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回答,不太好回答。主要是看老款還是新款。
老款的A4L不容否認,是當時這個級別毫無懸念的霸主,對待寶馬3或者賓士C,沒有任何壓力。那時候,大概是6年前吧,很多年輕人夢想的第一臺車都是奧迪A4L,BBA在30萬這個價位,除了奧迪A4L其他的壓根不會考慮太多。A4L單月的銷量基本碾壓寶馬3+賓士C,而且是持續碾壓。
路上最為顯眼的也是它,超亮的尾燈亮瞎了無數等紅綠燈的司機,俊郎的外形,霸氣而不張揚,鐮刀型的大燈在當時也算是顯眼配置。那時候的A4L配置不算太高(可能30萬的落地連個後排出風口都沒),各方面非常均衡(動力、空間、油耗水平),那時候的寶馬賓士還是非常張揚的存在,至少在這個價位上,寶馬3給人感覺不討喜,賓士C給人感覺太高調。A4L成了很多人認可度非常高的一款車,這裡的認可度是對著同級別的寶馬3和賓士C來說的。
新款的奧迪A4L對比老款的確是改變了很多,也進步了很多,銷量相對於老款也非常成功。不過此時的銷量已經沒法再碾壓同級別的對手了。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我承認你很優秀,但是我也很優秀。面對賓士和寶馬的強勢衝擊,A4L早已經跌下了早期的神壇。
新款的A4L更具有稜角,更具有個性,好處自然有的,那就是迎合很多年輕人的喜好。不過個人感覺,不必要這麼對外觀過於苛刻,更應該加強對內飾、對配置的提升(比如丐版依舊沒有後排出風口,織物座椅,沒有後排杯架,音響十分不盡人意)。其實,包括新款的Q7、Q5L,目前剛出來的A6L,對於設計上來說,都是外觀比較激進,內飾,配置比較平常,咋一看非常不錯,仔細品味,覺得又有點不足。
時代變了,屬於以前A4L的榮光可能不會再持續多久,對手的趕超,經濟的發展,人們出行方式的改變,就決定了,凡是沒有跟上潮流的車型,凡是不能理解消費者意圖的車型,凡是沒有相對優勢的車型,總歸會被消費者遺棄。這點上,說A4L,可能太悲觀了。但是,在這個圈子裡,未來該怎麼樣,誰都不知道。
我真心希望,A4L能夠一如既往帶給消費者均衡的體驗,增強自己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實惠,給汽車行業帶來新的標杆。我也希望,同級別的寶馬3繼續保持優勢,在這個級別銷量再創輝煌;希望賓士C能夠像凱迪拉克這樣,加大優惠,讓消費者得到實惠。
09奧迪a4l車型個人認為車子的品牌知名度還有保值性保值性方面不錯,缺點是車子的維修保養成本偏高,發動機有可能出現燒機油問題。
這個回答,不太好回答。主要是看老款還是新款。
老款的A4L不容否認,是當時這個級別毫無懸念的霸主,對待寶馬3或者賓士C,沒有任何壓力。那時候,大概是6年前吧,很多年輕人夢想的第一臺車都是奧迪A4L,BBA在30萬這個價位,除了奧迪A4L其他的壓根不會考慮太多。A4L單月的銷量基本碾壓寶馬3+賓士C,而且是持續碾壓。
路上最為顯眼的也是它,超亮的尾燈亮瞎了無數等紅綠燈的司機,俊郎的外形,霸氣而不張揚,鐮刀型的大燈在當時也算是顯眼配置。那時候的A4L配置不算太高(可能30萬的落地連個後排出風口都沒),各方面非常均衡(動力、空間、油耗水平),那時候的寶馬賓士還是非常張揚的存在,至少在這個價位上,寶馬3給人感覺不討喜,賓士C給人感覺太高調。A4L成了很多人認可度非常高的一款車,這裡的認可度是對著同級別的寶馬3和賓士C來說的。
新款的奧迪A4L對比老款的確是改變了很多,也進步了很多,銷量相對於老款也非常成功。不過此時的銷量已經沒法再碾壓同級別的對手了。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我承認你很優秀,但是我也很優秀。面對賓士和寶馬的強勢衝擊,A4L早已經跌下了早期的神壇。
新款的A4L更具有稜角,更具有個性,好處自然有的,那就是迎合很多年輕人的喜好。不過個人感覺,不必要這麼對外觀過於苛刻,更應該加強對內飾、對配置的提升(比如丐版依舊沒有後排出風口,織物座椅,沒有後排杯架,音響十分不盡人意)。其實,包括新款的Q7、Q5L,目前剛出來的A6L,對於設計上來說,都是外觀比較激進,內飾,配置比較平常,咋一看非常不錯,仔細品味,覺得又有點不足。
時代變了,屬於以前A4L的榮光可能不會再持續多久,對手的趕超,經濟的發展,人們出行方式的改變,就決定了,凡是沒有跟上潮流的車型,凡是不能理解消費者意圖的車型,凡是沒有相對優勢的車型,總歸會被消費者遺棄。這點上,說A4L,可能太悲觀了。但是,在這個圈子裡,未來該怎麼樣,誰都不知道。
我真心希望,A4L能夠一如既往帶給消費者均衡的體驗,增強自己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給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實惠,給汽車行業帶來新的標杆。我也希望,同級別的寶馬3繼續保持優勢,在這個級別銷量再創輝煌;希望賓士C能夠像凱迪拉克這樣,加大優惠,讓消費者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