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遼寧盤錦管燈

    是老牌的航母大國,最早建造航母的英國皇家海軍,有一個重大發明,一直沿用到現在,英國海軍首次發明了斜角飛行甲板,就是在航空母艦的直通型的飛行甲板的左側,艦體稍微靠後的位置,再鋪出一段,跟主甲板成一定夾角,大概是8度,十幾度最大的13度,這樣的一個帶有夾角的斜角飛行甲板,他的目的就是解決飛機同時起降的問題,直通甲板前半部,安裝彈射器,主要用於彈射飛機,斜角甲板的主要目的是,用於飛機的著艦。

  • 2 # 狼煙火燎

    二戰時期的航母是不具備同時起降作業的,航母在起飛時整個後甲板都是密密麻麻的飛機,飛機一架一架的排著順序從前加班慢慢起飛,知道所有戰機起飛完畢。而回收過程則相反,飛機一架一架的降落到甲板後,艦載機全部往前靠到前甲板上密密麻麻排列整齊,等待全部戰機降落完成!

    正式因為航母在起飛和降落過程都不能同時作業,尤其是降落過程中,飛機無法起飛,如果這時候敵人的戰鬥機來襲,對航母自身就會造成重大威脅,比如中途島海戰美國就是利用日本第一波戰機起飛轟炸中途島嶼後,在回收階段實施突擊,一戰擊沉了日本4艘大型航母。為了解決航母艦載機降落過程中航母起飛戰機進行警戒的問題,美國和英國曾經在機庫甲板上安裝外挑出去的彈射器,讓警戒戰鬥機在機庫彈射起飛。不過這樣做雖然解決了艦載機降落時天上有飛機警戒的問題,但由於彈射器有限,而且飛機從側面飛出容易遇到強風影響,整個彈射過程就像走鋼絲,非常的危險。另外要從機庫彈射還得將機庫大片甲板清理乾淨,整個過程非常麻煩又複雜,到了二戰後美、英都取消了這樣的佈局!

    而真正能夠完美實現戰鬥機同時起降作業的還是英國,英國率先發明瞭斜角飛行甲板,斜角甲板分為兩部分,艦前部直甲板為起飛區,後半部斜角甲板為著艦區,斜直相交處形成三角形停機區,斜式甲板的斜度以斜角甲板中線與航母首尾中線夾角來表示。

    這樣航母不但解決了戰鬥機同時起降作業的難題,而且如果戰鬥機鉤攔阻索失敗後,還能拉起復飛,不至於和前甲板的飛機相撞。

    但是大英帝國畢竟還是在二戰後沒落了,真正將斜角甲板發揚廣大的是美國海軍,美國在英華人發明了斜角甲板思路後不斷在完善甲板管理,到了小鷹級航母出現了時候斜角甲板基本完全定型,後來美國的發展的企業級、尼米茲級、和福特級全部都是在小鷹級航母的放大,他們長得感覺都是一模一樣,而在後續的發展上,基本也就是不斷的縮小艦島,讓航母甲板面積變得更大而已!

  • 3 # 雛菊西瓜Peterpan

    斜角甲板是航空母艦能夠做到同時放飛和回收艦載機的關鍵性技術,所以我們看到自二戰結束後世界上服役的很多航空母艦都不再是“方方正正”的樣子。

    二戰及以前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大都是趨於長方形的,比如下面幾張圖分別是美國“埃塞克斯”級、“中途島”級、日本“加賀”號、“飛龍”號,這種飛行甲板稱為“直通甲板”。

    直通式飛行甲板在正常情況下不能同時進行起飛和著艦作業,起飛時由於只有一個通道,所以排隊起飛的艦載機都堆積在甲板後部按次序起飛,沒有空間進行艦載機著艦,就像下圖1這樣。而著艦時必須保證甲板中後部全部清空,艦載機降落後要迅速轉移至飛行甲板前部,否則降落時會發生相撞事故,這樣就等於著艦時無法進行艦載機放飛作業。

