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風微涼南巷靜待

    謝肇浙《五雜俎》中對“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容作了記述:“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簡、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種都是兵器的名稱,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術”。

      《水滸傳》寫到的十八樣是:矛、錘、弓、弩、銃、鞭、鐧、劍、鏈、撾、斧、鉞、戈、戟、牌、棒、槍、扒。

    還有謂十八般武藝是指九長九短:九長是槍、戟、棍、鉞、叉、釒黨、鉤、槊、環;九短是刀、劍、拐、斧、鞭、鐧、錘、杵。

    “十八般兵器”之稱是從“十八般武藝”一詞演化而來。“十八般武藝”始見於南宋華嶽編的兵書《翠微北征錄》,華嶽曾中過武狀元。此書編成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他在書中自稱“臣聞”,可見“十八般武藝”的說法實際上還要早。可惜宋代的兵書多毀於兵燹,今傳者寥寥無幾,“十八般武藝”的原始出處和內涵今天已無從查考。

    “十八般武器”可以分成六大類:

    (一)拋射兵器:弓、弩、箭、矢、銃

    (二)長兵器:戈、矛、槍、棍、棒、撾、殳、杵、杆、杖、鈀、把頭、鏟、斧、鉞、戟、槊、叉、钂、鉤、大刀、朳、大鐮。

    (三)短兵器:劍、刀、鞭、金間、鉤、鐮、錘、鏈、尺、拐、哨子棍、環(圈)、輪。

    (四)軟兵器:流星、綿繩套索。

    (五)奇門兵刃:三尖兩刃刀、橛、點穴針、扭子、匕首、鴛鴦鉞、三節棍、盾牌、判官筆、狀元筆、陰陽銳、鐵尺。

    (六)暗器:飛劍、飛刀、飛鏢、鏢刀、梅花針、飛針、飛刺、飛鉈、飛抓、飛鐃、梅花袖箭、袖筒箭、摔手箭、花裝弩、踏弩、袖弩、袖圈、袖蛋、彈弓、飛蝗石、鐵蓮花、鐵鴛鴦、如意珠、流星錘、鐵拳、龍鬚鉤、繩鏢、羅漢錢、噴筒、龍吒、梅吒、血滴子。

      兵器的形制不一,適用物件也有所區別,武俠小說中柔和嬌弱的女性、溫文爾雅的書生,通常使用輕便靈活、優雅高華的“劍”;身材魁梧、性格粗豪的大漢,則不是用威風凜凜的“刀”,就是厚重沉猛的“狼牙棒”、“降魔杵”之類,就顯示了這個道理。擅於描摹人物的作家,往往將人與武器作緊密的結合,使得武器變成人物性格的延伸,如金庸《神鵰俠侶》中的絕情谷主公孫止,同時使用刀與劍,而偏偏以刀為劍、以劍當刀,充分顯示了他心機深沉、陰險狡詐的個性;而古龍《大旗英雄傳》中的鐵中棠,以“雲家旗”為武器,雲旗蕭蕭的壯烈之氣,也與他正氣凜然的形象配合無間———都是很成功的例子。在中國傳統的小說中,兵器甚至成為人物的象徵,青龍偃月刀就是關羽,方天畫戟就是呂布,金箍棒就是孫悟空,就是家喻戶曉的例子。

      兵器與武功的施展招數也有關鍵性影想,歷代聞名的招式,有些就是從兵器中衍生而來的。中國傳統的“過年”,有貼年畫的習俗,往往在大門上貼著“門神”,這兩位“門神”,是唐朝的名將秦瓊(白麵執金間)與尉遲恭(黑臉持鞭),秦瓊以“金間”為武器,最著名的一招稱為“殺手金間”,現在已成為流行的詞語了。此外,如楊家將的“回馬槍”、關羽的“拖刀”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知道“十八般武器”詞語的人很多,但知道其中細目的人則寥寥可數,更別提明瞭各武器的形制、功能、源流與相關的趣事了;在這個單元,我們將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向各位朋友作簡要的介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妖精的尾巴魔導士技能介紹魔導士被動技能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