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好玩

    號稱亞洲第一,也只是北洋海軍剛剛成軍的那幾年。在北洋的刺激下日本奮起直追,到了黃海海戰時北洋艦隊的實力已經弱於日本了。

  • 2 # 光華

    印度今天的軍事狀態和北洋水師還是一樣,只能欺負周邊同樣的弱國,其軍事組織能力根本無法和一個真正的軍事強國對抗,空有龐大先進的裝備也沒用。軍事邏輯取決於你的軍隊組織化紀律訓練水平,北洋水師年代由於深刻的國家財政危機經濟危機大清軍隊的組織訓練水平是很差的,即便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裝備了比日本龐大昂貴的海軍,也無法發揮戰力,另外日本的軍事組織化是英美手把手教並大力支援的,目的就是作為戰爭代理人遏制中國和俄國,與此同時,英美大力支援中國的反政府力量,向中國的知識精英傳播你的一切都不對的認識,讓你內耗無力精誠團結協調統一思想力量,中國近代很大程度上是著了西方的道兒,蠢死的。

  • 3 # 陳悅漫步海邊

    有關中國近代海軍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亞洲第一打了敗仗”,這是長久以來形成的對甲午海戰、北洋海軍的認識偏差,下面逐一做個說明。

    一、甲午戰爭時北洋海軍不是亞洲第一

    北洋海軍頭上的“亞洲第一”桂冠,大致上是1885年“定遠”“鎮遠”鐵甲艦回國後戴起來的,這之後一直到1890年都還可以算是亞洲第一。但是從1891年後,因為清政府暫停購買海軍船炮,日本海軍則在奮起直追,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前夕,那時的亞洲第一已經是日本海軍。日本海軍無論是規模、裝備的先進性,都已經超過了北洋海軍。

    二、敗因一·令出多門

    根據指揮體系的設定,北洋海軍受北洋大臣李鴻章直接指揮,而清王朝中央透過軍機處、總理衙門也都可以過問北洋海軍的指揮。

    甲午戰爭中,李鴻章和清政府中央對北洋海軍的運用方略常常形不成統一,導致北洋海軍經常遇到朝令夕改的無所適從境況。例如戰爭初期,李鴻章下令北洋海軍儲存實力,取守勢,而清王朝中央則下令必須取攻勢,這種命令不一最後的結果,基本是李鴻章拗不過清王朝,而被推出來為不遵循王朝指示打板子的則基本是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

    令出多門,不僅造成了北洋海軍的戰鬥計劃和決心很難貫徹,也造成了一線將領遭受莫名批評的巨大精神壓力。

    三、敗因二·李鴻章的一味消極戰略

    甲午戰爭爆發初期,北洋大臣李鴻章負責對日作戰指揮。李鴻章深知北洋海陸軍的底細,認為不足以一戰,因而直到戰爭爆發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時,李鴻章還在一味寄希望列強調停,而缺乏必要的戰爭準備。

    到了開戰後,李鴻章根據對敵我實力對比的估計,對北洋海軍長期實施的是“作猛虎在山之勢”的自守戰略,也導致了北洋海軍在戰爭中喪失了一些主動出擊佔取有利形勢的機會。

    四、敗因三·技術裝備落後

    北洋海軍的裝備落後,在21世紀以來已經被研究分析得非常透徹。北洋海軍軍艦的火力、航速等方面,全部落後於日本,這對於主要依靠技術裝備進行對抗的近代海戰來說,是非常致命的缺陷。

    五、敗因四·艦隊規模過小,缺乏後勁

    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實際上在編軍艦隻有25艘,25艘之中能夠執行出海作戰任務的1000噸以上的大軍艦隻有9艘。而日本海軍在編軍艦共54艘,能夠執行出海作戰任務的大軍艦共有28艘。所以甲午戰爭中,雙方的海軍軍力對比實際上是28艘PK9艘(如果加上不在編的“平遠”以及廣東水師支援的軍艦,北洋海軍的大型作戰艦船可以增加至13艘)。

    由於艦隊規模過小,同時又要兼顧渤海防禦、基地防禦和出海巡弋,常常使得北洋海軍出現艦隻不足,四處疲於奔命的問題。而到了黃海海戰之後,由於多艘軍艦戰傷戰損,更實施上造成了北洋海軍失去了出海作戰能力。

    六、敗因五·後勤保障乏力

    根據北洋海軍的體制,與海軍相關的各後勤機構幾乎都不歸北洋海軍提督管轄,而全聽命於北洋大臣李鴻章。諸如機器局、礦務局等機構,平時僅以滿足海軍的日常需要為限,根本沒有考慮到戰爭狀態下的供應問題。等到真正的戰爭來臨,彈藥供應跟不上、燃料供應跟不上、基地修理跟不上,各個環節全部垮塌。

    除上述主要的幾個方面之外,造成北洋海軍甲午失利的因素還有很多,希望大家進行補充。總體而言,北洋海軍的失敗可以歸結為清王朝的體制問題。

  • 4 # 藍海173824745

    清政府的腐敗,北洋水師總噸位處於劣勢。日本速射炮多。北洋水師火炮射速太慢,而且火炮數量少於日本。日本海軍站住了T頭,火力全面輸出。北洋水師只有前主炮可以對敵射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查理九世25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