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慧建築聯盟

    人的智慧演化和人工智慧

    人的智慧是訊號傳輸過程中不斷學習和記憶的產物,智慧的主要功能是透過學習和記憶提高訊號傳輸資訊的效率,早期人類提高其智慧效率的可能途徑是運用聲音指代事物,並透過記憶擴大這種指代的範圍,以提高自己與自己的種群、生存環境之間資訊傳輸的效率。聲音指代事物需要對自己的聲音進行特殊訓練,將聲調固定為特定的約定模式,在種群成員間學習傳播和傳承,這種指代約定是語言的最早雛形。

    聲音指代的事物太多了,對記憶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了減輕記憶的壓力,人類開始使用特殊符號標識聲音的指代,這種特殊符號是文字的雛形,文字是資訊意義的儲存,正如德雷斯克所說,“先有資訊,後有文字,從資訊到文字的轉變,是生命體為了生存和延續自己的種群,而自然選擇開發使用這種資訊而形成的能力。

    用聲音指代,人類需要的是發聲技巧,用文字指代,人類需要一個物質性的技術系統來支援,需要寫字的筆和可以寫字的材料,當人類發明了寫字的筆、寫字的墨汁和寫字的紙張後,人類的訊號傳輸系統其智慧功能快速放大,狀態—訊號—具有編碼能力的傳送者—技術性傳輸—具有解碼能力的接收者—訊號—行動—狀態,兩個狀態的相似程度快速提高,訊號攜帶資訊的破缺程度大幅降低。

    在這樣的訊號傳輸系統裡,人們學會了訊號攜帶資訊的意義約定,意義約定需要複雜的編碼和解碼技術,也可以說是訊號傳輸轉換技術,即編碼和解碼的技巧和技術,透過編碼和解碼技術的反覆運用和改進,人類訊號傳輸系統中的資訊意義約定能力不斷提高,在人的思維世界強化了對資訊意義的思維連線和聯想,聯想是意識的萌芽。

    當我們看到一朵花時,會有美的感覺,感覺在思維中引起的反應就是意識的雛形。當這些雛形被語言和文字表達,透過語言文字引發在思維中的連帶感覺體驗,是反思意識的萌芽。當人的訊號傳輸系統產生一種反思意識後,人的智慧發展到一個高階階段。所以,人的智慧是人的生存訊號系統長期演化出的為提高訊號傳輸效率,而不斷增強的學習、記憶、意義約定、反思意識等可以透過已知推向未知的認知能力的綜合。

    從複雜的人類生命過程中,抽象出產生人的智慧的過程模式,是目前人工智慧研究的熱點問題,人工智慧的本質是讓機器模擬和替代人的智慧,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人的智慧自然發生過程模式,模擬和替代都很難實現。過程產生智慧,需要追問什麼樣的過程,在產生智慧的過程研究方面,美國哲學家劉易斯開創性提出訊號傳輸博弈模式,在他的研究基礎上,美國科學哲學學者斯吉爾姆斯的研究更具有啟發性,他認為我們使用的語言和文字意義是自然發生的,發生於人的訊號傳輸博弈系統。

    我們能否進一步推論:人的智慧源於人的訊號傳輸博弈系統的建構過程中。基於人類訊號傳輸系統分析智慧,反過來,用人類訊號傳輸系統的功能比對人工智慧,目前來看,人類製造的機器實現人的智慧的水平還比較落後,基本停留在記憶和學習的初級階段,所以,人工智慧是非常有發展空間的領域。當下人工智慧基本完成了替代人的感知功能、編碼和解碼功能、記憶和初步學習功能,讓機器具有人的資訊意義約定和反思意識,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當機器會進行資訊意義約定和反思這些約定時,它將會具有比人類訊號傳輸系統更為高效的智慧功能。

