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uixuezhaofeng

    挪威(Norway)語義為“北方航道”,歐洲大西洋東部沿海北上的必經地。而它國家經歷也富有“燈塔”意義:從肆虐的海盜變身和平法官,從Nautilus和漁夫到油氣大亨、基金巨擘;“灰孩子漢斯”天生就是冰雪健兒,平等意識壓倒競爭思維成為其主流價值觀。

    挪威王國位於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東接瑞典,東北交芬蘭、俄羅斯,南部與丹麥隔海相望,西部和北部瀕臨挪威海與巴倫支海,三面海岸長2650公里(若把峽灣拉直則長達2.1萬多公里)。其國土南北長1750多公里,東西最寬430公里,最窄不足10公里,與南半球的智利有得一比。全境面積38.5萬平方公里,人口523萬(2016)。

    它是歐洲的多山之國,山脈、高原和冰川佔國土面積的3/4,其地形可以用“一山貫穿南北,峽灣連綿海岸”予以概括。全境可耕地不到3%,其中牧草地又佔2/3,森林覆蓋率為38%,集中在南部地區。挪威水資源豐沛,該國電能多來自水電並有出口。自然景觀中不能缺了“三極”,1/3土地在北極圈內的挪威冬季長夜漫漫,夏季白晝終日,還有瑰麗的北極光為單調的生活增添異彩。

    聚水為財,手到擒來。該國陸上水電資源利用率高達60%,沿海著名漁場史上至今撐起漁業大國地位,如今年捕撈量保持在250萬噸左右。礦產有鋁、鎂、銅、鐵、鈦等,石油日產長期保持在200萬桶以上水平,現逐年減少而天然氣產量穩中有增。40年裡,油氣產業為國家GDP貢獻9萬億挪威克朗,如今佔年度GDP的20%、稅收的25%、出口額的47%(為漁業出口的10倍)。政府未雨綢繆,1980年創設國家石油基金,30多年來規模壯大到該國GDP的1.7倍,成為全球最大的主權基金。挪威2016年實現GDP3705億美元,國民預期壽命82.1歲。“美中不足”似乎是石油財富與高福利“養懶”了挪威人,2012年一項資料顯示,此前10年裡該國勞動生產率沒有提高,而工資成本上升了63%。

    挪威族裔同質,挪威人占人口的90%以上。路德派新教為國教,信徒佔90%,再有新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挪威語為官方語言和通用語,它與瑞典語和丹麥語相近。

    一直以來,挪威人最引以為傲就是他們有一個開放和相信他人的社會。在這個國家,你可能在某家雜貨鋪邂逅首相,還可以和他擁抱。許多警察並不配槍,大多數政府大樓裡沒有任何安全設施。殺人案件極為罕見,每年只有幾個人死於槍擊。(2011年7月,一位當地人製造爆炸和槍擊慘案,導致77人死亡,其作案背景包含對伊斯蘭教和社會接納移民的多元寬容態度的仇視)

    8世紀末的維京時代開啟,當地人才稱作挪威人。公元793年,當地海盜成功洗劫英格蘭東北海岸一修道院,揭開以挪威為中心、北大西洋諸島為據點、活動區域包括西、北歐沿海、遠至地中海和北美沿海的海盜及開拓行為之序幕,維京人集“海盜、冒險家、商人”等多重身份於一身,在英國亞瑟王傳奇裡被描述為“狂暴、野蠻、內心不敬上帝,也不把鄰居放在眼裡”。1066年,“海盜時期”以維京人征服英格蘭失敗而結束。

    維京時代的公元890年左右,挪威西海岸形成統一王國。11世紀早期,國王奧拉夫把疆域延至內地和北方,他以基督教為唯一合法宗教,開闢了一個世紀和平與安寧的盛世。1397年,丹麥組成包括瑞典、挪威在內的卡爾馬聯盟,挪威處於從屬地位。1814年,挪威又被劃歸瑞典,同年產生該國首部憲法,瑞、挪結成不平等聯邦,瑞典掌管挪威外交。1905年挪威脫離聯邦重獲獨立,建立君主立憲制政權。兩次世界大戰中,挪威均宣佈中立,希特勒覬覦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和鐵礦資源,1940年起佔領挪威長達5年。1949年挪威加入北約。從20世紀60年代起,它因內外因素一直未能加入歐共體/歐盟(1972和1994年兩次公投均否決加入——史上身處丹麥、瑞典主導聯盟的經歷讓它警醒自己莫入新聯盟而喪失主權,再有不願與北海鄰國分享漁業、油氣資源)。現為申根國家,與歐盟經濟聯絡廣泛而深入。

