發點,他/她會承認別人的存在,會把自己當成芸芸眾生中渺小的一員,他會知道自己的世界別人是不會切膚感受的,別人不是為他而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不會奢望依賴身邊人來解決,而是從心裡上覺得要依靠自己來解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時候開始有了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