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德國,透過訛詐和恐嚇吞併了奧地利,侵佔了捷克斯洛伐克,試圖稱霸歐洲的野心昭然若揭,備受愚弄的英、法兩國也終於警覺了起來,但面對強悍的德國,他們試圖“禍水東引”,挑起蘇、德兩國間的戰爭,從而避免遭受戰禍。
歐洲的緊張局勢,讓蘇聯也有些坐不住了。他們一邊擴大東部邊界建立防禦德國侵略的防線,一邊展開一系列軍事外交行動爭取與英、法兩國建立軍事同盟。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原本關係緊張的蘇、德兩國卻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這是為何呢?
其實,從德國元首的大作《我的奮鬥》一書中,已經很明確地表達了德國將以入侵蘇聯來獲取更多的“生存空間”,並以此得到英、法兩國的“諒解”而擴充軍備。然而,隨著雙方的矛盾公開,蘇、德兩國反而“越走越近”,令人唏噓不已。
首先,儘管德國元首的最終目的是入侵蘇聯,但眼前的目標必須是凡爾賽戰勝國。這不僅關乎日耳曼民族的尊嚴,而且也可以實現國防軍效忠自己的保證。為了避免來自蘇聯的威脅,重蹈一戰中德軍兩線作戰的覆轍,需要與蘇聯達成暫時的妥協。
其次,蘇聯希望與英、法兩國建立軍事同盟共同防範德國,卻遭到西方國家“冰冷的”拒絕。蘇聯統帥十分清楚,雖然與西方社會在意識形態上不共戴天,但“比較務實”的德國比之更容易相處一些,與德國達成某種協議或合作是有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蘇聯已經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收復一戰期間簽訂的一系列“和平條約”而喪失的土地,以此洗刷屈辱。但蘇聯絕不會為西方國家打仗,以及英、法兩國的異想天開,讓雙方的談判理所應當地無結果。
於是,蘇、德兩國都希望得到彼此的幫助,最終不謀而合地走到一起。很快,雙方簽訂了長達10年的《互不侵犯條約》。秘密協定中,蘇聯不僅拿回一戰期間失去的土地,而且透過恢復寇松線和對波蘭的瓜分,建立了防範德國的東方防線。
而《條約》對德華人來說,避免了兩線作戰,可以放心大膽地解決英、法、波蘭等國。實際上,雙方都將這一《條約》視為權宜之計,不是為了和解,而是為了最後攤牌。果不其然,《條約》簽訂不到2年,德軍在征服歐洲後開始入侵蘇聯。
1939年9月,就在蘇、德兩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的一週,德軍入侵波蘭,二戰爆發。讓德國上下無比高興的是,征服歐洲的戰鬥極其順利,民族自尊心得到了空前滿足。隨著法國投降,德國元首又開始重溫他入侵併消滅蘇聯的舊夢。
一方面,從入侵波蘭起,德軍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輕易征服整個西歐,接連的勝利無疑提高了德國元首在國家和軍隊中的威望,就連對其不以為然的陸軍將軍們,也開始刮目相看並追隨他,對入侵蘇聯不再猶豫和反對,甚至更想早些開戰。
另一方面,如今的德國已經控制了整個西歐及2.5億人口,與蘇聯人口大致相當;而統治區的工業總量遠遠高於蘇聯,4800多個工廠為德軍提供軍需,已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製造工業,僅法國一年就生產了1300輛載重汽車和100萬發炮彈。
當然,卓有成效的“閃擊戰術”,德軍已經是運用自如、得心應手,包括德國元首在內所有的將領們都有信心在半年內打垮蘇聯,而各種物資儲備,尤其是石油足可以維持7個月的戰爭。也就是說,憑藉現有的力量,德國足夠打一場速決戰。
也正因為如此,德國軍工生產並未納入統一管理,更未充分動員,甚至在經濟方面也沒有集中領導,工人依然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而民眾的消費始終保持著高水平。說白了,德國上下對其速勝戰略具有很大的信心,根本不需要進入戰時體制。
然而,戰爭的推演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順利,地廣人稀的蘇聯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其深遠的戰略縱深,以及“以空間換時間”的做法,硬是將德軍拖入到寒冷的冬天,而“持久戰”最終將德國的戰爭儲備耗盡,撤退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總之,單從戰略戰術角度看,“閃擊戰”對戰略縱深較小的波蘭、法國等國是有效的,但德軍過分相信和誇大“閃擊戰”的作用,在軍事準備上沒有“從長計議”,甚至忽視蘇聯的地理優勢和防禦決心,是輸掉這場戰爭的根本原因,沒有之一。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1939年的德國,透過訛詐和恐嚇吞併了奧地利,侵佔了捷克斯洛伐克,試圖稱霸歐洲的野心昭然若揭,備受愚弄的英、法兩國也終於警覺了起來,但面對強悍的德國,他們試圖“禍水東引”,挑起蘇、德兩國間的戰爭,從而避免遭受戰禍。
歐洲的緊張局勢,讓蘇聯也有些坐不住了。他們一邊擴大東部邊界建立防禦德國侵略的防線,一邊展開一系列軍事外交行動爭取與英、法兩國建立軍事同盟。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原本關係緊張的蘇、德兩國卻簽署了互不侵犯條約,這是為何呢?
