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自言自語
-
2 # 李厚何
您為什麼只提一個南宋呢?
實際上東亞國家抗擊蒙古的程度都遠遠強於您所提到的西亞、南亞和東歐絕大多數地區。
西亞方面,蒙古僅僅在花剌子模方向遭到了頑強抵抗,事實上這也是西征真正的開始,當時蒙古羽翼未豐,如果摩訶末不是貿然挑釁在先、傲慢疏於防備在後,鐵木真未必能取得如歷史那樣的一場完勝,而倘若沒有那樣的一場完勝,蒙古軍將很可能暫時放棄西征念頭,專心致志向南和東發展,並被東亞各國牢牢絆住,以後的歷史都會改寫。但摩訶末脆敗後整個中亞形勢已殘破不堪,鐵木爾滅裡再如何頑強也無補大局,而其它中亞小國本身就已經被花剌子模和大食搞得弱不禁風,自然更不堪一擊了。
南亞方面,蒙古的大舉入侵其實是較晚也較弱的,可以算作四大汗國曆史的一部分,但算作整個蒙古的歷史有點勉強,算作元朝歷史則基本上硬拗了。此時南亞並沒有一個統一、強盛的大國,抗擊力度自然大不起來。
西亞方面的情況也大同小異:大食的侵掠和分裂、內訌讓這裡原先的強大國家大多殘滅,而它們自己也四分五裂,亂作一團,且主要方向在東地中海,防備十字軍的入侵,對突然從東方席捲而來的蒙古勢力措手不及。不過這裡的殘破、割據政權好歹比中亞尤其南亞強點,因此馬穆魯克兵可以把蒙古先鋒擋在非洲大門口。
東歐的情況也是“分裂”二字,蒙古這個遊牧軍事集團殺到這裡已如滾雪球般變得十分巨大,而當地卻是一副小領主自成乾坤、皇帝和國王徒有虛名的封建狀態,大規模的聯合作戰完全看皇上帝和人品如何,這樣的態勢,抵抗力度怎麼可能強?不過如果不是西征蒙古人因喪(確切說,是要趁喪回國分贓)退軍,他們也將在西歐遇到較東歐強大一些、較成一統的邦國,以及規模較大和較有組織的軍隊。
反觀東亞,不論南宋、金、西夏或那個半島,甚至安南,都是大同小異的中央集權國家,中樞可以自如地將全國軍、民、政轉入全面抗戰模式,和蒙古人進行持久、徹底的周旋,因此不論南宋、金這種大國,還是西夏、越南和某半島這樣小國,蒙古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勉強吞下,並留下後來導致其瓦解的致命後遺症。光誇飾南宋的“頑強”並沒有什麼意義——如果考慮國家大小強弱,西夏對蒙古的抵抗,未必就不如南宋之壯烈。
簡單說,國家政體是否先進、尤其是否為更便於迅速高效動員和集中全部資源抗戰,是對蒙古這種超級遊牧軍事集團抵抗是否強烈、有效的關鍵,如果再輔以地利則更“不得了”。唯一的例外恐怕是日本:當時處於幕府-大名體系的日本並沒有一箇中央集權體系,它能夠抵抗蒙古“襲來”,主要靠“神風”這個意外,以及當時元朝中樞對忽必烈遠征幾個海島普遍不以為然,元無法全力投入原本就是其最大短板的海上艦隊力量。
-
3 # 龍文說史
按當時世界大勢,南宋確實是把蒙古給拖住了,以至於蒙古因宋朝挫敗,影響了最後一次西征,讓他無法踏入非洲,後來自蒙古形勢大變,變成了元朝,忽必烈執政的近二十年才把南宋給解決,可見宋朝在當時是多麼了不起的一隅王朝,一直扛了蒙古近半個世紀,可以說在蒙古帝國熊熊燃起的火焰中沒見過這樣死扼的王國,以至於在歷史版圖上,南宋一直鼎力如初,仍處在空白位置。而蒙古帝國在長達半個世紀裡已滅金滅夏,西南諸夷紛紛歸附,就連大理這個彈丸也被降服,然而卻在南宋地界就戛然而止,淮水與蜀地仍保持著原有的格局。難道蒙古帝國仍和南宋和好如初,還是不圖江南?
