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方大狂俠
-
2 # 澳古說歷史
這個時期應該是發生在戰國時期的吳國,在當時吳國的君主名叫“闔閭”,他有個女兒在名叫勝玉,有一天闔閭和夫人以及勝玉公主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期間上了一道蒸魚,由於闔閭喜歡吃魚,所以就將一整條都拿去吃了,可是吃到一半,也不知道為什麼,闔閭就將沒有吃完另外一半魚直接就夾到勝玉公主的碗裡了,這下可好,勝玉公主很生氣的說道“王食魚辱我,不願久生”,意思就是說父王你居然拿半條魚來羞辱我,我不想活了,剛開始闔閭以為女兒是在開玩笑的,所以也沒在乎,可是誰知道勝玉真的拿出一把短劍,當場自刎而死。
史書上關於這件事情可是說是虎頭蛇尾的,沒有什麼的詳細記載,就記載一段話“吳王有女勝玉,因謀伐楚,與夫人及女會蒸魚。王前嘗半於女。女怒曰:王食魚辱我!不願久生,乃自殺。闔閭痛之,葬於國西閶門。”可以說誰也不知道為什麼給她吃半條魚就想到自殺,在我們現代人的眼裡就是覺得“這公主的公主病太嚴重了,嬌生慣養,被寵壞了”,但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的嗎?我想誰也不知道。
這裡我就斗膽的臆想下,為什麼闔閭給勝玉吃半條魚,就那麼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勝玉就會想到自殺呢?我個人覺得可能是勝玉在之前喜歡上一個很平凡的男人,或者說就是勝玉身邊的侍衛,但是顯然那個時候講究的是門當戶對,闔閭肯定不會讓勝玉嫁給與她身份不匹配的人,而且這個人甚至還有可能是侍衛,所以闔閭就有可能為了讓勝玉不再想這個人,就一不做二不休就將其殺害並丟到河裡餵了魚,而事後,勝玉公主可能知道了什麼,所以當闔閭將半條魚給勝玉的時候,勝玉就覺得“父王你是不是在警告我,他已經死無全屍了,你不要在想他了,好既然你不讓我給他在一起,還殺了他,那我就下去和他一起做個鬼夫妻”,於是就拿刀自刎了。當然以上純粹是我個人的臆想,請不要見怪。
-
3 # 劉一千五
烈女勝玉死得怨。
首先,勝玉的父王闔廬得位不正。全春秋時代的人都知道公子光(闔廬)是怎麼當上吳王的。
專諸,這刺客,在春秋時赫赫有名,殺吳王僚,用器詭異,竟然成功。
吳楚東南坼。就是楚國吳國世代冤家,互相坼臺,沒一天不打仗的。
也是合該有事的,吳國楚國接邊,兩個國家都種桑養蠶。絲織業非常發達。
某日,一吳女與一楚女先唱山歌后爭桑葉,從地頭鬧到鄉里,縣裡,郡裡,連兩國國王也知道了。外交失敗,兵戎相見,這場桑葉大戰,讓吳王僚派了自己的兄弟二人攻入楚國。國內就空了。公子光的機會來了,他精心佈置好了後,請吳王僚喝酒。
吳王僚準時赴宴,專諸扮成庖人上魚,抵近吳王僚,從魚肚子裡抽出匕手,扎入吳王胸口,吳王僚當場死亡。公子光安排的埋伏一湧而出,殺了吳王僚所有隨從。於是公子光當上吳王,是為闔廬。
闔廬得王位於魚腹劍,魚就成了刺客的代名詞,人們常說,吃魚防刺(防魚刺),防魚刺得少說話,卡住了要命的,這是有來歷的。
這吳王闔廬又在桌上議伐楚,心有顧忌。恰好又碰上吃清蒸魚,夾了一條大的又吃不完。把剩下的魚(也許是無意中)夾給女兒勝玉,女兒腦子一轉:莫非怕小女我在魚腹藏利刃啦。所以,飽讀詩書的聰明女兒非常抱屈,既然君上用半條魚提示,那我就以死明志:我死了,你放心去打楚國,沒人用魚肚子藏刀來謀刺您老人家了。就找了把刀刎頸而亡。
闔廬沒想到會弄成這樣,悔青了腸子,厚禮安埋了心頭肉。
-
4 # 北門猿
這是和吳王闔閭有關的一個傳說,記載於《吳越春秋》。
