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79260747149

    共同體思想主要內容是: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的重要內容。那麼,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裡?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認識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觀地說,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區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運與共、共同體、世界主義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論、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蘭世界“天下一家”、中國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觀念。總的來說,早期這些共同體觀念解決的只是內部秩序問題,還沒有很好地解決不同文明之間如何共生共處的問題。其中,歷史上不少共同體思想還受到二元對立世界觀的侷限,它們所強調構建的共同體是以一個假想或現實的敵人為目標的,這種思想很容易導致世界陷入對抗之中。事實上,直到今天,這種思想還在影響著個別大國的外交政策,值得我們去辨別和防範。

    我們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其思想文化本源來自傳統和現代兩部分。所謂傳統,中國古代有豐富的中外秩序資源,在當時地理所及的範圍內,形成了一套處理中外關係的思想和實踐做法,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創造性轉化。所謂現代,“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還需要從馬克思主義中尋找本源。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共同體和人類解放的思想中,包含著國際主義以及很多“人類命運與共”的資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關於世界不平等、剝削以及世界政治經濟秩序根源、改造的論述等,都是我們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思想本源。同時,這些思想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學理上區別於既往及現在流行的一些共同體理論如各種帶有宗教色彩的聯盟、大西洋共同體、“民主”價值觀聯盟等的重要依據。

    以往絕大多數國際秩序思想和實踐,要麼服務於強者,要麼用來結成一個國家聯盟以反對另一個國家聯盟,要麼是一種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思想中蘊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它們的區別在於,其並不是從排他性國家聯盟的角度來狹隘地理解共同體,而是從世界範圍不平等經濟秩序的變革、大多數人實現自身解放從而結成聯盟的高度來理解共同體。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今天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不否定其他文明中關於人類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資源。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一個開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理解的位置。這個概念將隨著全球人、財、物、智互聯互通的發展,擁有越來越大的世界基礎,具有較廣泛的心理認同和感召力量。

    我們說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不意味著當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一定是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逐步實現的。當前,國際關係中的矛盾、阻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因素仍然廣泛存在。維護和平的綜合力量與進行戰爭的力量之間的對比,大多數國家及其人民要求發展的願望與國際經濟秩序不平等現實之間的矛盾,等等,這些對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程序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難題。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反映了一個開放進取的中國,將自身命運和前途同世界命運和前途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一種自我定位。中國倡導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在呼籲世界團結起來,共同克服當前面臨的困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燒餅夾土豆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