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角風發作

    清末,雖經歷了洋務運動,清朝廷綜合實力有所提升,但國庫空虛,慈禧太后又執意修頤和園,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爭鬥。

    負責修園子的醇親王奕譞,也想請求慈禧太后推遲停掉這項工程,但被慈禧太后硬懟一句:

    “我就是怕有的人哪,兒子做了皇上,膽子就大到天上去了!”

    嚇了一身冷汗之後,醇親王奕譞只得哭著求助李鴻章,希望他能幫自己籌到750萬兩銀子,萬般無奈之下,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一項妙計——海防捐!

    一、

    歷朝歷代,國庫沒錢的情況下,無外乎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開源,一種是節流,當節流無法實現時,開源是唯一的途徑。

    在開源的選項中,賣官鬻爵無疑是最快的來錢手段,一般在朝廷大災大難,急需銀子時開啟,當然,很多朝代,捐官甚至成為一項長久制度。

    早在秦朝時期,這項政策就已經實行了,所以並非是清朝的特例:

    “秦得天下,始令民納粟,賜以百爵。”

    當然,這種賣官鬻爵最盛行的朝代,還屬清朝,正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在《走向共和》中,李鴻章為了解決北洋軍費不足,以及慈禧太后要修頤和園,上書清朝廷,開設一項制度——海防捐。

    用劇中的話講,你捐錢買軍艦,朝廷封你當大官,而且是明碼標價,2000-3000兩銀子可以買實缺州縣,4000-5000兩銀子可以買實缺知府。

    史料記載,清朝捐一任知縣的捐銀是4600兩銀子,而知縣的俸祿一年不過60兩銀子,所以,一般捐了這個官的人,會想方設法收回成本,“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便由此而來。

    所以捐官,最終苦了的不是朝廷,而是老百姓,老百姓苦得多了,朝政就不穩,社會問題也就隨之出現了。

    這也是為什麼李鴻章向光緒帝請願,翁同龢極力反對,而慈禧太后雖然同意海防捐,卻不肯下明詔的原因所在,畢竟賣官鬻爵傳出去,名聲很不好!

    二、

    海防捐並非《走向共和》杜撰,而是確有其事,其打著的旗號確實是為了發展清朝海軍。1884年中法馬江之戰,清政府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在這種情況下清政府決定大力發展海軍,加強海防建設。

    於是在1884年設立了海防捐,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發展北洋海軍(1888年在醇親王的大力支援下正式成立)。

    1887年李鴻章曾經上過奏摺,提到過海防捐:

    “惟此次展限捐輸,系專備海軍衙門支款,並撥作北洋三鐵艦及續購四快船用費暨東三省練軍月餉之需,在在均關緊要。即旅順船塢工款,直隸所收展限捐項,僅及得半之數。”

    李鴻章提到所得款項,僅拿到了一半,實際上,這個資料也是有水分的,海防捐的錢,大都用在了修頤和園上面,梁啟超也曾經談論過海防捐:

    “當海軍之興,未及兩年,而頤和園之工程大起。舉所籌之款,盡數以充土木之用。此後名為海軍捐者,實則皆頤和園工程捐也……”

    由於款項被挪用,導致海軍衙門採購的一些軍艦得不到補充,而此時的日本卻在勒緊褲腰帶買軍艦,發展海軍。

    海防捐雖然目的是好的,但畢竟是變相的賣官鬻爵,一方面嚴重衝擊了科舉制度,讓那些十年寒窗苦讀的學子怎麼看?讓那些透過科舉考試登上政治舞臺的官員怎麼看?另一方面,其納入的官員素質低下,本身就是把當官當作了一門生意,禮儀崩壞,朝廷難以管理,百姓也苦不堪言。

    三、

    當海防捐傳到了湖廣之後,湖廣總督張之洞坐不住了,先是派出了辜鴻銘去砸場子:

    “你哪值那麼多兩銀子,充其量,只值一文!”

    賣官的官員一看來砸場子的了,當然不幹,可惜辜鴻銘背後可是湖廣總督,南洋大臣張之洞,自然也吃不了虧。

    辜鴻銘砸完了場子,興致沖沖地跑去幕後老闆張之洞處邀功:

    “這回可給了李鴻章一個難堪!”

