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009999516687

    簡單來說,因為職責不同,職權不同,以下簡單說一下公司財務相關的組織架構和職位,就能清楚為什麼收入千差萬別

    高階管理層

    CFO,財務副總,財務副Quattroporte等,這些職位叫法千差萬別,你需要看是在民企,國企還是外企,但職責上基本相似。例如,外企一般叫做CFO,底下分管財務,分管投融資,可能又叫財務副Quattroporte,投資副Quattroporte等,劃分每家企業不太一樣,而總會計師這個職位有點類似,但一般是在國企內會這麼稱呼。而且董事會股東大會,財務負責人是要出席的,同時,各委員會,財務總監都會深入其中,基本屬於治理層,你可以理解,除了CEO,大型集團,特別是國企,CFO的權利往往都比較大

    這些職位的特點就是負責非事務性工作。舉例來說,企業要融資,怎麼辦?先銀行借款,那一般來說大型集團不會直接問銀行借錢,太麻煩,集團每年都會和大型銀行簽訂授信協議,很多國企授信幾百億輕輕鬆鬆,到頭來可能實際藉口百分之十都沒到。當然扯遠了,那要和銀行談授信,每家銀行都不同,這個時候就靠老總了。關係夠不夠好,利率能談到多少,都很有學問。

    再換一個例子,如果不是銀行借款,那發債吧,這時候,發行人要找券商來做了,佣金能談到多少點,選哪家機構,包銷還是代銷,相關要求怎麼整改,都有很多工作要執行

    如果碰到是上市,那要符合上市規則,可能早個三五年就要準備起來,收入資產的要求,內部管理的要求,財務制度的建立,特別是關聯方,擔保,預算,上市獨立性等問題的解決,很多都是溝通,調整方面的工作,畢竟,如果與人溝通解決問題,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

    除此之外,高階管理層一級,負責非常多的組織架構,公司治理問題,比如中型一點的企業,一些內部控制,公司治理,職權改革,甚至有的企業的部分投資者關係,資訊披露,企業合規,都有財務總監的身影。

    中層管理人員

    與高階管理層不同,他們負責部分的是事務性工作,主要審批為主,其次負責高階管理人員下達的非事務性工作的具體執行。怎麼理解?

    舉個例子,財務經理,一方面要稽核底下員工的工作,比如盤點報告,會計憑證等,另一方面,財務如果開始談借款,談擔保,工作流程改革等等工作,財務經理往往也要負責具體的執行工作,而高階管理人員往往聽取工作報告,設定工作框架等。

    當然,中層財務人員,範圍非常大,有的小公司,可能一個財務經理就結束了。那如果大集團,特別是很多國企央企都學外資那套,那就複雜了。資金組,賬務組,或者叫會計組,稅務組,內控流程組,預算組,投資組等等,分類也有所不同,但都是具體到某一個工作領域,如果從會計,出納坐上來的,沒有經過其他專業培訓,往往視野是有所缺乏的。畢竟從財務經理開始,要做的事情多了很多,而不僅僅是日常的事務工作,或者稽核下屬員工工作而已

    一般來說,中層管理人員抬頭往往是經理,高階經理,總監等,稱呼都不太一樣

    基層工作人員

    基層工作人員,顧名思義,就是做具體活,基本都是事務性工作的人。當然了,同樣是基層人員,可能收入也千差萬別,即使是同一個公司,不同財務崗位要求不同,收入也有差異

    例如外企,大型集團分的特別細,而且非常喜歡設計FBP,FP&A,或者中文叫財務分析崗,當然還有些其他的,例如corperate finance,合併報表會計等,這些崗位往往要求很高,外企,大型集團的話,一般要求碩士居多,要有四大經驗,加上甲方經驗

    這些崗位做什麼呢,其實他們不做日常的財務工作,比如FP&A,主要負責年代預算編制,會做好很多模板,最好很多假設,從業務預算開始,做得很細,往往是行業有比較深的瞭解,一步步搭建財務預算,要求下面人員來填,同時,很多這樣的企業,FP&A要負責很多管理層會議的財務分析,外部投資者的財務模型搭建等工作,基本上都是很財務管理相關,而不是和會計相關