事事恰恰相反,其實蒙古與南宋關係不見得那麼好,卻一直很緊張,宋朝時時感覺邊境壓力重重,以至於後期蒙古像蠶食的蟲子一樣推到了長江一線,和蜀地大部分地區,就連西南也受到蒙古的威脅,所以當時宋朝自二百年來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對手,遼,金,夏只是對其一方構成壓力,而蒙古則對其四面八方構成了挑戰,多虧南宋上下一條心,將士勇猛,在襄陽城和合州釣魚城,鄂州成了蒙古的死角。
可見蒙古是虎狼之邦,是帶著有所企圖而來的,不滅宋心不死,由於長期盤踞在北方這也主要在於政治穩定,能幹的君王多,一直在宋理宗執政之初,蒙古自成吉思汗駕崩後,自1235年,窩闊臺登基為大汗,因宋朝單方面破壞盟約收復河洛為由,決定討伐南宋,次年撕破了臉,於是長達半個世紀的蒙宋之戰拉開帷幕。
同時窩闊臺又對歐洲和西亞用兵,著名的第二次西征打響,在西亞和東歐順利的同時,卻在南宋陷入泥潭,太子闊出戰死襄陽,蜀地闊端受阻,由於宋朝誓死捍衛,導致蒙古損兵折將,不得不退兵。自窩闊臺死後中間經歷了斷斷續續,張柔伐宋等等,直到1253年達到了頂峰,蒙哥汗親自南下征討,都沒有得逞,而且身死釣魚城,直到1279年宋朝才被忽必烈給收入囊中,所以這一段時間,蒙古由於皇帝不斷更迭,政局不穩,相比宋朝卻經得起折騰。
回覆列表
提起宋朝,我們印象中就虛胖文弱的形象,從北宋到南宋軍事多為被動挨打,先後被遼金蒙古打的灰頭土臉,即便是面對西夏這樣的小國也多年無法剿滅。
北宋軍隊的孱弱大概是歷代之冠,但要說整個宋朝都是這麼不堪一擊,卻有失公允。
宋朝尤其是南宋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可以的,要不然也無法抗擊橫掃歐亞的蒙古鐵騎長達五十年。
蒙古自成吉思汗勃興於蒙古高原,他們的騎兵部隊便所向披靡,不但擊敗了強大的金國,而且還滅西夏,橫掃歐亞大陸,幾乎打遍了當時人類聚集的主要區域。
蒙古帝國如此強大,但是就在他鼎盛之時,卻未能順利滅掉“軍事孱弱”的南宋,相反,在對南宋軍隊的作戰中,蒙古人吃了很大的虧,就連他們的蒙哥可汗也死在了釣魚城下。
蒙古帝國蒙哥可汗,他是成吉思汗的孫子,公元1259年,蒙哥統帥蒙古大軍進攻南宋的戰略要地釣魚城。釣魚城中的南宋軍民奮起抵抗,依靠堅固的城防和強弓勁弩擊退了蒙古大軍,而且還臨陣射殺蒙哥。
對於這段歷史,金庸先生在他的著名小說《神鵰俠侶》中繪聲繪色的進行了演繹,他說是“神鵰大俠”楊過射殺了蒙哥,當然這是小說家誇張,但是歷史總歸是有射殺蒙哥這種說法的。
正是蒙哥的死挽救了南宋,同時也間接挽救了歐洲,因為蒙哥死後,蒙古幾大汗國的領袖急著回蒙古老家爭奪大汗之位,這就使得蒙古人的擴張停滯了下來。
從這個角度看,西歐人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南宋。
那麼,南宋軍隊為什麼這麼厲害呢?怎麼就幹掉了當時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集團的領袖?僅僅只是運氣好嗎?
其實,南宋的軍隊其實比北宋戰鬥力更強,南宋抵擋蒙古五十年,除了天險和地理優勢,軍隊戰鬥力也是重要原因。
南宋初期以岳飛為代表的“中興四將”領導的軍隊就展示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南宋朝廷為了保住江南半壁,不得不一改北宋強幹弱枝,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情況,放權給各路軍將領。這樣一來,南宋初年軍隊戰鬥力立刻暴漲。
這種放權雖然到了南宋中期便逐漸收緊,但是,迫於強大的外部壓力,南宋朝廷還是給予了地方將領比較多的權力,即便這種權力是在文官的監督下給予的。
南宋與蒙古聯合滅金之戰,南宋軍隊在名將孟珙的率領下打的十分英勇,因此獲得了蒙古將帥的刮目相看。這就比北宋聯合金人滅遼時宋軍的表現強的多,那時候遼國已經被金人打的奄奄一息,但就這樣北宋還是被遼人擊敗,丟人現眼。
客觀的說,南宋軍隊在中前期並不弱,至少比北宋要強不少,後期軍隊因為腐敗墮落戰鬥力下降,再加上內部派系鬥爭和權臣的干擾,最後終於被強大的蒙古滅國。
假如北宋能像南宋那樣,適當的放權給地方將領,鍛造幾支精銳的野戰軍,我想歷史或許在金人和蒙古人崛起之前就已經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