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電影畢竟與現實是不同的,有些東西存在很多鏡頭語言和指令碼設計,影視劇作往往會誇張或壓縮軍隊的能力。
比如著名大片《拯救大兵瑞恩》裡攻擊奧馬哈的場景就與現實不一樣,真實歷史中的奧馬哈更加陡峭、狹窄,美國大兵們楞是給壓縮在分開兩半的灘塗上進退兩難,相當長的時間裡,所有的指令全部失靈,軍艦們讓德軍在崖壁上建造的假火炮嚇得不敢靠近。
奧馬哈最後破關的也不是電影裡狙擊手、衝鋒槍、步槍協同推進的步兵,而是一艘拼死抵近的驅逐艦,它冒著被炮擊和觸雷的危險衝到了300多米處對步兵進行支援,見到它沒事,又有16艘驅逐艦得令抵近炮擊,這才壓制了德軍的岸防,讓步兵得以重新組織。
但這時步兵仍然沒能開啟局面,他們忙著重新梳理指揮,運送傷兵和增援集結,倒是海軍的戰列艦也加入到支援範圍中,將德軍炸成一片火海。與此同時“遊騎兵”的敢死隊從崖壁爬上了“霍克角”,偵察發現德軍的“重炮”是假的,由此美國海軍蜂擁而上,用覆蓋射擊、攔阻射擊完全壓制了德軍,繼而搶灘部隊才衝上了奧馬哈的岸防。
當時還有一隻帶著白磷發煙彈和迫擊炮的“化學迫擊炮部隊”也跟著上了岸,他們發射了幾顆煙霧彈,隨後因為幾個指揮官中彈而停止了行動,對戰場起到的作用不大。
《拯救大兵瑞恩》所沒有描寫的是,美軍部隊在衝上諾曼底並進一步擴大戰場後,美國的陸航鬧出了不少的烏龍,因為當時配給的染色發煙手榴彈性在大風、塵霧中表現不佳,陸航又急於投彈轟炸,結果轟炸機給自己人帶來了慘痛的殺傷,這種事在“市場花園”前後都不斷髮生。
二戰之後的戰場也是如此,越南戰爭中因為協同不利造成的悲劇比比皆是,什麼燃燒彈炸自己啦、炮兵悶了自己人啦、喊支援炸彈丟自己頭上的事兒比比皆是。當年有起著名事故,美軍轟炸機因為開闢“空降場”,將巨型溫壓彈丟到了自己人頭上。官司還沒法打,因為按照一般流程,地面部隊是無法直接聯絡空軍飛行員的,他們的命令需要傳達給自己的上級部門,上級再轉給軍種高層,然後跨軍種的轉給對方軍種,繼而透過空指下達給飛行員。
在美軍80年代攻打格瑞那達時,這種指揮協同的錯誤已經鬧得幾近天下大亂,他們的海軍和空軍互相爭奪戰果,發現一個目標後,不管對方是不是正在攻擊,是不是已經攻擊完畢,自己必定上去來那麼一下,然後將功勞記在自己本子上。每次一見到目標,兩邊戰機就如同蒼蠅見到臭肉蜂擁而上,結果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地面指揮部都給炸了,死傷人數佔了整場戰爭的大頭。
不僅如此,美國各軍種都將格瑞那達作為一個爭權奪利的戰場,不斷的發揮自己的“能耐”,比如作為指揮官的海軍梅特卡夫上將就接到來自海軍審計長的這樣一條電報:“不要給陸軍的直升機加油,你是海軍!”因為美國海軍認為海軍的資產需要花掉自己的預算,那麼陸戰隊要用就得辦資產轉移的許可。
這還不算什麼,美國海、陸軍、陸戰隊經常性的因為各種火力支援問題扯皮,許多地面部隊很難等到來自別軍種的支援,要麼乾脆等來一群搶肉的“過剩支援”。遊騎兵們曾經破口大罵:“海軍甚至不願支援在他們視野範圍內的陸軍,他們的軍艦就在那,都看得見,可他們根本不支援。”
官司打上去也沒什麼用,因為按照美軍的規定,火力支援的申請需要遞交上級指揮部,然後再遞交到布拉格堡的陸軍大本營,繼而再轉給海軍。這個步驟明明用步話機就可執行,卻非要用到衛星。