    而張之洞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你這樣做,何止給李鴻章難堪啊,實際上也給了朝廷難堪,是啊,畢竟海防捐是得到了朝廷默許的。

    李鴻章或許料到了張之洞這裡會搗亂,於是寄了一封信過來,希望張之洞幫著籌措100萬兩銀子。張之洞還在為漢陽鐵廠的事情發愁呢,還在給戶部尚書翁同龢寫信要錢呢,怎麼可能給李鴻章籌款?

    可是如果拒絕李鴻章的請求,那麼就等於掃了醇親王的興致,得罪李鴻章事小,得罪了皇室事大。可是如果答應李鴻章的請求,他就得去籌這100萬兩銀子,這是一道難題。

    張之洞何許人也,當年的科舉前三甲,慈禧太后欽點的探花,他可不是死讀書,其聰明得很:

    “筆墨伺候,我只上奏朝廷,彈劾海防捐!”

    可是,海防捐明明是李鴻章請了懿旨,是得到了慈禧太后允許的,張之洞這樣做,難道不怕?

    四、

    雖說李鴻章也做過南洋大臣,但此時的位置是北洋大臣,跟南洋大臣的張之洞屬於競爭關係。用辜鴻銘的話講,你北洋缺錢,我南洋同樣缺錢啊,現在這情況家家缺錢,所以張之洞彈劾海防捐,有競爭目的。

    “好,以攻為守,避開醇王爺,對事不對人,管叫他如鄉間俗語所言,偷雞不著蝕把米!”

    張之洞不僅是南洋大臣,其還有一個身份,便是清流領袖,天下的清流都看著他呢,他不表態,以後怎麼在清流派立足?

    畢竟賣官鬻爵是不光彩的事,且坑得是老百姓,張之洞彈劾海防捐,是站在了道義的一邊,有理走天下,此舉賺足政治資本。

    其次,根本不用擔心醇親王,也不用關心光緒帝,甚至於不用在意慈禧太后的看法。一方面他們沒有下詔,屬於暗著來的,不然李鴻章也不會專門再寫封信強調,張之洞完全可以裝作不知道。

    其次,皇室跟文官集團向來是爭奪權力的,一方面是享受特權集團,一方面是執政集團。一個是花錢的,一個是籌錢的,張之洞作為南洋大臣,手下是有資源的,又是站在正義的一方,皇室也不敢對他怎樣。

    張之洞此舉符合文官集團的利益,又能把皇室批判一番,得名利又不用擔心承擔責任,事後慈禧太后也講了:

    “真是好文章啊,知道我為什麼喜歡讀張之洞的摺子嗎?”

    慈禧太后的評價是,張之洞的奏摺向來是對事不對人啊,他隻字沒提李鴻章的名字,不像某些人是對人不對事。

    慈禧太后說的某些人,指的是翁同龢,這個後面會專門講到。

    最後,張之洞之所以要彈劾海防捐,畢竟這項政策執行到自己的地盤了,真的給籠絡了這麼一群大字不識的人當官,自己怎麼管?

    從湖廣兩省自身利益來講,他也不希望參入這麼一群素質底下的官員。

    而且,張之洞上這份摺子的時機選擇的相當好,他沒有在海防捐剛剛設立時就彈劾,而是即將結束時彈劾。畢竟張之洞是慈禧欽點的探花,其行為背後,也是多少考慮了慈禧太后的感受。

    從慈禧太后角度考慮,海防捐這種行為,雖然是李鴻章發起的,但畢竟名義上是給北洋海軍籌款,雖然暗地裡支援了頤和園建設,但最後落罵名的是自己。

    所以,張之洞此舉,其實是給慈禧太后遞一個臺階,這場鬧劇該結束了,錢也摟得差不多了。

    事後慈禧太后,也叫醇親王停了海防捐,還說了一番話,這番話意義非凡:

    先說海防捐影響惡劣,也就表明這種事見不得光;又說錢摟得差不多了,該捐錢的也捐的差不多了,該停了;第三是給張之洞一個面子,好歹人家也上了奏摺了,此舉也為了討好文官清流;第四則是給李鴻章提個醒,不要把捐上來的錢都進了你的腰包,要敲打敲打他!

    由此可見,整場海防捐鬧劇,一切都在慈禧太后的掌握之中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藤蔓的詞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