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速速影片

    賈寶玉是《紅樓夢》是中的第一主人公,是曹雪芹滿懷理想和激情,傾其心血和財力創造的藝術形象,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全新的不朽典型。他“聰明靈秀”但無意於對貴族家庭之身揚名,他追求平等自由,尊重他人的個性,熱愛女性,對她們充滿了博愛之情。對賈寶玉的性格特點分析,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來看:一、追求平等和自由,尊重個性。賈寶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動。在他心裡,人只有真假、善惡、美醜的劃分。他憎惡和蔑視世俗男性,親近和尊重處於被壓迫地位的女性。他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與此相連,他憎惡自己出身的家庭,愛慕和親近那些與他品性相近、氣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賤的人物。這實質上就是對於自己出身的貴族階級的否定。他只企求過隨心所欲、聽其自然,亦即在大觀園女兒國中鬥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時若果有造化,趁著你們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屍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去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託生為人,這就是我死的得時了。”賈寶玉受時代的侷限,找不到現實生活的出路,他要擺脫貴族社會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貴族階級。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劇性的嚴重矛盾。他的理想無疑是對封建主義生活的否定,卻又十分朦朧,帶著濃厚的傷感主義和虛無主義。賈寶玉對個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現在愛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聽從父母之命,取決於家庭的利益。可是賈寶玉一心追求真摯的思想情誼,毫不顧忌家族的利益。他愛林黛玉,因為林黛玉的身世處境和內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蘊了生活環境裡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動、使他親愛的客觀與主觀的特徵。他和林黛玉的相愛,是以含有深刻社會內容的思想感情為基礎的。反之,這種愛情與封建主義的矛盾,又成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點和弱點,日益發展他進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援力量和推動力量。這個以叛逆思想為核心的愛情,遭到封建勢力的日益嚴酷的壓迫。按高鶚的續寫,林黛玉將淚盡而逝,賈寶玉將在她去世之時與薛寶釵結婚。薛寶釵的性格和婚後的生活使他徹底絕望,他終於棄家出走,回到渺茫的虛無之中。二、熱愛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對女性有博愛之心。《紅樓夢》反覆寫了賈寶玉熱愛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對女性有博愛之心這些特徵,有時還用神話(如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故事,“太虛幻境”的描寫)和誇張的筆墨(如“抓周”試志,對劉姥姥信口開河信以為真)渲染強調這一特徵。他還沒有出場之前,別人就介紹了他七八歲時說的孩子話:“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骨肉。”後來書中又寫他這樣的想法:“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他對許多少女都多情。不但對於活人,連畫上的美人也伯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他既然對許多少女都多情,就不能不發生苦惱。有一次,當林黛玉和史湘雲都對他不滿的時候,他就不能不“越想越無趣”——“目下不過兩個人,尚未應酬妥協,將來又欲何為?”又一次,當晴文要和襲人吵鬧的時候,他就傷心地說:“叫我怎麼樣才好呢?把這個心使碎了,也沒有人知道。”雖然透過“齡官畫薔”一事,“自此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不可能死時得到所有女孩子的眼淚,但他喜歡在女孩子身上用心的痴性並沒有改變。這就是魯迅所概括的:“愛博而心勞”。也如警幻仙子所說的“意淫”。這樣概括和形容賈寶玉的性格特性,不單因為賈寶玉生長在少女群中,多所眷愛,而且他的愛並非只是男女之愛,而是更廣泛意義上的對周圍不幸者的愛。