據說闔閭和夫人以及女兒在一起吃飯,桌上有一道菜是蒸魚。闔閭嚐了一半,把剩下一半給了女兒。公主很生氣,說:“父王侮辱我,我還有什麼必要活著。”於是就自殺了。
闔閭平時很疼愛這個女兒,因此感到十分悲痛,為她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葬禮,陪葬品有黃金鼎、白玉杯、銀子做成的酒樽、珍珠串成的衣物等等。
除了這些,闔閭又派人在鬧市中表演,讓白鶴起舞,吸引來許多人觀看。訓練白鶴的人向城外走去,圍觀群眾被鶴舞吸引,不知不覺走到了墓室之中,機關發動,墓門落下。這許多人全部變成了殉葬品。
吳王有女滕玉,因謀伐楚,與夫人及女會蒸魚,王前嘗半而與女,女怒曰:“王食魚辱我,不忘久生。”乃自殺。闔閭痛之,葬於國西閶門。外鑿池積土,文石為槨,題湊為中,金鼎玉杯、銀樽珠襦之寶,皆以送女。乃舞白鶴於吳市中,令萬民隨而觀之,還使男女與鶴俱入羨門,因發機以掩之。殺生以送死,華人非之。 春秋戰國時期離現在很遠了,那時人們的觀念,和現在不盡相同。有個成語叫“斷袖分桃”,指的是同性戀。其中的“分桃”典故來自於春秋時的彌子瑕,這位是衛國國君的男寵,一次陪同國君在果園中散步,彌子瑕摘了一個桃子,自己吃了一半,覺得甘甜可口,讓衛君吃了剩下一半。
當彌子瑕還受到寵愛的時候,衛君提起這事,總是說:“彌子瑕愛我,連吃桃子都不忘我。”等到彌子瑕年紀大了,失去寵愛,衛君的態度就變成:“這人可惡,居然讓我吃他吃剩下的東西!”
就此看來,把吃剩下的東西給別人,有時候確實可能被認為是一種侮辱。
當時有一種重義輕生的風氣,把自殺作為最激烈的表達方式。春秋戰國時期,有很多“動不動就自殺”的例子——當然不見得全是真的。
《史記·孟嘗君列傳》記錄了這麼一件事。孟嘗君曾經在夜晚招待門客吃飯,當時照明手段不發達,只能靠燈燭,光線被人體遮擋,難免有照射不到,看不清楚的地方。有一個門客因此產生誤會,認為自己吃的飯是比較差的一等,很是生氣,準備就此辭別。孟嘗君於是把自己的飯拿給他看,兩人的飯是一樣的。門客十分慚愧,於是自刎而死。
但是。雖然【認為吃剩魚是受辱】這事是可能存在的,【因受辱而自盡】也是可能存在的。但這件事是否可靠,我還是持懷疑態度。
第一、雖然不全面,但輕視生命,慣於自殺的群體,主要是所謂的“遊俠之士”,國君女兒這種金枝玉葉,不太像能做出這種事來。
第二、《吳越春秋》這書本身就不怎麼可靠的……
就說這段記載的後半部分,拉著市中萬人到墓裡陪葬,我覺得就很像是童話故事。
和國外那個《魔笛》有異曲同工之妙……
回覆列表
這個提問讓人摸不著頭腦。只好求助百度!原來,這是一個離奇故事。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一次和夫人吃飯時在談論伐楚的問題,剛好上了一盤蒸魚,他吃了一半後給女兒勝玉吃。勝玉見父親給半條魚,大怒,說父親給她剩下的半條魚吃是羞辱她。然後揮短刀自刎,結束了她年輕的生命(才十四五歲)。這其中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讓勝玉公主那麼受刺激,因半條魚而自殺?事後,吳王闔閭感覺對不起女兒,於是做了個規模宏大的墓室,並且故意在女兒勝玉下葬時玩了一個花樣,讓許多百姓跟著走進了墓穴看熱鬧。然後吳王闔閭下令放下墓穴大門機關,把跟進墓穴的一萬多百姓全關在勝玉墓穴內為她陪葬!
為自己的疏忽,致死了女兒,還要那麼多無辜的百姓陪葬,古代君王之毒可見非同一般!此故事想來可能還有其他隱情,不然半條魚令公主自殺,這有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