“四等人”海軍陸戰隊的馬潤們在格里納達也幹過這種破事兒,他們拒絕用自己的直升機帶陸軍上戰場,因為“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不能用來運陸軍”,氣得副總指揮施瓦茨科普夫上將摔了張椅子,用官威和軍事法庭壓人才解決問題。
格瑞那達之戰是在鬧哄哄的爭端中結束的,美軍各部門為此都做了檢討,當時情態危及到被稱為是“美軍二戰後最膨脹的、最接近脫韁的時刻”,他們將白熱化的爭端全撒在了小小的格瑞那達上,打了場看似威武雄壯,實際卻醜態百出的牛刀殺雞之戰。
所以此戰後美軍做出了檢討,在1986年設立了《戈德華特-尼科爾斯國防部重構法案》,將軍隊制度進行了改革,打破了軍種間的指揮隔閡,還命令軍隊共享同一種科技體系,不準自立山頭,打仗時也必須透過統一的司令部作戰。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了,美軍連製造個戰鬥機都要求統一制式,一架F35戰機硬是掰出空軍版、陸戰隊版、海軍版三個型號。
在戰場上也有了專門的地面指令員“TACP”和“CCT”、“JTAC”,他們混雜在士兵中,負責對接空軍、海軍的戰機,並引導地面轟炸。
現代由於資訊化技術的發展,美軍的C4I系統透過整合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等模組,讓部隊的協同能力更上一個臺階,前線精銳部隊資訊化單位已經下放到了單兵,他們可以透過GPS和資料鏈網路,快速的實時通報各自的資訊,然後由指揮部直接進行調配,讓戰爭變得猶如“紅警”的遊戲般直觀。
這種變化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極為顯著,伊軍士兵驚恐的發現美軍的報復炮火極為迅速,往往他們在某個建築物裡開了幾槍,還沒喘幾口氣美軍的炮火就來了。而正常情況,下一個班排級單位是無法如此迅速的與炮火協同的,是否需要炮火得上報要求,上級連、營覺得需要才給,很有可能上級指揮當即就給你否了,下個強攻或增援的命令,實在拿不下,連、營搞不掂了,才會繼續上報,以此類推,想用炮還得看各級單位有多少炮,有沒有空,能不能用。
不過呢,也不必神話美軍,伊拉克戰爭被美軍當做“樣板戲”,實際許多東西比電影都誇張,比如那些40秒能到的火炮支援,完全是美軍又一次“牛刀殺雞”的結果,打伊拉克可以,打阿富汗也可以,讓他對俄羅斯看看?
實際上,伊拉克之戰這麼打了沒幾回,美軍就因為彈藥問題中場歇息了老長時間,後期戰況一激烈,動輒就發生“地面人員喊支援,指揮部沒炮沒飛機沒導彈”的事件。這並非支援們不努力,如“野鼬鼠”中隊的飛行員都在回憶錄中表示:“俺飛了8小時,彈盡糧絕,水都沒喝一口哇!”
這種情況在阿富汗戰爭中也相當普遍,電影中美軍士兵們拿個小電話一喊就來的空中支援,現實中卻往往要等上30-40分鐘,甚至更久,戰爭只要一拉長,這種支援就從5分鐘蹭蹭蹭往上漲,最後乾脆是叫到就如同中彩票一樣,別說A-10攻擊機能不能來,叫個M777幫噴兩下都謝天謝地!
所以我們在有些美軍留下的“戰場影像”裡也看到了,他們連敵人都不觀察,只會拼命往外亂噴火力,為的不就是個拖時間麼?火力支援的“冷卻時間”沒到,誰願意出去送死?
