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9望月

    什麼叫取消?怎麼個取消法?樓梯電梯公共通道是事實存在的東西,你取消什麼?你要付出的錢是開發商的成本和利潤,成本是死的,利潤看開發商心情,開發商要是高興白送你房子都可以。你要搞清楚,公攤面積是怎麼回事,那面積是你的,是你所有,也是你在用,但你要拿出來和別人湊份子一起用,如果你是獨棟,不存在共用,但你是多層是高層,單獨給你建樓梯電梯和通道你承擔得起成本嗎?很多人承擔不起,所以政府規定了,你們每個人出一點一起用,大家一起出資一起用,這就是互惠互利,這就是公攤的意義。你說的取消,更大可能是說的按套內面積計費,可這真的公平嗎?同樣套內100,戶型一樣,層數一樣,戶數一樣,你家1個電梯公攤10,我家6部電梯公攤120,物業費取暖費成本利潤固定假設總額330,本來按建築面積我家承擔220你家110單價1,你口口聲聲公攤面積沒給你供暖,現在要求按套內,現在我們都交165單價1.65,你滿意了?從國家角度社會層面這公平嗎?

  • 2 # SRS123Oh宋潤身

    凡是買過房的人都知道有公攤一說,開發商是怎麼解釋公攤的,他們說在一個小區的所有共用的部分面積,指走廊過道,樓梯電梯裝置間以及一層的空架層,所有這些面積是要分攤到業主的房屋面積裡邊的,普通高層公攤面積達到20%以上,但這個公攤面積是不明確的,多3個點2個點是看不出來的,買過房的人都知道,你丈量過公攤面積嗎?你計算過公攤面積分攤到每戶是多少的準確數字嗎?從我感受是模糊不清的,從來沒有一個確切數字的,但我聽說過一個事,一小區業主入住後,開發商說讓業主再掏1一3平米的房款,理由是實際面積大了,公攤到每戶的面積有誤差,業主不服自已找來丈量公司,結果比開發商丈量的小了,業主開發商為此爭執不下,結果最後還是以開發商數字為準,以業主補交房款結束了爭執,理由是開發商以長期合作丈量面積公司的結論為準,(加倍付費給這個公司),其他丈量公司的結論不算。再加上開發商動搖了部分業主,業主心不齊而失敗告終,扯遠了,購房消費明明白白,使用面積計價清清楚楚,總體看樓房公攤不得人心,取消公攤勢在必行,將會得到所有購房者的支援和點贊!

  • 3 # 寒舍灬貴府

    首先,用比較正式的說法為大家講解下何為“公攤面積”:

    第一: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裝置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等;

    第二:樓宇(套)與公共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截止目前,公攤面積仍未正式取消,但廣大網友已經炒的沸沸揚揚。當取消公攤面積正式落實下來,想必大家一定會問之前買的帶有公攤面積的房子是否會給與相應補償?以個人觀點來看補償公攤面積的房款不太現實。

    第一:不談金錢方面,光是人工以及時間方面多數開發商是不會為了大口的往外吐錢而投入大量的人工以及時間,除非有強制措施。

    第二:從住戶方面看,比如A從開發商買的一手房,而後轉手買給B。當取消公攤面積後,可能是B找A賠償公攤面積部分的房款,而A可能會再找開發商補償,也可能是對B置之不理讓B直接找開發商獲取補償。從而形成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除了補償問題,相信大家也在談論以實際面積銷售房產在價格方面會不會有所變動?

    大膽設想下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第一,二手房:曾今按建築面積購買的房子面積為100平米,單價2萬,公攤20%,套內面積為80平米。當取消公攤後,則按照80平米出售,那麼單價還能為2萬嗎?你是房東願意嗎?必然的,單價肯定會把那公攤的20%加進去,否則……(內容過於血腥不宜展示)

    第二,一手房:開發商在與測量單位核定出來的公攤面積就一定準確嗎?交房後你能實際的測量出準確的公攤面積嗎?當取消公攤面積後對於購買一手房的群體來說是不是會更划算?舉個例子,比如一套一手房單價為13000/平米,實際公攤為15平米,如果多加5個平方,變為20平米。小區總戶數為1000套,這樣開發商則多賺了:5*13000*1000=65,000,000元。

    而取消了公攤面積一些人肯定覺得去買一手房更好,我認為不一定。畢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曾經限制了備案價過後,環滬一些城市的車位可以賣到30萬甚至30萬朝上。畢竟你是身單力薄的買家。俗話說的沒錯,只有買錯的,沒有賣錯的。

    不知會不會有人和我一樣會因為取消公攤面積而想起房產稅。

  • 4 # 神評論doge

    《公攤面積取消,住宅按套內使用面積算,對房價和生活有什麼影響?》

    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佈的《住宅專案規範(徵求意見稿)》中提出,“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

    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檔案中明確提出房屋應由套內面積來進行交易。房地產交易將正式告別“公攤面積”,多年來那飽受吐槽“買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的現象有望終結。

    在此之前,國內房地產的相關法律規定沒有對房地產交易中應該使用套內面積還是建築面積(套內+公攤)。只有重慶在2002年,以地方法規的方式規定產地產交易必須使用套內面積。

    這也使得重慶網友在多年來對此一直讚賞有加。在談論買房問題時,重慶網友都會說,我們重慶買房面積都是套內面積。惹得其他省市的網友好生羨慕,再加上重慶妹子的名氣,如果不是那冬冷夏熱的氣候,很多網友都打算打包行李買去重慶的車票了。

    那麼,房地產交易以套內面積計算,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呢?又會給房價帶來什麼影響呢?

    按面積收費的專案受影響

    一些以建築面積來計算收費的專案,有望降低費用,包括物業費、供暖費。(這個具體還是要看當地物業費和供暖費的計價方式。)

    還有以後可能會出臺的房產稅,也可能只根據套內面積來計算。

    房地產交易更加透明

    其次,以套內面積來進行房地產交易,對買家來說,交易更加透明省心。就像現在,依然還有不少人群在買房時,被套內面積、公攤面積、建築面積等名詞搞得雲裡霧裡,在買房交錢的時候以為自己買的是100平米的大房子,結果買到手之後才發現只有70平米的使用面積,導致花錢花得不開心。

    對房價帶來的影響

    比如國內現在都在抑制房地產投機,限制房地產單價。假設一套房子套內面積70平米,公攤面積30平米,賣價140萬。如果以套內面積交易,那麼這套房子的均價就是每平米20000元;如果以建築面積交易,那麼均價就是每平米14000元。

    所以,即使房地產調控限單價,房地產開發企業也可以透過做大公攤面積的形式,來降低房子的單價,以符合政策管控要求。而當地政府也樂於用這種形式,來讓當地的房價資料保持在一個相對的低價位。

    而一旦使用套內面積交易,那麼房價中公攤面積的水分就會被擠幹,那麼真實的套內面積房價資料就會展示在眾人面前。這種方式對於調控房價的目標是有好處的。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怕帶裝修出售的房子會越來越多吧……而且到時候,可能還會有更多其他的應對方式。

    對建築設計帶來的影響

    如果使用套內面積計價,也就意味著公攤面積不值錢了。那麼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是否在建築設計上,會盡量地減少公攤使用部分?比如樓梯、樓道等變窄了。

    當然,目前公佈的只是徵求意見稿,最後是否能實施還是個未知數,而且所需的時間也很漫長,最後能達成的效果也同樣是未知數。後續如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8後置指紋版引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