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律疏議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

    其實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中國。在中國晚清的時候,開始出現了民族資產階級,但很神奇的是,在他們透過資本主義工商業賺到了錢以後,他們沒有繼續擴大再生產,而是反過來回農村買土地重新回去做地主了。

    為什麼這些封建地主不想去當資產階級,而寧可希望永久性當地主呢?

    說穿了就一個原因:經濟利益。

    具體詳細一點解釋呢,就是:當封建地主比當資產階級的資本回報率更高,而風險卻更小。

    當封建地主的資本回報率是很高的,只需要剛開始的時候,出一筆錢買下這塊地,接下來什麼都不用幹,只需要在家中坐享其成,等著佃農或者農奴把收成交給你。至於農業的自然風險,都是由佃農或農奴承擔。反正不管他們遭什麼災,我旱澇保收。尤其是佃農或農奴遭災無法交租的時候,我還可以趁機放高利貸,給他們渡過難關,再賺一筆。

    與此同時做封建地主的風險經濟風險卻非常小,因為土地不會滅失,它始終在那裡。只要土地在,我的資本就在。無論火災旱災,都不可能毀掉我的土地。

    而且除此之外,做農業封建地主,還有一個更直接的好處就是從事生產的是農產品,直接供給我的衣食。我不需要去參與市場競爭,我不需要生產的產品比別人多,我不需要生產力比別人強,我不需要成品質量比別人好。反正只要有足夠的糧食給我,我不參與市場競爭也能生存。如果我擁有的土地面積足夠大,我就天然形成壟斷,根本不需要競爭。

    相比之下,做工商資本家就困難得多了。首先資本回報率要看不同的行業。有的行業資本回報率高,有的資本回報率低。更可憐的是資本回報率相對高的行業,容易吸引更多的人進入,而隨著更多的人進入競爭加劇,資本回報率又會下降。

    同時工商業的風險比封建地主要大得多,工廠可能會燒燬,產品可能會滅失。哪一個都可能導致嚴重蝕本。而且工商業的。獲利取決於市場競爭。如果我相同的產品比別人貴了一塊錢,我就可能一個都賣不出去。要麼贏者通吃,要麼死無葬身之地,這就是工商業資本家面臨的殘酷環境。

    在這種環境下面。透過理性的經濟分析之後,一般人都會傾向於將資本投於土地之上,成為封建地主,而不願意去長期從事資本主義工商業的。

    所以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一個國家的資本主義是發展不起來的。所以如果一個國家想要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總會有一些人為的因素打斷這種程序,強制控制人均擁有的土地數量,人為抑制出租土地的資本回報率或人為增加土地的風險,迫使資本轉投到資本主義工商業。在東亞的中國大陸、日本、臺灣,就是靠土改。在俄羅斯就是靠強行廢除農奴制和靠國家建立手工工場僱傭勞動(當然後來又有了蘇聯的集體農莊)。

  • 2 # 冥蝶讀書

    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

    沙皇俄國的封建領主很特殊,在彼得大帝改革後,統稱為貴族。也正是彼得大帝的改革,使得俄國的貴族成了一個特權等級。不過俄國的貴族跟西歐的貴族有很大的區別,俄國貴族擁有的不是封地,而是領地,有一些地主的味道,但是跟東方的地主比如中國又不完全一樣。俄國貴族之所以不喜歡成為工商業貴族,跟俄國的國情有關。

    一、為國家服役的俄國貴族

    俄羅斯的歷史要從基輔羅斯開始算起,不過這個時間很晚了,已經是公元9世紀的事情了。基輔羅斯之前,東歐平原上活躍著的還是一個個東斯拉夫人部落。基輔羅斯時期,形成了十幾個公國,具備了國家的雛形。本來基輔羅斯有一個共主,後來沒了,大公們各自為政,在自己的公國內行使著絕對權力。有一群侍衛為大公們服役,幫助大公們作戰。有趣的是侍衛們可以自由轉換服役物件。這批侍衛是俄國最早的一批貴族,但他們對土地顯然不是很熱心,經常在大公們之間換來換去。這一點跟西歐貴族很不一樣,西歐貴族為國王作戰後,會獲得封地,然後就在自己封地待著,經營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

