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藍如海7

    《湘行散記》梗概

    一、《一個戴水獺皮帽子的朋友》

    記錄了沈老一個充滿“野味”的友人。他有著渾話囂罵的說話方式,罵出稀奇古怪的字眼,根本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大辭典;他愛收藏字畫,能鑑別一二;他稱呼沈老“牯子老弟”,也在不經意間誇耀他“文章魁首”。文章中的朋友講著最不中聽的話,但卻有著最中肯的情誼,是一個真正的朋友。

    講述了沈從文先生的一個老朋友的瑣事。這個朋友一個突出的特點是戴著一頂價值“48元的水獺皮帽子”。在這頂帽子下,是一個被認為是英雄亦是壞蛋的“樑子”上出身的人物。他有著兵痞的豪氣與匪氣,25歲便有40多個女人的胸膛被他親過,十幾年後依然還去看“更好的冊頁”;他語言粗蠻卻精妙豐富,他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大字典,對於湘西的社會,他比縣衙裡的“包打聽”知道的還清楚; 他粗鄙莽撞但卻對字畫“風雅”有加,於是特別喜歡“我”來辨別字畫的真假……,“為人性情又隨和又不馬虎,一切看人來,在他認為是好朋友的,掏出心子不算回事;可是遇著另外一種老想佔他一點兒便宜的人呢,就完全不同了。

    二、《桃源與沅州》

    敘述桃源城裡的風雅軼事,嫖客的風流和妓女的辛酸,菸草貿易和各地五花八門的特產,寂寞的船客和鄙野的船伕,沅水上的漂泊和屈原辭賦裡的香花香草,沅州城門上的血跡和當年那場守城兵與請願青年的衝突。本文篇幅不算太長,但是內容卻包羅永珍。

    從桃源的總體印象,具體到桃源的特產、生意往來、交通工具,以及人們的生存現狀和人生奮鬥的過程,再講到桃源的花草,最後到桃源人的精神氣質等等,有詳有略,作者儘可能地在簡潔的語言裡包容了豐富的內容,讓人們充分地瞭解桃源的風土人情。

    《桃源與沅州》從《桃花源記》和讀書人尋桃源洞切入,敘述外人嚮往桃花源,桃花源人卻不以為然。然後娓娓敘述桃源城裡的各種風雅軼事,描寫了嫖客的風流和妓女的辛酸,以及菸草貿易和各地五花八門的特產。

    還有寂寞的船客和鄙野的船伕:小划子的舵手、攔頭工人和小水手,沅水上的漂泊和屈原辭賦裡的香花香草:屈原與湘水的關係及與人情相配的芷草,沅州城門上的血跡和當年那場守城兵與請願青年的衝突。上岸的客人自去尋客棧,水手則順便去尋快樂。展現了一幅幅恬淡幽遠的湘西風情畫。

    三、《鴨窠圍的夜》

    文章記寫了作者旅途中夜宿鴨窠圍時一夜間的見聞和思緒,描寫了湘西地區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獨異的人生形態, 寫夜色,寫夜聲,寫夜店裡和夜船上的人,讓人想到西伯利亞的夜,遙遠而模糊。抒發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四、《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本文描繪了作者坐船經由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時所見的風物和所懷的心境。作者夾敘夾議,不時地透露出自己對人生,對社會、對歷史的反芻與思考。其實,除了有關沅陵地方特徵的一般介紹外,主要有三方面內容:長灘船隻遇險、一位拉縴老人的固執倔強、河邊村寨的聲音和影像。

    其中,有近景,有遠景,有特定人物的特寫,也有村寨風情的寫意,且無論敘事寫景,都虛實相間。然而,行文雖富有變化,卻只是散文常見的表現手法,所敘人事,也不過是沅水流域司空見慣的人生悲歡。

    五、《一個多情水手與一個多情婦人》

    本文寫的是水手牛保的故事。牛保因與吊腳樓上的多情女子纏綿,一再延誤啟程時間,使同伴由催促而至辱罵,這讓“我”對牛保充滿了好奇。

    機緣湊巧,牛保回船時從我”船邊經過,“我”冒昧地招呼他,他竟笑著舉起滿滿當當的棕衣口袋要請我吃核桃,且告訴“我”從吊腳樓得來的那口袋裡還有栗子、乾魚等許多好吃的。