“短命”的《條約》。其實,從德國元首的大作《我的奮鬥》一書中,已經很明確地表達了德國將以入侵蘇聯來獲取更多的“生存空間”,並以此得到英、法兩國的“諒解”而擴充軍備。然而,隨著雙方的矛盾公開,蘇、德兩國反而“越走越近”,令人唏噓不已。
首先,儘管德國元首的最終目的是入侵蘇聯,但眼前的目標必須是凡爾賽戰勝國。這不僅關乎日耳曼民族的尊嚴,而且也可以實現國防軍效忠自己的保證。為了避免來自蘇聯的威脅,重蹈一戰中德軍兩線作戰的覆轍,需要與蘇聯達成暫時的妥協。
其次,蘇聯希望與英、法兩國建立軍事同盟共同防範德國,卻遭到西方國家“冰冷的”拒絕。蘇聯統帥十分清楚,雖然與西方社會在意識形態上不共戴天,但“比較務實”的德國比之更容易相處一些,與德國達成某種協議或合作是有可能的。
更重要的是,經過十幾年的努力,蘇聯已經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國家之一,收復一戰期間簽訂的一系列“和平條約”而喪失的土地,以此洗刷屈辱。但蘇聯絕不會為西方國家打仗,以及英、法兩國的異想天開,讓雙方的談判理所應當地無結果。
於是,蘇、德兩國都希望得到彼此的幫助,最終不謀而合地走到一起。很快,雙方簽訂了長達10年的《互不侵犯條約》。秘密協定中,蘇聯不僅拿回一戰期間失去的土地,而且透過恢復寇松線和對波蘭的瓜分,建立了防範德國的東方防線。
而《條約》對德華人來說,避免了兩線作戰,可以放心大膽地解決英、法、波蘭等國。實際上,雙方都將這一《條約》視為權宜之計,不是為了和解,而是為了最後攤牌。果不其然,《條約》簽訂不到2年,德軍在征服歐洲後開始入侵蘇聯。
此時的德國,迫切希望入侵蘇聯。1939年9月,就在蘇、德兩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的一週,德軍入侵波蘭,二戰爆發。讓德國上下無比高興的是,征服歐洲的戰鬥極其順利,民族自尊心得到了空前滿足。隨著法國投降,德國元首又開始重溫他入侵併消滅蘇聯的舊夢。
一方面,從入侵波蘭起,德軍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輕易征服整個西歐,接連的勝利無疑提高了德國元首在國家和軍隊中的威望,就連對其不以為然的陸軍將軍們,也開始刮目相看並追隨他,對入侵蘇聯不再猶豫和反對,甚至更想早些開戰。
另一方面,如今的德國已經控制了整個西歐及2.5億人口,與蘇聯人口大致相當;而統治區的工業總量遠遠高於蘇聯,4800多個工廠為德軍提供軍需,已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製造工業,僅法國一年就生產了1300輛載重汽車和100萬發炮彈。
當然,卓有成效的“閃擊戰術”,德軍已經是運用自如、得心應手,包括德國元首在內所有的將領們都有信心在半年內打垮蘇聯,而各種物資儲備,尤其是石油足可以維持7個月的戰爭。也就是說,憑藉現有的力量,德國足夠打一場速決戰。
也正因為如此,德國軍工生產並未納入統一管理,更未充分動員,甚至在經濟方面也沒有集中領導,工人依然按部就班地上、下班,而民眾的消費始終保持著高水平。說白了,德國上下對其速勝戰略具有很大的信心,根本不需要進入戰時體制。
然而,戰爭的推演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順利,地廣人稀的蘇聯雖然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其深遠的戰略縱深,以及“以空間換時間”的做法,硬是將德軍拖入到寒冷的冬天,而“持久戰”最終將德國的戰爭儲備耗盡,撤退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總之,單從戰略戰術角度看,“閃擊戰”對戰略縱深較小的波蘭、法國等國是有效的,但德軍過分相信和誇大“閃擊戰”的作用,在軍事準備上沒有“從長計議”,甚至忽視蘇聯的地理優勢和防禦決心,是輸掉這場戰爭的根本原因,沒有之一。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