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每日談心

    很多人都會為此感到煩惱:明明是親近的家人,卻常常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傷了他們一次又一次,而在對待陌生人的時候,卻能很好地收斂好自己的脾氣,甚至以禮相待。這是為什麼呢?難道真的是擁有的有恃無恐?

    的確,在面對親近的家人的時候,我們許多人都會有一種足夠安全的潛意識:我是他們的孩子,我這樣子做,並不會導致他們離我而去。而正是因為這種我們可能還不願意承認的潛意識導致我們作出的這樣不顧後果的行為——任由自己的脾氣撒野。但我們往往沒有注意到的是,我們能傷害的也就是那些愛我們的人了。無奈事後想清楚了,倘若無法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還是會有下一次。

    其次,就是許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親近的家人是最瞭解我們的人,但現實生活中,好像有各種各樣的狀況,期望與現實形成了落差,讓我們覺得他們不是瞭解我們的那個人,只顧著所謂“我為你好”去做一些讓我們反感的事情,由此也容易引發我們的情緒。

    而這也可以說是因為親近,讓我們挑剔的本能多了幾分挑剔的空間和理由。我們都知道,當彼此生活在一個屋簷底下的時候,就會有各種接觸的時刻,再加上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中總有各種各樣讓彼此不順心不耐煩的挑戰,如若在其他環境中,比如工作中,壓力巨大,無處釋放的時候,就很容易把情緒壓力都爆發在家中,自然而然,要給你承擔這些情緒的就是那些我們親近的家人。

    總而言之,我們要始終記住,那些能夠被我們傷害的,往往都是我們親近的人。而愛只有那些珍視它的人,才能美好如初。祝好!

  • 2 # 很穩重的老白

    我之前看過一個故事。

    一個女孩子,在家和母親吵架,吵到歇斯底里,吵到決裂。她鞋子都沒穿,氣得從家裡跑出去。自憐自艾,心酸心痛,她失魂落魄走在路上,天色都暗了,她又累又餓。

    一箇中年大媽在路邊擺攤賣紅油餛飩,看到她吞口水的樣子,便招呼她過來,她怯生生說沒帶錢。

    大媽依舊給她下了一大碗熱騰騰的紅油餛飩,她坐在攤子旁,大口吃著餛飩,眼淚不停留下來,吃飽後,她身上暖和起來,也沒那麼疲憊了,她十分感激大媽,主動和大媽說起來。

    她對大媽抱怨著母親的不解人意,抱怨著母親話語中的強人所難,抱怨著母親身上所有的一切。

    她說,如果我的母親有您的一半善良,就好了,我也不會氣得跑出來。

    大媽笑了笑,我只給你免費吃了一碗餛飩,你就這麼感激我。而你的母親不知道讓你免費吃了多少好吃,帶你玩了多少好玩的,你卻要這樣恨你的母親。

    女孩聽到這些,呆住了,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

    我在武漢,因為疫情的原因,和十歲的女兒和老婆一起隔離了一個多月。

    女兒不想學習,想玩,想看書,想做她喜歡的事情。看電視,玩遊戲,眉飛色舞。我老婆管她,讓她學習,她就非常不耐煩,看一會書,就說不會,老婆耐著性子和她講,她一會說不想聽一會說你講得亂七八糟,說話又衝又犟。

    我對她說,你對老師,對你同學敢用這種態度說話嗎?你看別人不抽你嘴巴。

    她說,我又不傻,怎麼會對老師、同學用這種態度說話。

    我問她,那為什麼你對那些不是那麼親近的人態度好,對你的父母反而態度不好。

    她說,你不要管我啊,讓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讓我自己管自己,我就不會這麼說你們了。

