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實際上,九錫制度在中國由來已久。錫,在古代通“賜”字,根據《禮記》的記載,九種特賜用物分別是:車馬、衣服、樂縣、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秬鬯,並且執掌殺伐大權。一般情況下,當大臣或諸侯有極為特殊的功勳時,皇帝才會賞賜,代表了最高等級的禮遇。不過一般來說,這樣貴重的賞賜,一般大臣都會辭謝,比如說東晉的桓溫就沒有接受。當然,如果僅僅是一種貴重的賞賜,九錫制度還不會和篡逆掛鉤。

    榮封九錫

    到了從西漢到西晉,九錫賞賜屢屢出現,但不同的是,這時被賞賜的大臣已經不會拒絕了。比如說有名的王莽、曹操、孫權以及司馬懿、司馬昭,他們的接受可有著更深層的目的。看看接受以後,王莽被西漢授了九錫,建立新朝,曹操的兒子曹丕建立曹魏,孫權在東吳稱帝,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建立晉朝,此後,南北朝、隋唐、後梁、北宋的歷代皇帝都紛紛效仿。現在可以看出來為什麼原本代表了皇帝最高賞賜的一項禮儀,在後世變成了“謀逆”的代名詞了吧。

    曹操

    其實,九錫在歷史中代表的含義逐步發生了改變。在曹丕以後,九錫和禪讓緊密的聯絡起來,讓我們回到歷史中,當一個權臣企圖奪取政權的時候,效仿古代堯舜禹禪讓的故事一般是最具有合法性的選擇,所以從技術上看,封爵位和土地,賜了九錫,位極人臣,尤其是在一個王朝的末尾,這樣的身份對於套用禪讓制簡直絕佳。曹操加九錫,建國稱王,他的兒子完成朝代更迭,此後九錫在歷史上的含義徹底轉變了,從這個意義上講,九錫成為權臣奪權不可缺少的環節。

    其實,九錫制度已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古代皇權的發展狀態。其實到了宋朝以後,權力不斷向中央集中,據記載,宋朝整整一個朝代,只有兩處寫到加九錫,到明朝就更不用說了,只有明末的魏忠賢一人被閹黨上奏請求加九錫。到了清朝,賞賜九錫徹底從史書的記載中消失了。

    從大的歷史趨勢上來看,權力重心的變化直接影響了九錫的作用和數量。三國時期,帝王利用九錫來籠絡其他勢力,地方上忠君的觀念也沒有完全形成,即皇帝、諸侯和極大勢力都可以被視作君王。九錫配合禪讓制尤其社會土壤所在。然而隨著人們觀念的變化,儒學的三綱五常也從思想逐漸對“忠君”思想進行加固,所以九錫逐漸退出舞臺,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參考資料

    劉凱.九錫淵源考辨[J].中國史研究.2018,(1):35-56.

    劉凱.九錫之變相:北魏九錫與太和十九年後政局[J].東嶽論叢.2015,(10):49-57.

    朱子彥.九錫制度與易代鼎革[J].文史哲.2005,(6):54-61.

  • 2 # 濤說精彩歷史
    因為九錫之禮開拓或恢復了一種模式——“禪代制”。

    西漢末年,在貴族革命、平民革命之外,王莽首開九錫之禮的“禪代制”取代皇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可透過禮法待遇提升,與皇帝平起平坐,進而取代。

    為什麼可以從禮法上取代皇帝?濤說史觀點:

    中國從西周起,便逐步用禮法代替宗教,規範天子到百姓的言行;因此,如果一個人禮法地位提升到極限,便可以“不拜”皇帝,再上位,便能降皇帝為王或者為公。

    (王莽篡漢 ▲)

    1、先秦的“錫命之禮”演變複雜,但有一個關鍵詞——不拜;這為日後篡位的提供可能。

    A、演變名稱不同:

    “錫命 ”一詞首見於《易經》,《師卦 ·九二 》曰 :“王三錫命 。 ”在先秦的春秋戰國,實力強大的諸侯便受“王三錫命”:

    如齊桓公:(《史記》:“三十五年夏,會諸侯於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無拜。桓公欲許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賜”)

    錫命有時還被稱為“策命”,因為錫命時必有策 :

