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的時候,迷迷糊糊依稀聽見同事在說《八百》這部電影,就有了興趣,29號晚上特意去影院看了這部抗戰片。整個片子基調對比強烈,印象深刻的,除了一河之隔,兩個世界的諷刺讓人聯想到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外,還有就是片中的那匹一直在奔跑的駿馬。
在影院的時候,也沒感覺這匹馬有什麼,只感覺導演的選角極好,拍出的駿馬奔跑時的澎湃。後來影片結束回家了,再回想電影裡的馬,也許這也是穿插了整部片子的線索。
白馬出現的第一個鏡頭,是被鎖在了一個封閉的空間,當一直想逃跑的人挪開了櫃子後才看到了後面的馬,遮擋物挪開的那一刻,光線進來了,像是黑暗被撕開了一條裂縫。那不就是那個時代的人在始終尋找的光明嗎,導演很巧妙地設計了這個鏡頭。繼而被久困了的馬終於有了奔跑的機會。
印象最深的還是,炮火連天的時候,馬兒一直在跑,姿態飄逸,似乎周圍的兵荒馬亂都不能阻止這匹奔跑的駿馬。我想這也正是導演要藉助這匹馬,來表達對那個時代始終在探索救國救民的先烈們的敬意。作為一匹馬,奔跑是它最威武的時刻,也是作為一匹馬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即使當時的環境再亂,也不能剝奪它奔跑的姿態!一如那八百壯士,即使可能華人還在沉睡,但是他們願意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去喚醒更多的人們,走進抗戰這一壯烈的隊伍,救國家於危難之間。馬兒肆意奔跑的姿態,就是那群壯士視死如歸最好的寫照,將八百壯士的壯烈渲染得淋漓盡致。
電影最後,鏡頭拉近,四行倉庫被炸彈狂轟亂炸變得千瘡百孔,前面一片廢墟,而那匹白色的馬矗立在廢墟之前,愈發高大,與廢墟的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中華民族的寫照。經歷了列強的百年侵略,又經歷八年抗戰,中華民族不畏強敵,浴血奮戰,依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如果說過去中國是一隻熟睡的雄獅,那我想,這隻雄獅已經醒來,五千年的文明之光,因為有了像那匹馬兒一樣始終向前的人們在為這個國家捨身,才有了我們國家更加高昂的胸膛。
這匹馬,既是我們國家,即使歷經磨難,也無法使之屈服,姿態高昂,讓人敬仰,同時也是為了國家始終在努力探索的人們,從來沒有停下前行奔跑的腳步。
午睡的時候,迷迷糊糊依稀聽見同事在說《八百》這部電影,就有了興趣,29號晚上特意去影院看了這部抗戰片。整個片子基調對比強烈,印象深刻的,除了一河之隔,兩個世界的諷刺讓人聯想到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外,還有就是片中的那匹一直在奔跑的駿馬。
在影院的時候,也沒感覺這匹馬有什麼,只感覺導演的選角極好,拍出的駿馬奔跑時的澎湃。後來影片結束回家了,再回想電影裡的馬,也許這也是穿插了整部片子的線索。
白馬出現的第一個鏡頭,是被鎖在了一個封閉的空間,當一直想逃跑的人挪開了櫃子後才看到了後面的馬,遮擋物挪開的那一刻,光線進來了,像是黑暗被撕開了一條裂縫。那不就是那個時代的人在始終尋找的光明嗎,導演很巧妙地設計了這個鏡頭。繼而被久困了的馬終於有了奔跑的機會。
印象最深的還是,炮火連天的時候,馬兒一直在跑,姿態飄逸,似乎周圍的兵荒馬亂都不能阻止這匹奔跑的駿馬。我想這也正是導演要藉助這匹馬,來表達對那個時代始終在探索救國救民的先烈們的敬意。作為一匹馬,奔跑是它最威武的時刻,也是作為一匹馬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即使當時的環境再亂,也不能剝奪它奔跑的姿態!一如那八百壯士,即使可能華人還在沉睡,但是他們願意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去喚醒更多的人們,走進抗戰這一壯烈的隊伍,救國家於危難之間。馬兒肆意奔跑的姿態,就是那群壯士視死如歸最好的寫照,將八百壯士的壯烈渲染得淋漓盡致。
電影最後,鏡頭拉近,四行倉庫被炸彈狂轟亂炸變得千瘡百孔,前面一片廢墟,而那匹白色的馬矗立在廢墟之前,愈發高大,與廢墟的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中華民族的寫照。經歷了列強的百年侵略,又經歷八年抗戰,中華民族不畏強敵,浴血奮戰,依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如果說過去中國是一隻熟睡的雄獅,那我想,這隻雄獅已經醒來,五千年的文明之光,因為有了像那匹馬兒一樣始終向前的人們在為這個國家捨身,才有了我們國家更加高昂的胸膛。
這匹馬,既是我們國家,即使歷經磨難,也無法使之屈服,姿態高昂,讓人敬仰,同時也是為了國家始終在努力探索的人們,從來沒有停下前行奔跑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