    上面這種模式在二戰螺旋槳飛機的時代也確實出過不少事故,低速降落的艦載機一旦沒鉤住阻攔索來不及拉起來就會一頭扎進已經降落的機群中。二戰結束後開始出現噴氣式艦載機,重量更重,而且早期噴氣機速度響應比較慢,加速效能不是很好,而且低速操作能力比較差,不僅影響航空母艦艦載機起降效率,事故率也是不斷提升的。這個時候就需要解決這個直通式飛行甲板帶來的弊端。

    在這種情況下英華人想出了一個好點子:將起飛和降落區域呈一定角度分開,不再共用一個通道,斜角飛行甲板由此誕生。我們拿美國現役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來說,“尼米茲”級整體佈局為平甲板+斜角甲板模式,斜角甲板為9.5度,其中著艦區位於斜角甲板,長度232.7米

    而艦上一共裝備4具蒸汽彈射器,其中直通甲板2部,斜角甲板2部。

    好了,既然知道了“尼米茲”的飛行甲板佈局那麼我們就看一下到底是如何進行起降作業的。

    只進行起飛作業

    如果航空母艦此時不需要回收艦載機,那麼位於直通甲板和斜角甲板的4條蒸汽彈射器都可以進行彈射作業,艦載機可以從2個方向進行起飛,此時起飛效率最高,理論最高8架/分鐘的起飛速度。如果只利用斜角甲板的2部彈射器也可以做到4架/分鐘出動率。下面這2張圖都是從兩個方向同時彈射起飛

    只進行著艦作業

    艦載機只進行著艦作業時要清空斜角甲板保證艦載機有足夠的滑行空間,著艦後艦載機迅速脫離斜角甲板轉入停機區,下一架繼續進行著艦。著艦時艦載機發動機推力加大,保證著艦失敗時有足夠的動力復飛。

    起飛著艦同時進行

    起飛著艦同時進行就意味著必須清空斜角甲板,這就意味著只能使用1、2號蒸汽彈射器進行彈射作業。由於1、2號彈射器位於直通甲板,2號彈射器彈射作業完全不受著艦影響,而1號彈射器與著艦作業間隔進行,這樣就可以同時完成起飛和著艦工作。

    斜角甲板的出現給航空母艦帶來得好處是在是太多了,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增大飛行甲板面積,停放更多艦載機。

    2.起飛、著艦區隔開,大大降低事故機率。

    3.可以同時進行起飛和著艦作業,作業效率有顯著提升。

    所以自二戰以後美國發展的大型航空母艦全部帶斜角甲板,包括“福萊斯特”級、“小鷹”級、“企業”級、“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蘇聯的“庫茲涅佐夫”、“烏里揚諾夫思克”、中國“山東”、法國“戴高樂”都是採用這種模式。至於其他的輕型航空母艦,由於他們沒有彈射系統和阻攔系統,只搭載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斜角甲板的意義不大,也沒有那麼大的噸位支援,所以輕型航母還是全直通甲板。

    基於斜角甲板帶來的各種好處,美國在二戰後對仍在服役的“埃塞克斯”級和“中途島”級航空母艦進行現代化改造,增加蒸汽彈射系統和斜角飛行甲板。比如下圖是1945年、1957年和1991年的CV-41“中途島”號航空母艦。“中途島”號在1955年接受SCB-110現代化改造,將直通飛行甲板改為斜角飛行甲板,改裝C-11型蒸汽彈射器。1966年接受SCB-101現代化改造,將斜角甲板角度進一步增加至13.5度,更換C-13型蒸汽彈射器。CV-41直到1992年海灣戰爭結束後才退役。

    還有“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22艘先後接受過SCB-27A、SCB-27C和SCB-12現代化改造,不過由於噸位有限,斜角甲板的大小也是非常小的,但足以滿足當時的艦載機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葡萄酒用什麼做澄清劑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