    後來蒙古人征服了基輔羅斯,並且對大公們進行冊封。蒙古人帶來了專制主義,這一點被俄羅斯人學過去了。因此,後來莫斯科公國擊敗金帳汗國之後,直接繼承了這種專制主義。莫斯科羅斯時期的所謂貴族,其實是為沙皇服役的人,沙皇賜給了他們領地,這種賞賜的性質更像秦始皇賞賜給王翦的土地。這些為沙皇服役的人還沒有機會像西歐的領主那樣在土地上建立權威,農奴制剛剛開始發展。西歐的貴族主要是公元5世紀開始在古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定居下來的蠻族,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西歐的領主在自己領地有著足夠的權威,可以跟國王抗衡。

    彼得大帝深感俄國的落後,他實施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強大的君主專制體制。改革的措施中,有兩項措施特別重要,一個是頒佈了《官秩表》,另一個是《一子繼承法》。《官秩表》本來的目的是打破門第,錄用人才,不過俄國本身的封建時間太短,血統繼承的貴族體系並沒有成型。《官秩表》制定了官職的品級和官階,只要進入《官秩表》的就都算作了貴族,就算是特權階層。貴族頭銜是可以繼承的,也可以賞賜。所以俄國的貴族不僅僅是那種血統貴族,更有大量的官僚變成了貴族。而《一子繼承法》又強制貴族子弟必須接受教育服兵役。因此從這個時候起,俄國的貴族主要就是為國家服役的,以軍事目的為主。既然是要為國家服役,俄國貴族自然是沒有太多精力去關心工商業的。

    二、落後的俄國經濟吸引不了貴族去發展工商業

    俄國的經濟一直很落後,20世紀初十月革命之前,俄國在世界經濟中的所佔比依然非常小,大概只有5%左右。在18世紀,俄國比西歐落後差不多兩三百年。彼得大帝時期,俄國還處在農奴制經濟時代。俄國的工商業發展非常落後,對貴族根本沒有足夠的利益誘惑。彼得大帝時期,俄國創辦了很多工廠,比如造船廠之類,但是這些工廠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並不是為了滿足普通的消費需求。企業主們直接從國家拿訂單,獲取鉅額利潤。《官秩表》打造了一個特權階級,對俄華人來說,當然就是以能當貴族為榮。企業主們為了能進《官秩表》想盡辦法變成貴族,比如花錢買官,跟貴族聯姻等等。

    彼得大帝的改革還有一個後果,那就是強化了俄國的農奴制度。農奴不僅僅體現在種地方面,在工廠,礦場使用的也是農奴。而且農奴是貴族的財產,這是俄國農奴制度最大的特色。企業主成為貴族之後,就能獲得大量土地賞賜,由於工廠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對企業主貴族來說,意味著要用大量的農奴去做工,這是非常不划算的,於是他們逐漸不再過問企業,轉向了莊園。

    西歐的封建領主是以土地為基礎的,農民因為土地依附於貴族,貴族一般親自經營土地,安排農奴耕種土地。而俄國貴族的財產基礎是農奴,土地是沙皇賞賜的,沙皇可以隨時收回,貴族使用農奴耕種土地,從而獲得經濟收入。這兩種有什麼不一樣呢?主要是在貴族心中的地位不同,西歐的貴族心中,土地是第一位的,土地必須好好經營,儘可能多的獲取收益。西歐貿易比較發達,貴族們會根據市場變化進行安排,到底是養更多的羊呢,還是種更多的糧食。但是俄國貴族就不同了,在他們心中,農奴才是第一位的。土地經常被拿去抵押獲取貸款,貸款並不用來擴大生產,而是維持奢侈的生活。由於俄國本身工商業不發達,貴族們也沒法根據安排生產,很多時候是把地直接分給農奴,讓農奴自行耕種,然後壓榨農奴的收穫。貴族們經常不住在自己莊園裡,而是住在城裡,他們很少親自過問生產,而是讓管家去安排一切。

    彼得大帝的改革,強化了農奴制,一度使俄國的國力大增,成為世界強國。但是隨著時間發展,俄國的經濟越來越受到制約,最終在克里米亞戰爭戰敗,引發了1861年農奴制改革,不過貴族的特權依然在,一直到十月革命才終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製作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