    再比如FBP,負責是業務流程的對接,Capex和opex的測算,預算控制,業務的經費審批,業務流程的最佳化等等工作。

    說完以上,大型集團比較複雜的崗位,說說一般人理解的財務工作,做賬報稅,其實同樣是基層也有很多差異,比如你在小公司,可能負責很多科目,費用審批,收入賬,成本賬都是你在做

    但在大型集團OEM,成本全是採用標準成本法,SAP居多,這個時候,成本不是自己算的,你要做標準成本的審批,差異結轉,沒做過的人,其實還是挺複雜的,而往往小公司,成本很簡單,商貿企業小公司居多,所以成本都是買入成本,先進先出或加權就行,而大型OEM,都是基於BOM的成本結轉,所以成本會計基本都是幾年工作經驗的

    再比如,合併報表,如果大型集團,都有這個崗位,負責合併報表,而小企業往往都兼職,都不怎麼做合併調整的。同樣的,美國上市有不一樣,比如要求懂GAAP和IFRS,就和國內會計有不一樣。所以同樣做賬,可能就收入完全不一樣,做上面提到的職位,即使基層,一個月兩萬,也是很正常的,而如果小公司做賬,可能就是幾千塊,當然了更小的公司,做賬都是代做賬,往往一個人負責十幾家公司,主要是收入賬而已。

    除此之外,基層崗位還有些更基層的工作,比如資金日結表,出納,費用報銷審批,SAP系統錄入,開發票等等,這些工作財務賬基本上接觸不到的,因此收入也更低點。而就像SAP錄入和開發票,採購的三單匹配,這些工作,基於RPA等技術,特別是在銀行上做報表的,正在逐漸被取代~

    說了這麼多,總結下,能力多大,責任多大,收入多高。其實在一般人眼裡,財務可能就是個做賬的,而國內絕大部分企業,也就是做賬,畢竟上不了主機板,上不了美股港股,監管要求低很多,只要符合稅務局要求就行了,而稅務局小公司往往都採用核准制,核准制的方法計稅,沒必要也不會按照你的記賬收入來算你的稅收,同時財務也不會這麼深入企業的管理運營,小公司基本都是老闆說了算,企業治理結構很差,因此

    財務存在感很低!

    所以普遍薪水也不高,這也是為什麼,民企上市,都會外部聘請CFO。

    最後,來說說CPA這件事,不知道為什麼CPA在知乎變成了一紙廢紙了,其實,作為一個財務基礎人員,我非常建議希望有所發展的人,好好的,認認真真的去考CPA,學完了學懂了,你會發現財務的視野完完全全不一樣,你對於財務的認知,完完全全改變了,這個時候,你可以考慮社招,慢慢往上爬

    工作了這幾年,由於工作性質,國有的,外資的,民營的,大大小小的公司也見了很多家了,見了不少CFO,基本上最早都是從四大或者券商出來的,券商現在更多的是做董秘,投資部這種。很少很少,從會計做賬職位一步步爬上來的,基本上來說,沒CPA,沒經歷,再去一家公司特別是小公司,財務經理,已經是公司考慮了你的功勞和苦勞,獎勵給你的

    因此,如果不想混日子,還是好好考CPA吧,其實認認真真學東奧這種,真的比數理統計這種東西簡單很多,財務真的沒那麼複雜,關鍵在於堅持

    提一句,本人不從事實際財務工作,諮詢業務很多與財務有關係,所以接觸過很多,從訪談CFO到找基層瞭解具體業務步驟都有,主要還是在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流程最佳化,職權最佳化等方面,因此,如果某些財務的問題,回答得不夠準確的話,請見諒。

    如果大家有興趣,之後有機會談談我認為的財務工作的趨勢吧~包括數字化和自動化~

    最後,希望與大家共勉^_^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胡雪巖有後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