    為感謝牛保贈以核桃,“我”回饋他四個煙臺大蘋果。沒想到牛保拿著那四個蘋果飛奔而去,又上了吊腳樓,導致他的同伴那天罵啞了嗓子…文中有那貪戀著香粉和暖被的牛保,那吊腳樓人家視窗鬢髮散亂的年輕婦人,那罵罵咧咧野話連篇的水手,還有那打扮得像個觀音的夭夭。

    六、《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寫的就是給作者划船的三位水手,老的五十三,船齡三十七年;壯的三十一,船齡五年,卻有五年兵齡和十一個月的土匪經歷;小的十五六,那隻會傻笑或說幾句狠話可憐兒。“我們”在船上漂泊了十二天,在這十二天的相處中,“我”瞭解到水手的工資極低。

    “我”請他們喝酒,給攔頭的水手錢,讓他上岸去,結果他卻給“我”買回了橘子,體現了人性的善良。還寫了碼頭的從繁榮到衰敗,突出了社會經濟蕭索,人們生活貧困。

    七、《箱子巖》

    本文生動地記敘了作者15年間兩次到箱子巖的見聞及感受,它以湘西的歷史、現實、未來的發展為中心,透過對政治、經濟和人的精神狀態的聯絡,從一個側面去把握湘西人民的生命形式。

    文中有那在寒風中縮頸斂手修補漁網的幾個老漁婆,那臉上刻著兵油子的油氣與驕氣跛腳年輕人。

    八、《五個軍官與一個煤礦工人》

    這篇文章寫了一個礦工於七年前的一個深夜,殺了一名哨兵沉屍煤井,然後落草為寇做了土匪。在防軍與土匪對峙的時候,五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小軍官,憑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氣,用計捕捉了礦工出身的土匪頭子。

    而最後這個土匪頭子謊稱自己還有槍械在礦井旁,邀他們隨自己去取。趁著大家翻找槍支的時候,土匪頭子便縱身躍進煤井中自盡。那正是當年他奪槍殺人後拋屍的井口。

    九、《老伴》

    跨度十七年,寫一個補充兵與一個絨線鋪女孩的愛情傳奇故事。十七年前十三名補充兵中的趙姓少年發誓將來作了副官,一定要回來討那女孩做媳婦。於是他一次又一次去那絨線鋪買白棉線草鞋帶子,可是他連一雙多餘的草鞋都沒有。

    十七年後“我”重回故地,發現那女孩還是那女孩,只是髮辮上多了一綹白絨線。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那女孩的父親正是當年那位發誓要做副官的少年,只是眼前這個鴉片鬼已經認不得“我”了。

    可見十七年前那個女孩後來真的成了少年的“俘虜”,隨後就成了現在這個女孩的母親,至於再後來她是怎麼死的,不得而知。更沒想到後來她自己又成了《邊城》裡面那個翠翠的原型。

    十、《虎雛再遇記》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虎雛,“我”叫他祖送。虎雛原是一個小豹子一般的鄉下孩子。他不主動招惹人家,一旦受到別人欺侮他便睚眥必報。幾次致人死地卻能輕易脫身,逍遙法外。真是人如其名。本文主要寫“我”為了路上平安,向哥哥借了他送“我”的事情。

    在路上,他熱情地幫助水手們幹活,還跳進水中幫著去扛船。路上遇到一個軍官要搭船,他和顏悅色地勸其另找一條船,軍官的挑釁讓他後來禁不住去揍了那傢伙一頓。文章刻畫出虎雛熱情樂於助人、嫉惡如仇、處事圓滑的特點。

    十一、《一個愛惜鼻子的朋友》

    在這篇文章中,“我”透過三件事來敘寫這個愛惜鼻子的朋友“印瞎子”。第一件事是踢球,寫出了他對踢球的痴迷喜愛;第二件事是言志,他認為自己長這個鼻子是有福氣的,甚至可以做皇帝;第三件事就是在過渡時賴賬。

    透過這三件事寫出他極度愛護自己的鼻子,刻畫了一個樂觀、自我而又幽默的形象。

    十二、《滕回生堂的今昔》

    這篇文章寫了“我”小時候由於身體的原因,認了一個乾爹,他聰明能幹,有著武學精神。但是當“我”後來回到闊別十八年的地方,才發現乾爹死了,他的孩子生活也很貧困。橋頭的變化反映了當時社會上的一些情況,戰爭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人機巡線是如何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