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bnnjhg

    【釋義】古時以十里方圓為一成,以500名士兵為一旅。比喻力量雖小卻有所建樹。【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哀公元年》。魯哀公元年,吳王夫差率兵攻打越國替父報仇,最後越王勾踐帶領他的5000名殘兵敗將逃到會稽山上,越國大臣范蠡建議越王勾踐向吳王求和。勾踐便派大臣文種到吳王營裡去求和。夫差打算同意,可吳國大夫伍子胥堅決不肯。他告誡夫差說:“古語說得好,‘建樹德行最好是不斷培植,去掉毒害最好是消除乾淨’。”接著,他就給夫差講了夏朝時候的一個故事。夏朝的時候,過氏部落首領澆殺了斟灌,殺了夏朝的後相,後相的妻子後緡逃走了。後來生下一個兒子,名叫少康。少康逃到有虞部落裡,做了官。酋長還把兩個女兒嫁給少康為妻,把綸邑交給他掌管。綸邑雖然地方不大,只有十里見方,人口也只有500,也就是所謂的一成一旅。但少康到那裡以後,廣施恩德,安撫下屬,積極訓練軍隊,當時機成熟後,就率兵攻打過國、戈國,滅了它們,恢復了夏朝的天下。這就是“少康中興”的故事。“如今的吳國不如當時的過國,而越國卻超過了少康的綸邑。假如將來上天讓越國強大起來,對吳國將是極大的威脅。我們如果不乘勝消滅勾踐,將後患無窮啊!”可是夫差被勝利弄得目空一切,根本聽不進伍子胥的意見,還是同意了越國的求和要求。伍子胥失望地對大臣們說:“唉!越國用10年生息繁衍,再用10年教育訓練,20年後一定會來報仇的。”正如伍子胥所料,勾踐臥薪嚐膽,勵精圖治,越國真的強大起來。20年之後,勾踐率兵打敗了吳國,並且不允許吳王投降,最終,吳王在悔恨中自殺身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杜甫的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