所謂“愛博”或雲“博大的愛”似應包含兩層意思:其一,這種愛是廣義的,包括親近、愛戀、體貼、尊重、同情等;因此其二:這愛所及的對像也就是比較廣泛的。不限於黛、釵、湘,也包括晴、襲、紫鵑、鴛鴦、平兒、香菱和其他一些小丫頭,等等。惟其“博愛”,所以“心勞”。設想賈寶玉心目中僅有一黛玉,他哪裡至於如此勞碌!為人擔憂,代人受過,替丫頭充役,這類事在賈寶玉的“行狀”中簡直多不勝舉,俯拾即是。三、思想叛逆。賈寶玉否定封建主義社會秩序,但思想上並沒有達到否定君權和族權亦即封建主義統治權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發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傾向著被壓迫者並且支援他們;他堅持著與林黛玉的愛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實這一切,都是憑藉封建勢力給予他的特權而產生的,他還不可能否定封建主義的統治。他所深惡痛絕的,正是他所仰賴的;他所反對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無法與封建主義統治徹底決裂,又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民主主義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最後只能到虛無縹緲的超現實世界中去。賈寶玉背叛了“男人應該事業有成”的性別角色意識儒家文化觀念下的理想男人應該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賈寶玉是被其所屬家庭寄予厚望的一個人物,賈政等人對寶玉的期望,自然是“深精舉業”,平步青雲,光宗耀祖。然而,賈寶玉一生鄙棄功名利祿,最恨所謂“仕途經濟”。這種“不思進取”,是與傳統社會性別角色對男人的要求背道而馳的。在賈寶玉那裡,與功名相對的,是“風月詩酒”,他沉浸其中而自得其樂。第五回寫寶玉跟著秦氏找午睡之處,先進上房,見掛著一幅畫和一副對聯,畫為《燃藜圖》,畫的是劉向勤學苦讀,而對聯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寶玉忙說:“快出去,快出去!”對功名厭惡到這種地步。誰若勸他走經濟之途,他就斥之為“混帳話”,亦可見其性情。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說充分描寫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環境和他的具體境遇的各方面特點,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長的主客觀原因。一方面,以男子為中心的貴族社會是那樣虛偽、醜惡和腐朽無能,使他因自己生為男人而感到終身遺憾:另一方面,少女們的純潔美好又使他覺得只有和她們在一起才稱心愜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讀《四書》、《五經》,但家塾的內容和風氣是那樣的腐朽敗壞,那些循著這個教育路線培養的老爺少爺們是那樣的庸陋可憎,他對於封建教從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觸做官的父親,畏之如虎,敬而遠之。家裡從小把他交給一群奶孃丫環。那些圍繞著他,各以一顆純真的心對待他的丫環,才是他的啟蒙老師。丫環們的深摯純潔、自由不羈的品格感染著他,她們由於社會地位所遭到的種種不幸也啟發著他。在賈寶玉的生活裡,她們和那些世俗男性為主幹的居於中心統治地位的勢力,在每一點上都形成鮮明的對照:聰明和愚蠢,純真和腐朽,潔淨和汙濁,天真和虛偽,善良和邪惡,美好和醜陋。賈寶玉在這樣的環境裡,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愛情傾向。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已經明白曹雪芹用他的高度的想像力所創造的石頭故事的深刻寓意,以及那個通靈寶玉究竟實質是什麼。原來問題的核心是:賈寶玉處於榮國府繼承人的地位;他的“聰俊靈秀”的天賦,使這個貴族家庭對他寄於特別高特別殷切的希酬要求;賈寶玉不願走封建家庭給他規定的人生道路,但又對自己“一技無成”,“半生潦倒”感到悔恨;他是富貴閒人,希望在自由自在,任性逍遙,但有“愛博而心撈”“無事忙”就像警幻仙姑所說的:“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他不僅絲毫無意於立身揚名、治家經國,而且他對那個家、國已經徹底絕望,並走上背叛的道路。“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這個人物就是處在這樣糾纏不解的矛盾痛苦中。所謂頑石幻化通靈寶玉,無非就是對於這種糾纏不解的矛盾的解釋。這就是說:賈寶玉的本質,對於封建貴族家庭來說,本來只是無用的頑石;而他的地位和天賦,卻又使他在貴族家長心目中是“寶玉”。真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找些加拿大的地理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