    我說,哪裡有那麼好的事情。覺得對自己好的,讓自己舒服的,你的吃喝玩樂,爸媽提供的就全盤接受。覺得累的,苦的,要受拘束的,爸媽要你要動腦筋學習的,就說不要管我。

    她說,你管我吃喝玩樂是你應該做的,每個爸爸媽媽都是這樣的,你們不這麼做為什麼要生我。

    當然,我和老婆好好和死活不想學習的她講了下道理,但是鑑於她還小,道理估計也管不了很久。

    ……………………

    無論是那個故事中的年輕女孩還是我的年幼的女兒還是成年的我,其實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是天性不想受約束的存在。即便是我,人到中年,如果父母對我的事情指手畫腳,我依然會內心不快,但是我不會像年輕人那樣激烈的爭執,恨不得把負面情緒全部宣洩,而是會想辦法溫和勸服父母或者技巧地避開,繞開這個可能引發爭執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年幼和年輕時候的我們,總是如題目所說的,總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的心情,給了最親近的人呢。只是因為,被親人無條件保護、寵溺的我們,從小就知道,即便我對他(她)傾巢而出那些外界積累的負面情緒,即便我和他(她)發生了嚴重激烈、不講道理的爭執,即便我對她(他)肆意宣洩我心中的不快和憤怒。那些最親近的人依舊不會害我,依舊會在我艱難的時候幫助我,不會在我絕望的時候撒手而去。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會失去他(她)的關懷和支撐。

    而那些其他的人和事情,只要我不耐心和寬容對待他(她),就會失去他(她)的友善和寬容,甚至會招來報復和私下的仇恨。

    但是年到中年的我,為什麼就不會如年輕人一樣,即便不喜歡來自父母的約束或管理,也會笑著耐心說,今天的天氣不錯,我知道了;我能夠做的,你不用擔心;你們說的很有道理,我會仔細考慮下。

    事情還是一樣,我們的個性其實依舊如同孩童,年輕人一樣,不喜歡來自親人的管理和約束。

    只是我們懂得了更多,懂得了那些最親近的人的心也會疼,也會痛。如同母親看著年輕的女兒不穿鞋跑出了家門。如同我看著女兒不去學習而是沉迷於遊戲當中。

    只是我們看到了太多人的老去和逝去,真正懂得了“子欲養而親不待”背後的無力和痛苦。

    …………………………………………

    “兒子,不要嫌媽煩,天冷了,記得加衣服。”他收到了陌生人的簡訊。

    她看到他漸漸紅了眼睛,問道怎麼了。

    沒事,有人發錯了簡訊。他沉默了一會後回答。

    她看著他的簡訊,輕輕抱住了他。

    明天週末,我們去給你媽上個墳吧。

    …………………………………………

    請對他(她)多些耐心和寬容吧。因為他(她)對我們無私的愛,才是我們來到世界後,真正能擁有的最珍貴的財富。

    不要到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珍貴。

    ………………………………………………

    後記:有很多人,在孩童的時候,往往會責怪父母,為什麼總是在我玩的時候打擾我,要我吃飯。我明明玩到關鍵的時候,就來打斷我。為什麼生我,又要處處管著我。為什麼就不能按照我的作息來調整你做飯的時間。不按照我的習慣來調整你的習慣。

    有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會責怪父母,為什麼你就不能理解我。非要按照你的經驗,你的那一套來說服我。你都過時了,知道嗎?你多久沒有了解年輕人的東西了?算了?快點把生活費給我,我懶得和你多說,還要充值呢。說你呢,反應這麼慢。

    只有他們做了父母,有一部分會發現父母也是人,除開做父母的身份,他和她也有更多其他的身份,也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愛好,自己的作息,自己的委屈,自己的不被理解。到了那個時候,他(她)才能去嘗試瞭解,自己那已經白髮蒼蒼的父母,不是以子女的身份,而是以單獨的人的身份,瞭解另一個老去的人的艱難和過去歲月的可貴。

    而另一部分人,也許只有到父母真的離去了,才會想到,那些失去的,即便是斥責和刁難,也是多麼難能可貴,永遠再也不可能回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gt2和榮耀gspro功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