不一樣,電影畢竟與現實是不同的,有些東西存在很多鏡頭語言和指令碼設計,影視劇作往往會誇張或壓縮軍隊的能力。
比如著名大片《拯救大兵瑞恩》裡攻擊奧馬哈的場景就與現實不一樣,真實歷史中的奧馬哈更加陡峭、狹窄,美國大兵們楞是給壓縮在分開兩半的灘塗上進退兩難,相當長的時間裡,所有的指令全部失靈,軍艦們讓德軍在崖壁上建造的假火炮嚇得不敢靠近。
奧馬哈最後破關的也不是電影裡狙擊手、衝鋒槍、步槍協同推進的步兵,而是一艘拼死抵近的驅逐艦,它冒著被炮擊和觸雷的危險衝到了300多米處對步兵進行支援,見到它沒事,又有16艘驅逐艦得令抵近炮擊,這才壓制了德軍的岸防,讓步兵得以重新組織。
但這時步兵仍然沒能開啟局面,他們忙著重新梳理指揮,運送傷兵和增援集結,倒是海軍的戰列艦也加入到支援範圍中,將德軍炸成一片火海。與此同時“遊騎兵”的敢死隊從崖壁爬上了“霍克角”,偵察發現德軍的“重炮”是假的,由此美國海軍蜂擁而上,用覆蓋射擊、攔阻射擊完全壓制了德軍,繼而搶灘部隊才衝上了奧馬哈的岸防。
當時還有一隻帶著白磷發煙彈和迫擊炮的“化學迫擊炮部隊”也跟著上了岸,他們發射了幾顆煙霧彈,隨後因為幾個指揮官中彈而停止了行動,對戰場起到的作用不大。
《拯救大兵瑞恩》所沒有描寫的是,美軍部隊在衝上諾曼底並進一步擴大戰場後,美國的陸航鬧出了不少的烏龍,因為當時配給的染色發煙手榴彈性在大風、塵霧中表現不佳,陸航又急於投彈轟炸,結果轟炸機給自己人帶來了慘痛的殺傷,這種事在“市場花園”前後都不斷髮生。
二戰之後的戰場也是如此,越南戰爭中因為協同不利造成的悲劇比比皆是,什麼燃燒彈炸自己啦、炮兵悶了自己人啦、喊支援炸彈丟自己頭上的事兒比比皆是。當年有起著名事故,美軍轟炸機因為開闢“空降場”,將巨型溫壓彈丟到了自己人頭上。官司還沒法打,因為按照一般流程,地面部隊是無法直接聯絡空軍飛行員的,他們的命令需要傳達給自己的上級部門,上級再轉給軍種高層,然後跨軍種的轉給對方軍種,繼而透過空指下達給飛行員。
在美軍80年代攻打格瑞那達時,這種指揮協同的錯誤已經鬧得幾近天下大亂,他們的海軍和空軍互相爭奪戰果,發現一個目標後,不管對方是不是正在攻擊,是不是已經攻擊完畢,自己必定上去來那麼一下,然後將功勞記在自己本子上。每次一見到目標,兩邊戰機就如同蒼蠅見到臭肉蜂擁而上,結果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地面指揮部都給炸了,死傷人數佔了整場戰爭的大頭。
不僅如此,美國各軍種都將格瑞那達作為一個爭權奪利的戰場,不斷的發揮自己的“能耐”,比如作為指揮官的海軍梅特卡夫上將就接到來自海軍審計長的這樣一條電報:“不要給陸軍的直升機加油,你是海軍!”因為美國海軍認為海軍的資產需要花掉自己的預算,那麼陸戰隊要用就得辦資產轉移的許可。
這還不算什麼,美國海、陸軍、陸戰隊經常性的因為各種火力支援問題扯皮,許多地面部隊很難等到來自別軍種的支援,要麼乾脆等來一群搶肉的“過剩支援”。遊騎兵們曾經破口大罵:“海軍甚至不願支援在他們視野範圍內的陸軍,他們的軍艦就在那,都看得見,可他們根本不支援。”
官司打上去也沒什麼用,因為按照美軍的規定,火力支援的申請需要遞交上級指揮部,然後再遞交到布拉格堡的陸軍大本營,繼而再轉給海軍。這個步驟明明用步話機就可執行,卻非要用到衛星。