    《左傳 ·僖公二十八年 》:“王命尹氏及王子虎 、內史叔興父 ,策命晉侯為侯伯 。 ”

    B、演變次序不同:

    《禮記正義 》卷一《曲禮 》疏引“公羊 ”說:

    一曰加服 ,二曰朱戶 ,三曰納陛 ,四曰輿馬 ,五曰樂則 ,六曰虎賁 ,七曰斧鉞 ,八曰弓矢 ,九曰秬鬯

    (九錫之禮中的斧鉞 ▲)

    《韓詩外傳 》卷八雲 :

    “傳曰 :諸侯之有德 ,天子錫之 ,一錫車馬 ,再錫衣服 ,三錫虎賁 ,四錫樂器 ,五錫納陛 ,六錫朱戶 ,七錫弓矢 ,八錫鈇鉞 ,九錫秬鬯 。

    另以考古銘文考證 ,九錫並不像漢儒所說的那樣整齊劃一 ,也不僅限於九種物品 。

    C、但都有關鍵詞——“不拜”。

    繼續說齊桓公。請注意一個細節,使臣代表周天子賜禮,命桓公不拜,桓公欣然答應;但管仲說不可,於是齊桓公又下拜。

    即是說,在《春秋》或《史記》眼中,錫命之禮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賞賜,不需要跪接。但不拜在齊桓公那裡還有些糾結;不過到漢代,這種不拜,在眾多儒生的反覆上書下,就可以明目張膽了。

    總結一下,先秦的錫命之禮存續近千年,是一個行使過程中有些靈活的概念。但其背後的道理卻是固定,在春秋或西漢人看來,即《史記·齊太公世家》強調的“不拜”。

    2、西漢末年的九錫之禮,成為“禪代制”篡位的代名詞。

    漢平帝時期外戚專權,皇帝成為傀儡。“安漢公”王莽為了篡位,大力恢復古禮,其中九錫之禮被正式確定:“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則,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曰宮矢,八曰鈇鉞,九曰秬(jù)鬯(chàng)。”

    (王莽 ▲)

    但是光有書面的制度、九錫之禮並不管用,最後落實,還得有人的配套支援:而王莽,可是“民意選舉”的高手。

    我們就拿他加九錫前後的作為舉例(元始四年至八年):

    名義造勢:元始四年(公元4年)王莽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

    建一萬套住宅:王莽奏請建立明堂、辟雍、靈臺等禮儀建築和市(市場)、常滿倉(國家倉庫),為天下學者建造一萬套住宅,得到儒生的擁戴。

    王莽大力宣揚禮樂教化,得到儒生的擁戴。

    大眾上書支援:同年,於是四十八萬餘民眾,以及諸侯、王公、宗室上奏請求加賞於安漢公王莽,再是公卿大臣九百人請求為王莽加九錫。請注意四十八萬餘民眾、公卿大臣九百人這兩個數字。漢代識字並不容易,中樞官員也比較精簡;即是說當時幾乎大部分官員、識字民眾都投票王莽(遠超過50%,甚至三分之二)。

    地方考察,盛讚天下太平:王莽派“風俗使者”八人到各地考察,回朝後大加讚頌天下太平,

    ……

    待補充

    元始元年(公元8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正式接受孺子嬰禪讓後稱帝,入高祖廟拜受,改國號為“新”。

    總結一下,作為九錫篡位第一人,王莽實施過程=九錫+現實配套措施+大眾支援,非常複雜;但又非常成功,折騰半天,最終不拜,順利變成了“萬眾歸心”地篡位。

    3、從魏晉南北朝到唐朝,權臣們借鑑王莽的歷史經驗,以九錫證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

    王莽以後到唐末,加九錫的“功臣”幾乎都篡位稱帝,真是諷刺。

    因為真相是,不管權臣奪權之路怎樣,手段如何,他們總歸需要一個藉口,一個給大眾的解釋。翻翻史書,都不約而同的發現九錫之禮,發現高大上的“禪代”。這個簡單可行,還有成功案例,幹嘛不學?於是乎,“禪代”的盛況,又持續了約1000年。

    我們再深入分析一下這其中的異同,並總結一個公式。

    待補充。

    4、九錫之禮的打破,唐末朱溫兩次不受九錫之禮。

    待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軍人行軍紮營,那麼多人的茅廁問題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