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種鑑別方式。
1、性狀鑑別
完整的茯苓呈類圓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皺紋和縊縮,有時部分剝落。質堅實,破碎面顆粒狀,近邊緣淡紅色,有細小蜂窩樣孔洞,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習稱獲神塊。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以體重堅實、外皮色棕褐、皮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
2、粉末特徵
用斯氏液裝片,可見無色不規則形顆粒團塊、末端鈍圓的分技狀團塊及細長菌絲;遇水使合氯醛液粘化成膠凍狀,加熱團塊物溶化。
用5%氫氧化鉀溶液裝片,可見細長的菌絲,稍彎曲,有分枝,無色(內層菌絲),或帶棕色(外層菌絲),長短不一,直徑3-8(-16)μm,橫隔偶見。
3、理化鑑別
粉末少許加碘化鉀試液1滴,顯深紅色,如加α-萘酚及濃硫酸,顯橙紅色至淡紅色。(檢查多糖類)
取粉末0.5g加丙酮10ml,水浴溫浸10min,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顯淡紅色,後變淡褐色。(檢查麥角甾醇)
薄層色譜取粉末2g,加乙醚4ml,冷浸24h,濾過。濾液濃縮至1ml,點樣於中性氧化鋁板上,用苯-95%乙醇(9:1)上行展開,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有黃綠色及紫色兩個熒光斑點。
向左轉|向右轉
擴充套件資料:
白茯苓的妙用
有三種鑑別方式。
1、性狀鑑別
完整的茯苓呈類圓形、橢圓形、扁圓形或不規則團塊,大小不一。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皺紋和縊縮,有時部分剝落。質堅實,破碎面顆粒狀,近邊緣淡紅色,有細小蜂窩樣孔洞,內部白色,少數淡紅色。有的中間抱有松根,習稱獲神塊。氣微,味淡,嚼之粘牙。
以體重堅實、外皮色棕褐、皮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粘牙力強者為佳。
2、粉末特徵
用斯氏液裝片,可見無色不規則形顆粒團塊、末端鈍圓的分技狀團塊及細長菌絲;遇水使合氯醛液粘化成膠凍狀,加熱團塊物溶化。
用5%氫氧化鉀溶液裝片,可見細長的菌絲,稍彎曲,有分枝,無色(內層菌絲),或帶棕色(外層菌絲),長短不一,直徑3-8(-16)μm,橫隔偶見。
3、理化鑑別
粉末少許加碘化鉀試液1滴,顯深紅色,如加α-萘酚及濃硫酸,顯橙紅色至淡紅色。(檢查多糖類)
取粉末0.5g加丙酮10ml,水浴溫浸10min,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顯淡紅色,後變淡褐色。(檢查麥角甾醇)
薄層色譜取粉末2g,加乙醚4ml,冷浸24h,濾過。濾液濃縮至1ml,點樣於中性氧化鋁板上,用苯-95%乙醇(9:1)上行展開,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有黃綠色及紫色兩個熒光斑點。
向左轉|向右轉
擴充套件資料:
白茯苓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