    人的訊號傳輸系統演進與

    人的生產系統演進

    人的生存訊號傳輸系統孕育的人的智慧,一經產生就表現在人的生活資料的獲取和生產方式中,生活資料獲取也是推動智慧演化的直接動力。早期人類主要將智慧用於提高自己的行動能力上,逐漸延伸到透過智慧建構自己的獲取技術,以擴大自己的生產行動能力,這些技術的物化形態表現為在人類早期的生產工具上,如石器、木器、骨器等。到了工業革命時期,人類開始模仿自己的訊號傳輸系統構造自己的生產系統,這種能力是對自己行動能力的一種制度化聚合。進入現代社會,人類開始全方位模仿自己的智慧,再造自己的生產系統。

    當我們把人的智慧進化和人的器官功能進化聯絡在一起分析時,我們會過多地關注人的行動能力,以及如何模仿和替代這種行動能力,模仿與替代的結果構建了我們目前龐大的社會生產工具系統。當我們想讓這種系統具有人的智慧功能時,需要突破傳統思維模式和更為艱鉅的研究工作。

    人的智慧基於人類種群的訊號傳輸系統,它是整個系統表現的一種功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那麼,進一步講,人類的生產系統是以訊號傳輸系統為基礎建立的,它始終凝結著人類智慧進步的成果。只是早期人類的生產能力侷限在與動物相似的自然獲取能力上,這時的智慧主要體現在增強種群某種特定行動的能力。進入農業社會後,動植物選育,動物飼養,植物種植、收割、收穫和儲藏,以及動植物分配與消費,都需要有一個高效的訊號傳輸系統產生的人類智慧協調整個過程,透過訊號傳輸系統產生和放大的人類智慧製造複雜工具,提高人的行動效率。

    當人類社會進入工業化社會後,基於人類訊號傳輸系統產生的全系統智慧已相當成熟,人們開始嘗試仿照訊號傳輸系統建構自己的生產系統,這種嘗試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嘗試成就體現在英國商人阿克萊特建立的工廠制生產系統,工廠制是在人類長期提高其行動能力的工具發明基礎上,將工具組合為類似人的訊號傳輸系統,使人的生產系統具有了初級人的智慧和訊號傳輸的動態特徵,它是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組成、帶有一個總動力的裝置”,具有連續和動態生產的萌芽。

    傳統產業走向類同於

    訊號傳輸智慧的製造模

    工業文明創造的生產系統類似於人類的訊號傳輸系統,但僅僅模仿了系統的動態特徵和行動智慧特徵,沒有模仿由整個系統演化出的智慧功能,後者模仿需要有兩個前提條件:系統性記憶和系統性學習能力。二戰後,美國傳統制造業逐漸被日本人超越,到上世紀末期,美華人利用自己的科技超前優勢,透過開發支撐人類智慧的兩大要素技術,資訊儲存和機器學習,使人類的生產系統逐漸演變為具有學習和記憶功能,更加類同於帶有人類智慧的訊號傳輸系統。

    人工智慧在現階段機器學習和機器記憶的基礎上,會沿著兩條進路演進,一條進路是機器實現個體智慧,另一條進路是機器實現種群智慧(社會智慧)。目前,人工智慧研究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機器實現個體智慧這條進路上,讓機器具有會看、會聽、會理解,進而會表達、會判斷、會自主決策、會自主交流互動的能力,並將互動的模式自主制度化。另一條進路也在快速發展,機器透過網路連結實現社會智慧(種群智慧),使網際網路具有記憶、學習、感知和自我理解、自我反思、自我制度化功能。人工智慧在這兩條路上的突破,都會快速進入傳統產業系統。

    目前,世界主要製造業大國,美、日、德、中等都提出透過人工智慧研發,實現傳統產業向智慧製造產業轉化的發展戰略,都在加力研發智慧製造技術,諸如智慧神經系統、智慧神經中樞、智慧神經突觸、智慧神經元、智慧神經纖維等智慧技術,然後,將其整合為類似人類訊號傳輸系統的功能系統,使現代生產以這種智慧系統為基礎進行建構。所以,未來產業模式將類同於人類所獨有的開放式訊號傳輸系統,使供給人類生存的產品,離開人的參與,由人工智慧系統實現自主生產,生產過程中的物質、能量和訊號消耗由生產系統自主解決,再生產過程也由生產系統自主控制,產業完全實現全系統智慧自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製作手帳?