“四等人”海軍陸戰隊的馬潤們在格里納達也幹過這種破事兒,他們拒絕用自己的直升機帶陸軍上戰場,因為“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不能用來運陸軍”,氣得副總指揮施瓦茨科普夫上將摔了張椅子,用官威和軍事法庭壓人才解決問題。
格瑞那達之戰是在鬧哄哄的爭端中結束的,美軍各部門為此都做了檢討,當時情態危及到被稱為是“美軍二戰後最膨脹的、最接近脫韁的時刻”,他們將白熱化的爭端全撒在了小小的格瑞那達上,打了場看似威武雄壯,實際卻醜態百出的牛刀殺雞之戰。
所以此戰後美軍做出了檢討,在1986年設立了《戈德華特-尼科爾斯國防部重構法案》,將軍隊制度進行了改革,打破了軍種間的指揮隔閡,還命令軍隊共享同一種科技體系,不準自立山頭,打仗時也必須透過統一的司令部作戰。
所以今天我們看到了,美軍連製造個戰鬥機都要求統一制式,一架F35戰機硬是掰出空軍版、陸戰隊版、海軍版三個型號。
在戰場上也有了專門的地面指令員“TACP”和“CCT”、“JTAC”,他們混雜在士兵中,負責對接空軍、海軍的戰機,並引導地面轟炸。
現代由於資訊化技術的發展,美軍的C4I系統透過整合指揮,控制,通訊,計算機等模組,讓部隊的協同能力更上一個臺階,前線精銳部隊資訊化單位已經下放到了單兵,他們可以透過GPS和資料鏈網路,快速的實時通報各自的資訊,然後由指揮部直接進行調配,讓戰爭變得猶如“紅警”的遊戲般直觀。
這種變化在第二次海灣戰爭中極為顯著,伊軍士兵驚恐的發現美軍的報復炮火極為迅速,往往他們在某個建築物裡開了幾槍,還沒喘幾口氣美軍的炮火就來了。而正常情況,下一個班排級單位是無法如此迅速的與炮火協同的,是否需要炮火得上報要求,上級連、營覺得需要才給,很有可能上級指揮當即就給你否了,下個強攻或增援的命令,實在拿不下,連、營搞不掂了,才會繼續上報,以此類推,想用炮還得看各級單位有多少炮,有沒有空,能不能用。
不過呢,也不必神話美軍,伊拉克戰爭被美軍當做“樣板戲”,實際許多東西比電影都誇張,比如那些40秒能到的火炮支援,完全是美軍又一次“牛刀殺雞”的結果,打伊拉克可以,打阿富汗也可以,讓他對俄羅斯看看?
實際上,伊拉克之戰這麼打了沒幾回,美軍就因為彈藥問題中場歇息了老長時間,後期戰況一激烈,動輒就發生“地面人員喊支援,指揮部沒炮沒飛機沒導彈”的事件。這並非支援們不努力,如“野鼬鼠”中隊的飛行員都在回憶錄中表示:“俺飛了8小時,彈盡糧絕,水都沒喝一口哇!”
這種情況在阿富汗戰爭中也相當普遍,電影中美軍士兵們拿個小電話一喊就來的空中支援,現實中卻往往要等上30-40分鐘,甚至更久,戰爭只要一拉長,這種支援就從5分鐘蹭蹭蹭往上漲,最後乾脆是叫到就如同中彩票一樣,別說A-10攻擊機能不能來,叫個M777幫噴兩下都謝天謝地!
所以我們在有些美軍留下的“戰場影像”裡也看到了,他們連敵人都不觀察,只會拼命往外亂噴火力,為的不就是個拖時間麼?火力支援的“冷卻時間”沒到,誰願意出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