    挪威具有重要國際地位和良好聲譽。瑞典人諾貝爾就認為挪威比自己國家更有資格擔任和平法官,1901年起,諾貝爾和平獎評選與頒發由挪威議會下的一獨立機構承擔。作為聯合國創始國,安理會首任秘書長來自該國。一直以來,挪威自認和平使者,積極調解巴以、斯里蘭卡、拉美和非洲等各種衝突,它還將國民收入的1%用於發展援助,第一個倡議100%免除最窮國債務,參與非政府組織活動。在世界和平指數與聯合國發展署人權指數排名中,挪威總是高居前三位。

    它還是海事大國,為國際海上法律形成做出了突出貢獻。挪威船級社成立於1864年,現已成為制定檢驗船舶標準的主要機構。它有龐大的商船隊,運力佔全球13%,尤以液化天然氣的儲運見長。它還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工業,擅長建造各種高技術含量船舶。唯一受詬病的是捕鯨業,它被視為挪威漁業傳統的一部分,2014年捕鯨729頭,以致外媒調侃挪威“外交官處理的最有爭議話題可能是商業捕鯨”。

    在丹麥人眼裡,挪威人常年住在高山僻壤,頭腦既笨又頑固,這和瑞典人視其“不可救藥的鄉巴佬”一致。通常的挪威人形象是“堅強不屈,崇尚自然,注重生態,智慧而務實,酷愛理想主義,習慣生活在和平與靜謐的環境中,以呆在家裡或徜徉於大自然為生活品質.他們熱愛戶外運動,視大自然為教育工具的一部分。”挪威人還有一個特質,他們“簡直就是穿著滑雪板出生的”,在全部22屆冬奧會上以118枚金牌、329枚獎牌和單人累計13枚獎牌(另有一人共獲8金、4銀)三項全列世界第一,在英、法、德等語言中,滑雪一詞的字首均來自挪威語skj。

    對現世歡樂的不信任似乎是他們精神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所有挪威人都想成為北歐神話中的灰孩子漢斯——瘦弱的外表下有一顆堅定的心。政府和民眾一致認為,公民的富裕只有透過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才能實現。鄰國媒體曾這樣解讀:此地一向令人有時空交錯之感,在挪威,消費被視為必要的自私,過多就有罪了,但合宜與過多的分野又很微妙……進而有這樣的“約定俗成”,千萬不要認為你是大人物,千萬不要相信你比別人強,它構成了挪威普通百姓道德規範“十戒”的主要內容,成為人們獨立自主且和諧相處的基礎。

    挪威人具有深刻的平等主義信念,這個國家只有國王沒有貴族,他們認為沒有人應該比別人強,人們在擁有享用物質財富方面不應存在差異,社會輿論厭惡競爭,人們不滿兩極分化。1998年開始的為期三年挪威人價值觀調查結果顯示,平等、簡樸和親近自然是他們普遍認可的價值觀。挪威語“平等”寫做“likhet”,本身具有“相同”、“相似”的含義,它告訴世人,挪威人不僅能平等相待,而且有強烈的認同感。

    平等的國度培養出眾多不平凡的大師,他們中有數學奇才阿貝爾、藝術家蒙克、探險家阿蒙森、戲劇家易卜生、音樂家格里格,還有數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眾多探險家。在挪威,人們容不得對易卜生和格里格的半點不恭,易卜生的劇作富於心理深度和社會效果,格里格的音樂來自挪威鄉村深處,讓人感受到神奇土地的碧波與清風、冰川與峽灣、森林和群山,1868年,他的第一部傑作《A小調鋼琴協奏曲》誕生,後來成為挪威的代名詞。

    若論男女平等,挪威堪稱楷模,它被稱作“提高女性地位的實驗室”。曾有一屆政府中女部長比例超過男性,職場和社會領域的事例不勝列舉。該國議會曾透過一項法案,規定上市公司須在決策層為女性留出不低於40%的席位,否則會被依法懲處……

    穿越曲折峽灣,領略史海驚濤,歐洲“北方之路”,通向平等坦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狗的人都有“愛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